沈越
【摘要】目的 對體驗式教學法在護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和探討。方法 選取我校2016級護理系學生中的130例作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隨機分組,分別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對于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的教學方式,對于實驗組采用體驗式教學法教學,然后對兩種教學方式的效果實施對比。結果 實驗組學生對護士角色及患者角色的認知度更高,團隊協(xié)作能力更強,動手操作能力更佳,實驗組學習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實際的護理就教學當中,采用體驗式教學在一定意義上能夠獲得非常好的教學效果,并且學生的認知程度也很高,同時團隊的協(xié)作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都非常強,所以在今后的教學當中可以將其普遍應用。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法;護理實驗教學;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18..0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校2016級護理系學生中的130例作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隨機分組,分別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65例,在這當中,實驗組女62例,男3例,年齡18~24歲,平均年齡(21.38±2.45);實驗組女61例,男4例,年齡19~23歲,平均年齡(21.1±2.25),對兩組資料實施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體驗式教學方法
1.2.1 模擬體驗:在實踐體驗當中模擬體驗是其基礎,其主要就是為了使得學生對實踐能夠很好的體驗,以此來講教學效果提升。模擬體驗的過程通常主要為:情景設計以及教師演示、學生操作、感受和交流,最后總結,以及學生對設計情景有效設計,從而模擬體驗,對體驗實施交流。
1.2.2 實踐體驗:首先,需要對所選取的學生實施分組,每一組保持在兩名學生實施循環(huán)扮演,其他的學生觀摩并且對觀察效果實施評價,同時在完成體驗之后需要對信息有效反饋,以此來強化小組的印象。通常在教學當中,學生對自身的感受可以闡述。在整個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需要對整體進行把我,對學生的操作以及言行等有效觀察,同時加強點評。詳細的體驗過程主要有,情景的設計、學生實施實踐體驗,學生在體驗中操作方式不正確教學對其糾正,學生之間進行感受的交流,在整體的實踐過程中教師對其有效總結。
1.3 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主要就是對兩組學生在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所獲得的教學體驗進行觀察,主要就是對學生在實踐中對于患者角色的認識以及團隊合作意識和實際的動手能力。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例(n)、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比較兩組學生對患者角色的認知情況
通過對兩組學生對于患者對角色的認識程度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對于對照組來講其對于患者的認知程度不足,對患者的痛苦感受很難體會到,特別是對于患者的心理中的感受沒有體會到。對于實驗組的學生來講能夠對患者的角色認知度比較好,學生能夠切身感受到患者的痛苦,并且學生能夠站到患者的角度進行問題的思考,對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問題實施干預,以此降低患者的痛苦。
2.2 比較兩組學生對護士角色的認知
實驗組采用對護士職能的感受,能夠對護士的工作內容有效了解,對患者的治療加強重視,使得在對患者進行護理中,加強自身專業(yè)知識的提升,對護理操作規(guī)范有效熟練的掌握,采用高水平護理技術將患者的痛苦降低,在本次研究當中,實驗組學生對于護士的角色深入程度達到了95.38%,但是對于對照組學生來講對護士角色的深入認知程度只達到了83.08%,統(tǒng)計有一定的意義。
2.3 團隊合作意識比較
實驗組的學生對于護理工作當中的合作重要性認識比較深入,知道在護理操作中只有加強合作性才能夠在實際的工作中有效交流和配合,從而將護理效果提升,除了對合作意識提升之外,還需要在此基礎做好相應的信任問題。通過統(tǒng)計可以看出,實驗組學生在對團隊意識的認知中達到了92.31,但是對于對照組學生來講其認知程度只有76.92%,統(tǒng)計有一定的意義。
2.4 動手操作能力
通過對兩組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實驗組學生在采用體驗式教學學習中,能夠對護理工作的實際動手能力重要性認知程度能夠達到86.15%,對對照組的學生自身的動手能力只有率63.08%,觀察組明顯比對照組高,因此,通過對比分析,有著一定的統(tǒng)計學意義。
3 討 論
通過對教學效果的研究以及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在實際的護理教學當中采用體驗式教學,能夠使得學生加強對于患者以及角色的認知程度,并且能夠認識到護理工作在實際的醫(yī)療工作當中的重要性,在對理論知識提升的基礎上,動手能力也明顯提升,團隊的合作意識也不斷的加強[1]。學生對于患者由于疾病而產生的痛苦了解的也比較深刻,所以,采用體驗式教學,在一定意義上能夠將教學質量提升,對學生的綜合素質也能夠提升,便于在后期的實際護理工作當中,能夠將專業(yè)只是和工作進行有效結合,從而能夠更好的為患者提供良好的服務[2]。
參考文獻
[1] 高 靜,楊翔宇,胡忠華,吳晨曦,張 婷.體驗式教學法在《老年護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12,29:2764-2766.
[2] 魏繼平,李偉梅,蘭佳慶,肖曉燕,康明麗.體驗式教學法在基礎護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14:279-280.
本文編輯:李 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