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
摘要:教師在教學中往往需要對某些試題進行科學改編,使其從形式上和考查功能上發(fā)生改變而成為新題。從易景、新問、類比、拓展、移植五個方面介紹了化學試題改編的方法,結合具體的試題改編案例,對上述方法進行了總結和評論,并分析了試題改編的作用和功能。
關鍵詞:試題改編;中學化學教學;化學試題
文章編號:1005–6629(2017)10–0088–05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化學試題[1]是化學學習評價要素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診斷學習者化學學習效果,反映學習者化學學習狀況的一種重要形式,同時可以起到反饋和調控教學的作用。但是,在使用化學試題的過程中,教師不能一味的“拿來主義”,需要根據(jù)所教學生的特點以及教學內容要求進行必要的改編才能獲得自己所需的試題,滿足教學的需要。
試題改編[2~6]就是對原有試題進行改造,使其從形式上和考查功能上發(fā)生改變而成為新題,原題一般來源于教材、教輔資料、各地測試題、高考真題以及網絡資源。對試題進行科學改編,既實現(xiàn)了陳題變新題的創(chuàng)新,又在題目訓練中起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作用。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一直嘗試進行試題改編,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現(xiàn)就易景、新問、類比、拓展、移植五個方面對化學試題的改編談談自己的見解,希望與同行分享與交流。
1 易景
易景是指將陳題的背景新穎化,使之看上去象一道新題;也可以將一道“純化學問題”的背景實際化,使之成為一道“化學應用題”。這種改編手法有“乍看是新題,轉化之后是熟題”的效果,能有效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與應用能力。
[例1]原題:(2011浙江10月選考,13)下列有關SO2的性質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能使品紅溶液褪色
B.能與NaOH溶液反應
C.能與H2O反應生成H2SO4
D.一定條件下能與O2反應生成SO3
改編:下列實驗報告記錄的實驗現(xiàn)象正確的是( )。
A.向a試管中加入沸石,其作用是防止加熱時液體暴沸
B.飽和碳酸鈉溶液可以除去產物中混有的乙酸
C.乙酸乙酯是一種無色透明、密度比水大的油狀液體
D.若原料為CH3COOH和CH3CH218OH,則乙酸乙酯中不含18O
改編:題圖(同圖5)為實驗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裝置。
請回答:
(1)檢驗該裝置氣密性的方法 。
(2)濃硫酸的作用 。
(3)下列有關該實驗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填字母)。
A.向a試管中加入沸石,其作用是防止加熱時液體暴沸
B.飽和碳酸鈉溶液可以除去產物中混有的乙酸
C.乙酸乙酯是一種無色透明、密度比水大的油狀液體
D.若原料為CH3COOH和CH3CH218OH,則乙酸乙酯中不含18O
(4)導管為什么不能插入液面以下?。
(5)該實驗中提高乙酸轉化率的措施有哪些? (寫兩條)。
(6)用該裝置制乙酸乙酯往往產率較低,原因是什么? (寫兩條)。
(7)該實驗過程中,試管內的液體顏色會加深并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請分析原因并書寫相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8)有同學用干燥管來設計防倒吸裝置,請畫出該裝置 。
評注:很明顯,改編后試題的(4)(5)(6)(7)(8)五個小題是由原題拓展而來,在改編的過程中,筆者充分挖掘了原題中“可逆反應”、“裝置缺陷”、“副反應”這些點進行合理拓展,使之成為能全面反映學生思維能力的一道新題。
5 移植
移植是指將試題中值得注意的內容移植到新題中,主要考查學生的類比遷移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6](2014年全國I卷,27節(jié)選)H3PO2可用電滲析法制備?!八氖译姖B析法”工作原理如圖6所示(陽膜和陰膜分別只允許陽離子、陰離子通過):
(1)寫出陽極的電極反應式 。
(2)分析產品室可得到H3PO2的原因。
(3)早期采用“三室電滲析法”制備H3PO2:將“四室電滲析法”中陽極室的稀硫酸用H3PO2稀溶液代替,并撤去陽極室與產品室之間的陽膜,從而合并了陽極室與產品室。其缺點是產品中混有雜質,該雜質產生的原因是 。
改編:用如圖7所示裝置電解K2SO4溶液。
(1)該電解槽的陽極反應式為 ,通過陰離子交換膜的離子數(shù) (填“>”、”=”或“<”)通過陽離子交換膜的離子數(shù) 。
(2)圖中a、b、c、d分別表示有關溶液的pH,則a、b、c、d由小到大的順序為 。
(3)電解一段時間后,B口與C口產生氣體的質量比為 。
評注:原題中的第(2)小題主要考查離子交換膜的作用,改編題中的第(1)(2)兩小題也涉及到對離子交換膜的考查,筆者在改編這道題時正是移植了原題中值得注意的這一內容。
試題改編是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通過試題改編,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激起思維的火花,使試題更加符合學習的需要;通過試題改編,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研究能力,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提高教學質量。同時,試題改編是一個復雜的工程,不僅要明確改編的目標與方向,還要尋找合適的試題原形,并充分把握該題的本質。在具體操作中,往往需要上述多種手法協(xié)同運用才能達到預期的改編效果。
參考文獻:
[1]王后雄,孫建明,陳成華.高中化學試題命制的常見問題診斷分析[J].中國考試,2013,(4):3~11.
[2]趙華.從素材到原創(chuàng)試題的幾點思考[J].化學教育,2009,(12):29~32.
[3]張紅俊.一道化工流程原創(chuàng)試題的編制與解析[J].化學教學,2011,(10):62~63.
[4]林秋成.一道基于“塑化劑制備”試題的編制及思考[J].化學教與學,2011,(12):89~91.
[5]韓成明.一道STSE試題的編制[J].化學教學,2009,(3):77~79.
[6]鄒國華.試題改編為作業(yè)的策略[J].化學教學,2016,(7):71~7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