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燕
摘要:近年來,隨著教學體制的不斷改革,人們對初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無論是在教學模式上還是教學目標上都需要進行改革。為了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將立體模式教學運用到初中語文教學中,不斷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從而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本文主要闡述了立體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優(yōu)勢,同時提出了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中使用立體模式進行教學,旨在為同行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立體模式;初中;語文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8-0074
一、引言
初中語文教學是學生學習階段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對于學生語文學習方法、語文素養(yǎng)以及文學素養(yǎng)的提高和培養(yǎng)非常重要。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有限的教學課堂進行有效合理的延伸,不僅要注重教學課堂內的教學活動,同時還應該加強學生在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的學習,構建立體教學模式。只有這樣才能大大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果和質量,滿足現(xiàn)代教育對初中語文教學的需求。
二、立體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問題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重視和需求,教師在構建一體化教學模式的過程中,需要足夠重視課前預習工作和課后復習工作,讓學生自主進入到學習過程中,這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依然不夠重視,教師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并沒有將學生的預習工作融入其中,同時也并沒有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預習[1]。雖然很多教師也會強調學生要在課前做好預習工作,但是大多數(shù)學生都是將其當成一種任務來完成,例如只是簡單地瀏覽一遍文章或者將不認識的生字標出,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課前準備依然不夠充分,直接影響了學生和教師的課堂互動。課后復習也只是簡單地完成練習冊,沒有發(fā)揮復習的效果。
三、立體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1. 對預習活動提出更高的重視
在立體模式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提高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視。所以,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應該有效融合預習環(huán)節(jié)。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到的更多是有限的知識。而在預習環(huán)節(jié)中,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一個過程,提高的不僅僅是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而是學習知識的一種方式,在長期有效的預習環(huán)節(jié)和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語文的能力便會大大提升[2]。
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應該將預習環(huán)節(jié)融入教學設計中,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要求學生在課前一定要做好有效的預習,而并不是流于形式的預習方式。在預習過程中,學生應該主動熟悉課文,通讀課文是最基礎的要求。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之后,還應該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預習,詳細地向學生介紹一些有效的預習方式。例如重點篩選預習法、管架結構預習法等。在預習過程中,讓學生試著自己對課文進行分段,總結文章的重點和中心思想等,讓學生自己嘗試著讀懂課文。教師只有將有效的預習方法傳授給學生,才能真正讓學生在預習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
2. 注重課堂的互動活動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是整個教學目標實現(xiàn)的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該重點關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方法。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多給學生自己思考和學習的機會,應該徹底改變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學生被動學習知識的情況,多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和教學過程中,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最重要的就是要體現(xiàn)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因此教師應該對教學課堂的互動活動提出更高的重視。
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小學合作學習法、啟發(fā)式提問法、探究法等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學習主體性。例如,在《爸爸的花兒落了》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自主討論將文章進行分段。學生在進行討論之后,可以很快將全文分成畢業(yè)典禮前、畢業(yè)典禮中和畢業(yè)典禮后三個部分。在分段之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分析在畢業(yè)典禮之前,文章一共描寫了哪些事情,哪些是回憶的往事,哪些是眼前的事。在第二段和第三段的學習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采用相同的方式。通過這種方式進行教學,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教學任務都是學生自主完成的,就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
3. 課后進行活動擴展
在初中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都忽視了學生在課后的復習工作,和其他的課程相比,語文科學的作業(yè)相對而言非常少,而且學生在課后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也并沒有發(fā)揮復習課堂知識的作用。學生在課后進行的復習方式非常單一和枯燥,就是簡單的完成練習冊上的題目,缺乏其他與語文學習相關的專題活動,這對學生知識的鞏固是非常不利的[3]。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學習競賽的方式促進學生對知識點進行鞏固。初中階段的學習表現(xiàn)欲和好勝心都非常強,通過競賽的方式,就可以讓學生自主投入到復習過程中,營造復習的良好氛圍,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
四、結語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采用立體模式進行教學,就是通過構建“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課后復習”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不僅要關注教學課堂中的教學效果,同時還應該對教學的預習和復習提出更高的重視,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劉秀芳.淺析立體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4(9).
[2] 王其玲.對構建立體式初中語文教學的幾點研究[J].現(xiàn)代語文(學術綜合),2012(12).
[3] 張 弛.閱讀經典,創(chuàng)作精彩——初中語文立體作文教學模式的嘗試[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4(4).
(作者單位: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qū)梧田第二中學 325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