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瓦
摘 要: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不斷提高和經(jīng)濟水平的不斷提升,高校不斷擴張,更多的孩子有機會走進了大學校園。與此同時,在高校中出現(xiàn)了貧困生團體,為了確保這些寒門學子可以順利地學有所成,政府部門、高校、還有社會各界都紛紛踴躍相助。對于高校生群體中出現(xiàn)了貧困資助問題,綜合這些年來在這一領(lǐng)域的工作經(jīng)驗和心得體會,對于如何高效開展大學生資助工作這個課題,給出策略探討。
關(guān)鍵詞:大學生;貧困資助;高校;路徑
伴隨中國經(jīng)濟的騰飛,社會上對于高素質(zhì)的人才需求不斷擴大,為迎合發(fā)展需要,各大高校開始擴招。隨著高校學子群體的不斷壯大,存在于其中的貧困生也越來越多,政府部門為了更好地促成寒門學子順利完成學業(yè),于是推出了一系列的學生資助惠民政策,我由2012年至2016年從事學生資助以來,一直秉承黨的旨意,樹立幫助貧困師生的工作理念,響應(yīng)國家和地方的政策號召,認真落實好高校學生資助工作。
一、組建討論小組,健全貧困認定工作準則
從事學生貧困資助工作以來,我認為,每一位從事這項工作的職員,不僅需要具備謙虛好學的心態(tài),隨時學習國家和地方出臺的各項貧困資助政策,還要深入實際貫徹落實工作,力求每一筆貧困資助資金都用在了刀刃上,解決學生的實際生活困難。除了這些,最重要的是建立健全貧困認定機制,使貧困資助工作的開展有據(jù)可循。因此,我們的貧困認定需要變革以往的認定工作程序。以往僅僅依靠學生從鄉(xiāng)鎮(zhèn)開具的貧困學生證明便可,這樣會出現(xiàn)很多管理上的漏洞。我們需要健全貧困認定機制,將鄉(xiāng)鎮(zhèn)開具的貧困證明列為基本項材料,同時要求我們所組建的貧困認定小組成員下基層去,通過走訪貧困學生的家庭,走訪鄰居以及村委會組織管理者等形式,用全方位了解的信息來評價一個學生的貧困資質(zhì),通過這樣實地調(diào)研獲得的資訊一定比一張貧困學生證明更有說服力。我在這些年的貧困資助工作中,一直遵循嚴格鑒定貧困資質(zhì),深入一線調(diào)研貧困高校學生現(xiàn)實情況來決定資助款項的發(fā)放。這些做法獲得了老師、家長和學生的一致肯定。在近五年的工作時間里,我先后為我縣5名特困教師以及1781名在校大學生落實了國家和地方的相關(guān)幫扶資助資金。讓這些寒門學子和困難老師能夠在生活有保障的基礎(chǔ)上,安心學習和工作。
二、加強貧困學子的心理建設(shè),在他們成才道路保駕護航
誠然我們的貧困資助工作,最主要的工作內(nèi)容是將黨和人民對于貧困高校學子在經(jīng)濟上的關(guān)照送達他們身邊,以解他們生活上的燃眉之急。但是錢不是萬能的,我們還需要在心理建設(shè)、知識才能層面給予必要的照顧。這需要各位開展貧困資助的同仁們共同努力來完成,我們可以通過以下路徑來促成這個目標的達成:第一,構(gòu)建政府機構(gòu)、高校輔導(dǎo)員和班長的協(xié)同配合,不僅從學習上還要從生活中,密切關(guān)注他們的成長,讓他們心里的怯懦感盡可能得到安撫;第二,密切聯(lián)系家長和學生,做好深度家訪工作。舉個例子,2013年,我縣當曲卡鎮(zhèn)的一位牧民的女兒有幸被中國最高學府清華大學錄取了,這本是一件破天荒的大喜事。然而該學生家里極度貧困,很難支撐。于是其母親前來咨詢有關(guān)政策,我按照法定程序辦理,該學生符合貧高校學子認定的資質(zhì),因而申請了資助金。同時,該同學對于一個中國偏僻鄉(xiāng)縣的牧民孩子轉(zhuǎn)變?yōu)榧磳⒏笆锥忌洗髮W的高校學子身份之間的轉(zhuǎn)換,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惑。于是我分別和其母親還有該學生深入交談,不但給他們指明了這些年費用的來源的解決路徑問題,還讓該同學樹立了信心,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家庭的貧困是一種對我們意志磨煉的饋贈,你是一個很優(yōu)秀的人,應(yīng)當加入到更優(yōu)秀的隊伍中去,將來可報效祖國。于是該學生和其母親對于遠赴京城上大學的重重疑慮得以解開。
三、建立“精準扶貧——以教脫貧”的高效模式
精準扶貧是黨中央近些年來關(guān)于脫貧工作的新思路,我有感而發(fā),將黨中央“精準扶貧”的文件精神和“教育脫貧”工作理念結(jié)合起來,深入貫徹“教育才是脫貧致富的良藥”的工作方針,確保貧困學子不會因為受貧困的壓迫而放棄學業(yè)的情況發(fā)生。舉個例子,在我工作過程中接觸到的一名優(yōu)秀貧困學子,在2015年以高分考上西安交通大學,然而貧困的家境和幼年的弟妹讓他差點就止步于此了。該學生和家人最終找到了我們當雄縣的貧困資助辦公室尋求幫助,最終我們按照法定程序給合乎資助要求的該同學辦理了資助手續(xù),讓該同學能夠走出大山,擁抱外面的世界。同時也給這個家庭帶去了希望。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難看出,若想把扶貧工作做好,不僅要有完善的資助政策,還需要我們每一位貧困資助工作者不遺余力地走訪鄉(xiāng)親們,了解他們的需求,并做好資助扶貧政策的普及工作,不僅我們能夠找到有困難有需要的同學,同時他們也能找到我們,主動尋求幫助。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學生貧困資助工作上,我堅信以屈子當年行吟江畔的決心再加上十二分的用心,多總結(jié)多學習,必定能夠讓資助工作普惠更多的學子,也能夠為祖國的未來培育更多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楊朝清.貧困大學生資助政策的倫理困境及其應(yīng)對策略[J].知識經(jīng)濟,2015(23).
[2]徐登偉,褚必海.高校大學生資助制度的回顧、發(fā)展及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16(10).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