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瓊
摘 要:情感教育被認為是“傳道、授業(yè)、解惑”的重要紐帶,在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情感可以動人,也可以激趣,有了情感的共通,師生關系和諧,學生精神愉悅,學生探討問題的熱情和積極性會充分得到激發(fā)和調(diào)動,潛移默化中也加強了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教育。那么,教師在課堂上該如何激起學生內(nèi)心的浪花,撥動學生地理的“情弦”呢?筆者就此做一闡述。
關鍵詞:地理;情感;教學
在教學領域中,情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這是對教育者的一定教育要求,以期教育者能夠通過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和學習氛圍,讓學生的情感發(fā)生撥動,產(chǎn)生強烈的自我追求心理傾向,并不懂催發(fā)產(chǎn)生新情感,這一化學效應則能讓學生充滿強烈的求知欲,學生更加主動地,自發(fā)地參與到地理教學之中。
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是一種互動過程,教師從教的角度傾注心血,學生從學得角度感受體驗,教學過程是師生之間的一種雙向流動過程。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的重要紐帶——情感教育,融入到地理課堂教學,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情感可以動人,也可以激趣,有了情感的共通,師生關系和諧,學生精神愉悅,學生探討問題的熱情和積極性會充分得到激發(fā)和調(diào)動,潛移默化中也加強了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教育。那么,教師在課堂上該如何激起學生內(nèi)心的浪花,撥動學生地理的“情弦”呢?
一、進行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心理學認為,只有重視和關注了學生的情感領域,才能促使學生“知、情、意、行”等諸多因素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在地理教學中,采用情感教育,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友愛、融洽的人際關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情感教育的實施,首先就要教師能夠講究教學藝術,使學生產(chǎn)生喜悅心情,從而心平氣和、心情愉快的進行聽課和練習,學生的自我參與意識增強了,才能提高地理教學的整體效益,提高學生的地理綜合素質(zhì)。國家義務教育法規(guī)定:在教學方面,教師不僅要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技能的培養(yǎng),同時還須加強情感的交流??梢?,師生之間的關系維系需要情感的共融,一方面學生也渴望平等和被尊重,另一方面更希望老師既是“良師”又是“益友”。這就要求教育者打破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觀念,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二、情感教育的運用策略
(一)率先垂范,作學生的情感導向
正在生長階段的中學生,具有求知欲強,充滿好奇心,對于教師的言行,看在眼里,學在心里。“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教師言行的力量影響,直接是中學生的情感的導向,教師溫柔對之,學生感到輕松,教師嚴厲冷漠,學生逆反抗拒。因此,地理教師為人師表,應該處處起模范作用,以嚴謹?shù)慕虒W態(tài)度、兢兢業(yè)業(yè)、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孜孜不倦的精神影響和和風細雨般的教育學生。教師要樹立良好的師表形象,對自己一言一行嚴格要求,這些都可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甚至還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地理教育的情感及個性品質(zhì)的形成。作為一名中學地理教師,要在實踐中不斷地自我教育、自我充實、自我反思、自我提高。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勇于接受新事物新觀點,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工作。勇于探索、大膽創(chuàng)新的對教材進行處理、對教法進行設計、對教學手法進行運用。教師要創(chuàng)設良好地理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積極主動參與到地理課堂教學之中,達到教學相長。長此以往,成為學生的榜樣,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良好形象和威信。
(二)建立和諧師生關系,以情激情
師生關系如果和諧、融洽、民主,就能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這也是上好一堂地理課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組織者和引導者,是一場精彩劇目的導演者,學生則是舞臺中的積極參與角色的演員,學生能否主動積極地參與教學過程,取決于地理課堂的教學氣氛。教師的嚴厲呵責,導致學生無法充分表現(xiàn)個性和靈氣,也無法積極參與教學、勇于創(chuàng)新、大膽幻想。反之,教師態(tài)度親切和藹,熱愛學生,師生關系融洽,學生精神愉悅放松,則能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探究問題的熱情。作為地理教師,要堅守課堂中民主平等師生關系,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把微笑和激勵帶進課堂,充分發(fā)展學生的潛能,尊重個人對地理的看法和觀點。
(三)教學語言情感充沛,以情動人
眾所周知,許多地理事物和地理景觀,絕大部分都不能被學生直接感知,因此,教師語言的講述就顯得格外重要,如果教師能夠做到情感充沛,講解起來既生動又形象,既繪聲繪色又通俗易懂。讓學生從教師的講解中獲得一種情感的共鳴,則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如講到陸地地形的類型時,教師通過這樣的開場白導入話題:“地球是個大家園,她無比耀眼,又無比美麗。多少自然景觀令人嘆為觀止,又有多少山峰河流充滿神奇色彩。喜馬拉雅山脈綿延不絕、雄偉高峻的,青藏高原被譽為“世界屋脊”、富含民族神韻,亞馬孫熱帶叢林郁郁蔥蔥、神秘莫測,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東非大裂谷深陷千丈……”一段包含激情、又具有熱情的引言,立刻在學生面前幻化出了一幅幅逼真畫面,學生個個心情激動,不禁發(fā)出陣陣唏噓之聲。這樣的語言不但激起學生對地球的熱愛,而且又很自然地引發(fā)學生一探究竟的興趣。
(四)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起趣
良好的教學情境能使學生在輕松中獲取知識,發(fā)展思維,增長見識,拓展視野,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在地理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心理特點和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一些引人入勝的問題情境,用逼真的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讓他們興趣盎然。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將教材的平面效果轉(zhuǎn)化成立體效果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營造出一種輕松和諧的氣氛,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獲取大量知識,營造有效情境對學生進行了情感教育,同時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總之,情感教育在地理課堂上的運用是多種形式的滲透,給地理課堂平添了趣味色彩,也讓學生對地理課堂教學充滿了期待,并且情感充盈,教師要不斷在實踐中探索一種情感教育模式,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