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保華++李俊玲++王艷++朱敏
摘 要:微課的廣泛應用為提升電類專業(yè)基礎課程教學效果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一方面滿足了學生碎片化、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另一方面為電類專業(yè)基礎課程中抽象化、時效性的教學內容提供了圖像、聲音等直觀形象化的展示方式,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電類專業(yè)基礎課程中面臨的各種實際教學問題。微課在電類專業(yè)基礎課程中的應用即符合了這些課程的特點,又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極大的促進了教學效果的提升。
關鍵詞:微課 專業(yè)基礎課程 教學改革 信息化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8(c)-0224-03
Abstract: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micro-course provides a new way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basic course in electricity class specialties. On the one hand the fragmented and personalized learning needs ofstudents are met; on the other hand, it provides a visual display mode like image and sound for the abstractionand timeliness content in the basic course in electricity class specialties. It also solves the practical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partl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icro-course of the basiccourses in electricity class specialties can mee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courses, enhance the enthusiasm andinitiative of the students, and greatly enhance th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Micro-lesson; Basic Courses in Electrical Specialty; Teaching Information
高職院校電類專業(yè)基礎部在專業(yè)培養(yǎng)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學生從中不僅可以獲得電路的基本理論知識、分析計算的基本方法和實驗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實踐能力,還能為以后學習后續(xù)專業(yè)課奠定良好的理論基礎,對培養(yǎng)學生的工程意識、工程素質及工程實踐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隨著教學信息化技術的發(fā)展,高職電類專業(yè)基礎課的教學內容不斷豐富,對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難以滿足高等職業(yè)院校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因此,教師必須尋找更為新穎、高效的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習欲望和提高授課效果。
近年來“微課”以其開放、共享的理念獲得了蓬勃發(fā)展,為高職院校專業(yè)基礎課程教學方式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與方法。
1 現(xiàn)階段高職院校電類專業(yè)基礎課程教學的現(xiàn)狀
以常州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電大類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程主要包括《電子技術基礎》《電工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shù)字電子技術》《電工電子技術基礎》等課程。目前,微課在高等職業(yè)教育的專業(yè)基礎課的研究相對較少,在信息化背景下高職院校專業(yè)基礎課更加凸顯出教學改革的強烈需求:(1)學生思維活躍、個性突出,自我意識十分強烈,提倡按需學習;(2)課程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教學方式需要求新求異,學習方式需要更加自主化;(3)電類專業(yè)基礎課的一些概念和原理抽象、內容繁雜,學生缺乏豐富的感性認識,很難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易與信息時代脫節(jié),更要隨時需要更新教學內容;(4)課程的知識傳授以課堂傳授為主,知識傳授途徑非常受限;(5)新的形勢下對學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谝陨系那闆r,對專業(yè)基礎課程的教學狀況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基礎類課程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可能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忽視學生主體地位,教學手段呆板,教學效率低下,教學評價模式單一等。
2 微課以其獨特的特點為課改提供了新思路
微課的核心是關于某個知識點的及其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及點評等輔助性內容的教學視頻,具有短小精悍,重點突出,案例典型,素材豐富、內容新穎,學習時間及方式更為靈活的特點,為解決上述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提供了很好的思路[1-4]。(1)在短短的幾分鐘里面以更為直觀形象的方式將教學內容傳遞給學生,輔以聲、光等多種感官刺激勢必取得更為良好的教學效果[5-7];(2)由于微課的時間短,因此它所包含的內容都是經(jīng)過精挑細選的并且都是與教學內容的主旨密切相關的典型案例,這就使得教學內容的重點更為突出便于學生接受與掌握;(3)微課的教學素材來源豐富并且形式多種多樣,教學內容更新及時方便,以超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為例,目前我國在22nm技術集成電路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8],其能夠在一根頭發(fā)絲的橫截面上集成大約1000萬個晶體管,從而使集成電路產(chǎn)品的功能更多樣化,速度更快,成本更低,技術水平達到國內領先、世界一流;(4)借助已經(jīng)建成的校園網(wǎng)絡,學生就可以在任何時間和地點利用移動終端方便地訪問這些課件,滿足學生自主學習及按需學習的需求,而且由于時間短、重點突出等這些特點,學生能夠迅速掌握教學內容,最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微課在電類基礎課程中的應用研究
由于電類專業(yè)基礎課程與后續(xù)課程及實際應用聯(lián)系緊密,因此微課可以在實際課改教學中獲得廣泛的應用。目前已經(jīng)完成涵蓋上述5門專業(yè)基礎課程的微課項目有“xx型號示波器的使用、用萬用表測量二三極管、疊加原理實驗實際操作、家用電器及工業(yè)用電的用電安全、三極管的放大原理、電工布線、LABVIEW虛擬儀器設計計數(shù)器、使用電烙鐵的焊接方法、智能化音頻放大電路的設計”及“數(shù)字鐘的設計”,共計10個微課,通過后續(xù)觀察發(fā)現(xiàn)學生們對這些視頻的興趣很高,能夠極大地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endprint
這些電類專業(yè)基礎課程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點也特別適合進行微課的開展。在這些微課項目設計中,不僅包含了各種電子儀器,如示波器、信號發(fā)生器、電壓表、萬用表等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項還包含最新設計軟件,以及虛擬儀器的使用,這些教學內容非常適合使用微課來進行展示。例如,(1)利用“XX型號示波器的使用、用萬用表測量二三極管、使用電烙鐵的焊接方法”來提前認識實驗儀器和設備;(2)“LABVIEW虛擬儀器設計計數(shù)器”進行虛擬儀器的組建;(3)用電子工程師掌上設計軟件“EVERYCIRCUIT”建立簡單電路,以動畫的方式讓學生了解電路是如何工作的,可以解決電路理論課程中存在的理論性強、內容抽象、不易理解的問題,對高職電路課程理論教學具有重要的輔助作用。在三極管的放大原理微課中利用EVE RYCIRCUIT不僅可以隨時顯示(包括輸入和輸出)各處電壓電流的大小和方向(放大倍數(shù)),同時也顯示出了輸入和輸出的反向相位,使得抽象的放大原理以直觀簡單的方式顯示出來。學生只要手中有移動終端就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碎片化學習,甚至能夠主動利用這款軟件對書上沒有進行微課設計的教學內容進行自主學習,滿足了學生個性化和自主化的學習需求,如圖1為用EVERYCIRCUIT”仿真三極管放大電路,圖中不僅給出了電路中各個元件的電壓電流及其流向,同時也給出了輸入輸出電壓的大小和相位即截止失真的失真部分分別位于輸入輸出的下部和上部,明確的顯示了其三極管具有反向的功能;(4)在“智能化音頻放大電路的設計”的微課中,首先講解了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的最新發(fā)展,接下來就是時尚的音頻放大電路的設計(自己動手應用于小型音響的制作),鍛煉了學生工程能力的同時也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得教學內容能夠緊跟時代的進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如圖2所示,在制作電路的工程中學生要學會讀懂原理圖、辨識PCB版圖和PCB板、辨識元器件、最終完成焊接和測試,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5)在“數(shù)字鐘”設計中,數(shù)字鐘是一種用數(shù)字電路技術實現(xiàn)時、分、秒計時的裝置如圖3所示,學生自己要完成24進制及60進制計數(shù)器、脈沖電路和顯示電路的設計、面包板元件和線路的布局和測試,使得學生能夠掌握數(shù)字鐘的原理,學會制作數(shù)字鐘。通過數(shù)字鐘的制作進一步的了解各種在制作中用到的中小規(guī)模集成電路的作用及實用方法,由于數(shù)字鐘包括組合邏輯電路和時敘電路,通過它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掌握各種組合邏輯電路與時序電路的原理與使用方法,達到了理論和實際相互結合的目的;(6)在“家用電器及工業(yè)用電的用電安全”的微課內容中,除了可以動畫形式形象化展示用電安全的重要性之外,還可以展示最新家用電器的特點和基于智能家居物聯(lián)網(wǎng)平臺上的用電安全,包括用電安全信息采集單元,用于采集用電安全監(jiān)控對象的用電安全監(jiān)控信息。用電安全監(jiān)控對象包括:用電房間、用電電器、控制單元,其具有及時將告警信息發(fā)送至終端和第三方平臺,同時強化了電類專業(yè)基礎課程與后續(xù)專業(yè)課程及其工程應用的聯(lián)系。
總之,通過我們相應的微課項目開發(fā)和應用,使得微課能夠滿足學生“課前學、課后學”和使用移動終端學的形象化和碎片化學習的需求,最終證明了微課是一個非常適合電子類課程的教學方法,達到了我們預先要求的“邊做邊學,學中做,做中學”的理念,實現(xiàn)了理實一體化和高效課堂的教學目標。
4 結語
綜上所述,微課作為一種具有各項優(yōu)點的新教學方式引起諸多教育工作者的關注。本文通過深入分析“電類專業(yè)基礎課程”現(xiàn)階段所面臨的各種問題及微課自身的特點,得出結論由于“電類專業(yè)基礎課程”本身的一些特點特別適合進行微課的開展,通過對微課的合理應用,能夠很好的提高“電類專業(yè)基礎課程”的教學效果,為實現(xiàn)高職院校優(yōu)質課程、高效課堂提供了實效性較強的信息化教學手段。
參考文獻
[1] 陳琳.中國職業(yè)教育信息化創(chuàng)新特色研究[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4,24(3):12-18.
[2] 劉麗鈞,修國一,孫洪林,等.電子信息類工程技術人才培養(yǎng)研究與實踐[J].武漢大學學報:理學版,2012(S2):35-37.
[3] 陳姝,胡冰新,王娜,等.“電力電子技術基礎”微課教學設計與實踐[J].中國電子教育,2015(3):32-35.
[4] 常虹.基于教學有效性的高校微課評價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2):70-71.
[5] 許杰.技工院校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的微課模式分析[J].職業(yè)教育,2016(33):76-77.
[6] 蘇小兵,管枉琪,錢冬明,等.微課概念辨析及其教學應用研究田[J].中國電化教育,2014(330):94-99.
[7] 王國俊.淺談“微課”在專業(yè)教學中的應用——以電子技術專業(yè)課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6(6):217-218.
[8] 武漢新芯與中科院微電子所簽訂22納米IP授權協(xié)定[J].集成電路應用,2013(11):4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