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性的教學是指教師要遵循客觀規(guī)律,用最少的教學投入,獲得最大的教學產(chǎn)出,也就是最大的教學效益。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實踐研究其目的、意義和策略也在于用最少的閱讀教學投入,獲得最大的閱讀教學。
一、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實踐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也要符合個人和社會的教育需求。從個人角度來說,追求閱讀教與學的有效,就是教師實現(xiàn)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和結果,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學生有了長足的進步,在閱讀過程中產(chǎn)生了預期的學習效果。從社會的角度來說所,教學就是教師有意識、有設計地主動應用各種思想、方法、手段,導引學生有效學習,以達到大綱規(guī)定的教學目標。其意義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實踐研究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標準,有利于深化新課程改革。新課標為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設立的總目標是“閱讀優(yōu)秀的作品,感受其思想,品味語言,發(fā)展想象力和審美能力,享受藝術魅力。對現(xiàn)代漢語要有良好的語感,要努力提高閱讀古詩文的語言感受力。在閱讀中,體味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和人生,激起珍愛保護自然,積極熱愛生活的情感。要能體會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陶冶性情,提高道德修養(yǎng),追求高尚的情操?!币_到這些目標,不但要拔高對高中學生閱讀數(shù)量的要求,加大閱讀范圍;而且要講究閱讀的實效。只有閱讀教學成為了有效教學,學生閱讀的主體參與意識才能增強,體悟作品精神的能力才會為之而提高,學生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情感也才能得以培養(yǎng)。
二是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實踐研究抓住了語文學習中的重中之重,有利于突出語文教學的價值所在。閱讀教學要求學生有多重學習體驗,看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品質的培育。而傳統(tǒng)的進度慢、片面化、效率低的閱讀教學跟不上閱讀教學的改革腳步,所以我們進行理論轉變和實際操作的閱讀教學深化改革,迫在眉睫。加之,要實現(xiàn)高中語文閱讀的教學價值,就必須提高閱讀的有效性。語文是一門有很強實踐性的學科。它不但承載著學生聽說讀寫等能力發(fā)展的任務,它還是先進文化和思想傳播的載體??凑Z文教學的內(nèi)容,從時空到體裁,無論是古今中外還是戲劇小說,那些優(yōu)秀的閱讀作品,都是孕育著深厚的精神生命,包含著真善美的人性之光。形象鮮活,哲理精辟,情感高尚,語言優(yōu)美。都屬于聲情并茂,文質兼美的典范之作。所以,提高語文閱讀課堂有效性的研究,勢在必行。
二、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實踐策略
一是踐行新課程理念,轉變教學觀念,著力提升專業(yè)素質。
高中語文閱讀有效教學的實施,關鍵還在于語文教師。其實,閱讀教學低效的原因主要是教師觀念陳舊,難有創(chuàng)新精神,用著新教材,進行的還是老一套教法。為此,邁向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乃至高效之路,必須用先進的教學理念武裝自己,轉變觀念,提升素質,豐富個人知識儲備、精益求精不斷反思,用新的教育教學方法來實施新課程。
二是構建愉快課堂,享受閱讀之美,勃發(fā)語文閱讀風采。
語文,本應是文化的盛宴、情思的園林、文采的勝地。但是,當語文淪落為令學生窒息的狹隘弄堂時,語文怎能讓學生賞心悅目?閱讀何以至學生醍醐人生?所以,作為語文教師,要從課前的充分準備、課堂的精心組織、課后的精要拓展等三個環(huán)節(jié)來精心打造語文課堂,把語文閱讀課堂構建成享受閱讀之美的愉快課堂,以勃發(fā)語文的閱讀風采。這樣,構建有效性語文閱讀課堂就水到渠成了。一位教育學家說過:“一位好的教師應得到全體學生的尊敬與愛戴,一位好的教師應使所有學生都受益。”簡言之,學生在閱讀教學中收益了,課堂就有效了。
三是與時俱進,建立新型評價機制,讓優(yōu)秀語文教師立于弘揚精神的基點,而非沽名釣譽的潮頭。
新課程改革歷經(jīng)數(shù)年,而多數(shù)學校的評價機制仍然如故。評價教師教學能力和教學效果的任然是成績這一把尺子。固然,用成績評價看似最為直接、最為公平,畢竟擺在哪里高高低低一目了然。但這樣的直觀、直接、直瞭是不是太簡單化了。學生閱讀中的個性化體悟豈能是用標準答案能夠權衡的?所以,高中課改應該把每一位學生放到多維和多元化的評價體系中,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和個性的成長。
(本文是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課題立項號:GS[2016]GHB1399“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實踐研究”的研究成果。)
王曉荷,甘肅敦煌市敦煌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