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鵬
英語是一門重要學科,也是同學們感到難學的一門知識,這和我們所處的環(huán)境有很大的關系。我們的母語是漢語,生活中的交流以漢語為主,這就導致缺乏英語學習的具體環(huán)境,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遇到的障礙越來越多,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也逐漸被削弱。作為一名初中英語教師,面對英語教學的現狀,應該怎樣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呢?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成為了每位初中英語教師所面臨的課題。筆者從事初中英語教學工作多年,現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 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建有效的學習氛圍
羅杰斯說:“成功的教育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氛圍?!痹谟⒄Z課堂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輕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可以讓學生產生良好的心理效應,使學生處于積極的情感狀態(tài),使學生主動而愉快地學習。
融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創(chuàng)造和諧的課堂氣氛,這需要教師在主觀上作積極的努力。教師要做學生的貼心人,要了解他們的心理特點,關心他們的學習、身心健康,體諒他們學習英語的難處,尊重學生的思想,善于激勵他們。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所面對的學生的英語程度參差不齊,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思想,不要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尤其是對差生,教師的態(tài)度尤其要慎重,不能放棄對他們的努力。教師要努力尋找他們的閃光點加以鼓勵,幫助他們樹立信心;給他們介紹一些學習方法的書,并教他們一些改善大腦記憶力的鍛煉方法;對于作業(yè)出現較多的錯誤,不是簡單用紅筆打“×”,一概否定,而是把正確的部分劃出來,寫上“good point”或“good sentence”之類的表揚話,使他們感到還有希望,從而保持學習的積極性。還要經常讓他們有表現的機會,哪怕是點滴的進步都要加以表揚,學生并不是單純地追求表揚,他們會把老師的表揚看成是對自己的關注和重視,從而激發(fā)繼續(xù)向上的動力。師生間的融洽關系使學生感覺到課堂氣氛輕松,表現出愿意配合老師的教學,使教與學的活動得到良好開展,從而創(chuàng)建出有效性的學習氛圍。
二、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有效的主動學習
要使學生產生學習動力,光講大道理、明確學習目的是不夠的。興趣是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探索知識的內部動力,是學生積極認識事物,積極參與活動的一種心理傾向,興趣越濃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越高,掌握知識就越快。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運用恰當有趣的例子,活躍課堂氣氛,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增添學習興趣,使學生自覺地將注意集中到授課內容,以便更好地掌握這些內容。
要讓學生學得好,學得生動有趣,作為教師,就必須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讓學生對課堂感興趣,學生一旦對英語感興趣,就會樂于接受它,變“苦學”為“樂學?!庇⒄Z作為一門外語,不同于其它學科,學生很難象學漢語一樣輕松自如地掌握。所以,要求學生在課堂中要高度地集中注意力。如何能一上課就將學生注意力集中起來?外語教學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是否能在課堂上保持一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只有生動,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只有活潑,才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使他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一切方法,只要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有利于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都應該采用。但又必須根據課堂上學生的知識反饋和思維活動情況靈活選擇教法,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不但要注意知識的講授,更要密切注意學生的思維進展情況。
三、 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提高有效的能力發(fā)展
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必須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模式,從有效推動和促進中學生主體性實踐活動入手,培養(yǎng)學生自主發(fā)展能力,以造就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個性品質得到和諧發(fā)展的、德育智育潛能得到有效激發(fā)的符合素質發(fā)展要求的高素質人才。
新課程標準要求下的課堂教學實踐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自主實踐、自我發(fā)展,提出問題,在教師引領下解決問題;提倡課堂的民主性,充分地尊重學生,教師成為課堂學習的參與者、指導者;提倡教學的開放性,開放教學形式,開放教學場地,尤其是開放學生的活動與思維空間,開放對學生的素質培養(yǎng)的思路,開發(fā)學生的多元智能,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倡教學的綜合性,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生活等方面的綜合能力;注意課堂教學的生成性,在培養(yǎng)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予以高度的關注。
四、 合理運用小組合作,增強有效的教學參與
新課程倡導“面對學生全體,全面進行教學”的教學理念,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所面臨的問題是班額普遍較大,無法兼顧全體,大部分學生因此而無法得到語言實踐的機會;而課堂環(huán)境幾乎是外語學習的唯一場所。教師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地利用積極因素,避免或消除消極因素,采用更適合于學習者語言發(fā)展的課堂教學方法,是英語教學是否成功的關鍵之一。
英語課是語言課,是訓練課。許多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靠教師“教”出來的,而是靠學生“練”出來的。組織課堂小組活動的目的是要讓全體學生在小組中積極、充分地進行“談、說、評、議”等言語表達活動,從而達到學生個體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會進行各種內容的交際活動,為了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加到對話中去,我都會把對話操練放到小組活動中,讓學生在小組中展開對話操練。學生的層次是不一樣的,在對話和課文操練過程中,學生所需承擔的內容也是不一樣的,因此,在合作小組建立的過程中需尊重“同組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根據課文內容的不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承擔不同程度的角色。每位學生的角色不同,但是他們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人人參與了學習過程,人人嘗試成功的喜悅,他們在活動中各司其職,平等合作,快樂學習,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最好的學習效率。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發(fā)揮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在學生的參與中活躍課堂氣氛,有效地提高全體學生的英語素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