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俠
摘 要:建構主義是一種教學理念,隨著新課標的發(fā)展已經(jīng)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采用建構主義展開教學,在尊重學生的主動性的同時關注到教師的引導、幫助作用,對于新時期課堂的構建能夠發(fā)揮積極意義。本文針對于此,對所學知識做出啟示,以期為日后教學的發(fā)展做出啟示。
關鍵詞:建構主義 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引言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建構主義展開教學,符合新課標教學發(fā)展的要求,但是在具體操作上卻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當前小學語文課堂的構建過程,教師還缺乏熟稔的技巧,尤其是難以把握給予學生幫助的度,這是教師需要不斷調整的方向。本文即針對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為建構主義的運用做出進一步的啟示。
一、建構主義原理及其在課堂教學中的意義
建構主義本是一種原理,如今既可以作為一種教學理論又可以作為一種教學方法而運用于課堂教學中。概括而言,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建構主義,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及必要的學習資料為輔助,逐漸使學生獲取新的認知,達到更高的水平。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一定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自覺的進行判斷、學習、探究等,同時,也需要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幫助其尋找到化解困難、繼續(xù)向前的途徑,這也是教師需要關注到的問題所在。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展開建構主義教學具有如下意義:其一,符合新課標要求,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隨著新課標的發(fā)展,教學工作愈發(fā)強調你尊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但是在具體的教學表現(xiàn)中卻差強人意。建構主義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能夠充分發(fā)揮自主的探究作用,而教師則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這樣的師生關系轉變,本身就是符合新課標要求的。而學生也不再是單純的知識接收者,變成了探究者,能夠通過自主的探究去獲取知識,學習的過程也不再枯燥,而是變得趣味橫生了。其二,建構主義發(fā)展下,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建構主義的引導下,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被充分的激發(fā)出來。在建構主義指導下,學生的學習如同向上攀爬,知識就在踮著腳能夠到的地方,教師為學生搭建了一級級臺階,學生拾階而上就能得到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強調的是一個主動性的問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關注重點也不再是學生得到了多少知識,而是如何通過自身的教學工作,吸引學生去探尋知識,也就是刻意的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的過程。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能夠關注到學生如何學習、得到了哪些知識,這就是學習的關鍵所在。在小學階段關注到這樣的問題,做出這樣的調整,能夠使學生自小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建構主義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思考
1.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建構主義展開教學,教師的工作任務就發(fā)生了轉變,不是將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是通過自己的幫助,以及一些資源——教材、閱讀文章、調研等,使學生獲得以往不具備的知識,增加自身的知識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主體地位需要被尊重;而教師的教學工作,既需要給予學生切實的知識上的幫助,也需要給予學生信心,激發(fā)他們自主探究的興趣與勇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探究主動性。在課堂氛圍上,教師要表現(xiàn)出尊重學生,并且重視學生的每一個發(fā)言,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尊重與理解,建立信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話語要具備啟發(fā)性同時也要有一定的“童趣”,能夠跟學生的生活相一致,能夠切實的實現(xiàn)教學的突破發(fā)展;在課堂的構件上,要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信心與主動性。除此之外,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與學生發(fā)生互動,直接拉攏學生參與到學習中。總之,在小學階段,學生開始接觸學習工作,是抵觸而害羞的,要幫助學生克服問題,積極的投入到學習中。
2.為學生建構學習情境
在建構主義教學原理指導下,為學生建構良好的學習情境,是教師必須要完成的任務,也是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的內容。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與學生做出判斷,將教學內容轉化為合適的學習情境,使學生能夠在這樣的情境中展開學習,自覺的投入其中。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無論是字詞學習還是閱讀文章,都可以放在一定的情境中。例如,將字詞學習放在一定的游戲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為學生圈定要求,而學生達到要求闖關成功即可。在設定情境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多方面的積極因素,如多媒體技術,能夠使情境不僅停留在語言的想象,更能成為可觀、可感、 可互動的部分。除此之外,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至關重要,教師要明確自身的定位,去引導學生。
3. 合作學習不僅是小組討論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畢竟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儲備都有限制,單純的要求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并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有些時候學生可能自身的能力確實達不到要求。而另一方面,合作學習的能力,也是自主學習能力中至關重要的能力之一,需要學生加以掌握。在語文教學中,推行合作學習,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完成:首先,較為基礎的是課堂的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環(huán)節(jié)。盡管這是最為基礎的部分,教師也應該盡可能通過話題的巧妙設計等,引導學生投入其中的展開學習。其次,是課下的合作探究,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在課下進行小組合作預習、小組合作討論、綜合探究、資料搜集等,使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其中,實現(xiàn)合作的擴展。最后,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實踐,就是指學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完成簡報的制作、作文的評講批改、圖書的推薦等,這些可以算作是學生的實踐內容,能夠使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知識面得到進一步的拓寬。整體而言,建構主義是一種理論指導,是教育的觀念與方法的合體,能夠為當前教學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同樣的,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建構主義展開教學,需要教師調整教學思路,努力實現(xiàn)自身教學觀念與方法的突破。教學工作的發(fā)展,需要新的教學理念的指導,同時更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本文針對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展開討論,其目的就是啟發(f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尋找到前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