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qū)嬌蘭
摘 要:“十根手指有長短,荷花出水有高低”,作為一名教師,我們必須做好“后進生”的轉(zhuǎn)化工作,讓他們的身心在小學階段能夠得到健康發(fā)展。 轉(zhuǎn)化工作做得好壞,不僅關系到待進生個人前途、影響班級成績,而且直接影響一個學校的校風和聲譽。今天的“后進生”,不一定永遠后進,也許會成為明日的“棟梁之才”。如果我們老師對后進生關注不夠,對孩子而言,錯失的不只是某一學年的教育,甚至會影響到他的一生。應該說,轉(zhuǎn)化了一個待進生就是培養(yǎng)了一個優(yōu)秀生。二十幾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以嚴父慈母般的愛,關心愛護,尊重信任孩子們,挖掘“閃光點”,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持之以恒,讓孩子們感到溫暖,得到啟發(fā),受到教育,點燃追求上進的希望之火。如何教育轉(zhuǎn)化待進生呢?我談談幾點體會。
關鍵詞: 后進生;閃光點;轉(zhuǎn)化措施
【中圖分類號】 G4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236-1879(2017)05-0117-01
一、在轉(zhuǎn)化工作中要充滿愛心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倍∮袑捓蠋煹倪@句話我頗有體會:愛是打開學生心靈之門的金鑰匙,是教育轉(zhuǎn)化待進生的靈丹妙藥。教育實踐告訴我們,愛是最有效的一種教育手段,慈母般的愛可以溫暖孩子冰冷的心,使浪子回頭。記得,我班有一個非常調(diào)皮的女孩子--梁采鈺。有一次,她偷了鄰桌同學的自動鉛筆,被同學發(fā)現(xiàn)了,但是她堅決不還。我沒有當眾批評她,在下課后,悄悄地把她叫到辦公室,拿出一支更漂亮的自動鉛筆,對她說:“你拾到別人的東西就應該還給別人!如果你喜歡,我送給你一支。”她沉默了好一會兒,流著淚承認了錯誤。我笑著說:“知錯就改,還是好孩子,老師這支筆就送給你作紀念吧!”一支自動鉛筆挽救了一個孩子。從那以后,她變了,逐漸成為一位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
二、在轉(zhuǎn)化工作中要尊重待進生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自尊心是青少年最敏感的角落,是學生前進的潛在力量,是前進動力,是向上的能源,是高尚的心理品質(zhì)?!贝M生的自尊心很強,他們對人多疑,總覺得自己處處不如人,老師的表揚與批評會引起他們極度關注。因此我在待進生的轉(zhuǎn)化工作中,十分注意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教師的信任能喚起學生的自尊感,消除自卑心理。待進生具有強烈的自尊心,當受到某種傷害,有的存在對立情緒,不聽管教;有的產(chǎn)生自卑心理,消極沉悶;有的疏遠集體,回避教育;甚至有的故意違紀,離校逃學。凡此種種,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尊重、信任,使心靈受到創(chuàng)傷。有一位學生令我終身難忘:他叫羅鋒帆,貴洲人,5年前我擔任他的班主任,他非常聰明,學習成績一般,但是貪玩好動,喜歡捉弄人,經(jīng)常闖禍。我接近他,與他交朋友,一起談天說地,一起打球,他的成績進步快,還擔任副班長。半年后,我因為工作關系,再沒有當他的班主任。沒想到,幾年以后,他竟然三科主科考試成績合起來不夠100分。今年暑假,我再遇見他,已經(jīng)長成大小孩的他流著淚對我說:“老師,我對不起你!”我連忙問他原因。他憤怒地說:“我恨死他了!他簡直不是老師,別人打破了玻璃窗責備我,別人打我也批評我,總是找我的麻煩,批評我!我恨不得狠狠揍他幾拳!”原來,接任的班主任為了維護所謂的“師道尊嚴”,老師高高在上,要求學生對老師絕對服從,稍有不聽話就被視為大逆不道,跟學生發(fā)生矛盾,一定要學生認錯,當眾斥責,認為待進生不管做什么事都是錯的,有事沒事總找他的麻煩。突然間他那憤怒的眼神時時閃在我的腦海中,提醒著我:“要尊重每一個孩子!”
三、在轉(zhuǎn)化工作中要挖掘“閃光點”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有一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贝M生雖然有很多不足之處,但即使再差的學生也總有某方面的特長或優(yōu)勢,比如學習差的,他在音樂、美術方面有特長,班主任要善于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及時加以表揚鼓勵。法國教育家盧梭曾經(jīng)說過:“表揚學生微小的進步,要比嘲笑其顯著的惡跡高明得多?!弊鳛榘嘀魅?,及時肯定表揚待進生,滿足其自尊心,挖掘“閃光點”,可以為轉(zhuǎn)化創(chuàng)造契機。例如,我班的朱蔚航同學,他基礎差,性格內(nèi)向,沉默寡言。有一次,課堂提問時他猶豫豫地舉起了手,我馬上請他回答。在我的幫助下,他回答對了。我高興地表揚他:朱蔚航“同學真棒!大家表揚他!”同學們熱烈為他鼓掌。后來,我發(fā)現(xiàn)他對美術有濃厚的興趣,我讓他和同學們一起出版“美術專欄”、“國慶專刊”、“元旦專刊”等等,讓他嘗試成功的快樂,鼓勵他樹立自信心。從此以后,朱蔚航漸漸變得開朗起來,學習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后進生是“遲開的花朵”, 他們不是不可救藥,而是需要我們對癥下藥。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經(jīng)提醒教師:“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頓,在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笔前?,轉(zhuǎn)化待進生的工作是一項長期、復雜、艱巨的教育工作。轉(zhuǎn)化待進生需要滿腔熱忱,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進行反復、耐心地教育;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密切配合,共同形成一體化的教育網(wǎng)絡,才能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轉(zhuǎn)化待進生的經(jīng)驗千條萬條,核心就是多給待進生奉獻愛心,讓愛的陽光溫暖待進生的心靈,讓愛的雨露滋潤待進生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 王寶祥 主編 科學教育出版社《班主任必讀——全中著名班主任論工作藝術》
[2] 李燕薇 《教育呼吸民主、科學和個性——轉(zhuǎn)化后進生之心得》小學得育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