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營
摘要:如今教學改革在不斷深入到實際教學工作中,便于促進教學質(zhì)量的全面提升,新課標中對合作學習進行了強調(diào),諸多教師在實際授課中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的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在初中生物課上合作學習可以促進初中生自學能力的提升,教師經(jīng)過對初中生的引導(dǎo),促進初中生形成良好的探究能力以及合作意識,有助于初中生實現(xiàn)全方位成長,文章探討的是如何在初中生物課上開展合作學習,促進初中生生物學習的高效開展,并促進生物授課的整體提升。
關(guān)鍵詞:合作學習模式;初中生物;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9129(2017)16-0248-01
Abstract: nowadays, the teaching reform continues to deepen into the actual teaching work, facilitating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emphasizes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many teachers organize students to carry out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the actual teaching, making students become the real masters in the class.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class can promote the students' self-study ability, the teacher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guide, promote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o form good exploration ability and consciousness of cooperation, help to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achieve all-round growth,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o carry out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class, promoting 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biology study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promote the overall ascension of biology teaching.
Key words:cooperative learning mode;Junior high biology;The classroom teaching
前言:初中生物課的實際授課中,由于初中生是首次接觸到生物學科,在學習的時候遇到諸多的難點,并且初中生物在很多學校并未收到足夠的重視,學生對初中生物課興趣比較缺乏,針對這樣的局面,教師需要改變以往初中生物課授課模式以及策略,讓初中生成為生物課上的主體,并積極激發(fā)初中生的生物興趣。合作學習從某種層面上可以促進學習效率的有效提升,文章對初中生物課開展合作學習的有效對策進行探討,就是為了建立初中生物課的有效授課模式,希望對初中生物的高效授課是有所借鑒的。
1 合作學習模式概述
以往在初中生物課的授課中教師基本上就是采用灌入式的模式,這樣的模式并沒有充分考慮到初中生的學習體驗,讓教學效率無法提升上來。合作學習則是改變了初中生物課這樣的局面,是一種新的授課模式,從美國傳入到國內(nèi)。新課標不斷推行,國內(nèi)的初中生物課上開始引入這種模式,合作學習可以有效促進初中生物課授課效率的提升,其核心價值就是發(fā)揮出初中生主體性,并讓初中生真正參與到初中生物課的教學活動中,不再是知識的接受者,而是一個探究者,可以讓初中生物課的課堂氛圍更加活躍。讓初中生在興趣的促進下實現(xiàn)主動的探索和學習,進而實現(xiàn)成績的提升[1]。
2 基于合作學習模式的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策略
2.1科學分組,合理分工。教師在初中生物課實施合作學習,需要先完成對初中生的合理分組,教師要對每個初中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客觀需求進行考慮,合理的分組才能保證合作學習的最后效果。通常教師是在實際授課前進行分組,對每個組的人員配備展開綜合的考慮,如男女的比例以及小組內(nèi)學生層次的分布等,結(jié)合各方面的因素將小組設(shè)定在4-6人左右。然后是選擇一些自制力強并且有著一定組織能力的學生來擔任小組的組長,小組內(nèi)其他的職責人工則是組長組織成員來完成,如操作員、實驗記錄員等。每個成員都是要充分參與進來,結(jié)合各自的特長完成分配[2]。
如在某次課堂上開展“植物蒸騰”的實驗,教師向各個小組下發(fā)了實驗的任務(wù),讓各組完成自主實驗,其中的一個學習小組就是分工非常合理的,一個人進行盆栽,另一個人進行套袋,將其放在陽光下,小組的全部成員對袋內(nèi)的情況進行觀察,看到有水珠的出現(xiàn),探討水珠是從何而來。小組成員綜合各方意見以及自己的生物知識,對這種現(xiàn)象進行解釋,最終匯報了這次實驗的成果。
2.2選擇教學內(nèi)容。在初中生物課上教學內(nèi)容是豐富的,其中有著大量的實驗內(nèi)容,并不是所有的內(nèi)容都是適合運用合作學習的。教師在合作學習的實際開展中,需要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合理的選擇,找到適合開展合作學習的內(nèi)容,這樣才能將合作學習的實際價值充分發(fā)揮出來,并讓初中生物的整體授課效率提升上來。教師要對實際的情況進行深入的考慮,將生物授課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如在學習“調(diào)查我們身邊的生物”的時候,教師需要在課前讓初中生明白如何開展調(diào)查,并明確實驗掉差的目的,然后是讓各小組進行自主調(diào)查[3]。
2.3學習方式多元化。在合作學習的實際開展中,教師需要結(jié)合新課標的要求,對初中生的全面素質(zhì)進行強化,教師要轉(zhuǎn)變自己的觀念,不要僅僅將初中生的生物成績作為評價的標準,而是要對初中生興趣開展激發(fā),并為初中生樹立正確合理的學習目標。教師要結(jié)合初中生的身心特點,在學習方式上進行多元化的創(chuàng)新。如教師在對食物鏈這部分的知識展開講解的時候,教師要在生物課前準備一些視頻以及圖像,重點講解到食物鏈是如何形成的,教師可以組織初中生展開小組探討,在合作學習中進行思維的碰撞,然后讓初中生總結(jié)一些生活中相關(guān)的例子。比較經(jīng)典的就是人人皆知的,大魚吃小魚的實例,這其實就是反映出水中生物的這種生存的模式,是一種食物鏈的良好證明。
結(jié)論:總之,在初中生物課上教師可以組織初中生開展合作學習,促進初中生物課整體授課效率的提升,教師要明白合作學習的內(nèi)在需求以及實際價值,并在授課中對初中生的實際學情進行深入的了解,為初中生展開合理的分組,帶給初中生合理的指導(dǎo),激發(fā)初中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衣桂春,臧春銀. 見微知著 以點帶面——談巧用微課開展初中生物教學[J]. 中國教育技術(shù)裝備,2017,(07):133-134.
[2]郭穎. 農(nóng)村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分析[J]. 山西農(nóng)經(jīng),2016,(17):55.
[3]趙璐璐,呂桂芬,李玉玲等. 導(dǎo)學案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應(yīng)用現(xiàn)狀的初步調(diào)查[J]. 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28(06):148-149+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