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娜
內容摘要: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的主體位置是追求有價值的語文課堂教學的必然要求,它既是時代發(fā)展的要求,同時也是教育目標的要求。因此,如何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構建學生的主題位置就成了教師所要著重考慮的問題。本文將從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位置的重要性出發(fā),提出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構建學生的主體位置,從而能夠更好的為教師們提高幫助。
關鍵詞:學生 初中語文 高效
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素質教育成為了教師進行教學時候所考慮的重要問題,而語文教育作為進行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所以積極的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就成為了每個語文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在語文中融入構建人文價值,構建學生的主題位置就成為了一種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受到了大家的廣泛認可。
1.尊重個體差異,進行針對教學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學生之間是存在著個性的差異的。對于每個人,不管是先天因素所造成的個體差異,還是后天的成長中家庭教育以及學校教育所造成的個性差異,都會對學生產生相對較大的影響。這導致了學生在智力、興趣、性格、氣質以及學生風格上都產生了較大的差異。學生的學習不僅受到教學活動的影響,也會受到自身的因素的制約。這也就造成了有的學生學習效果好,有的學生教學效果差一點。因此,教師也必須了解學生的不同的差異,并且根據學生的興趣來采取相應的適當的教學方法,從而來進行因材施教。這些差異雖然很難處理,但是需要教師來采取方法靈活的去處理各種各樣的情況。了解了學生的情況之后,可以幫助教師理解學生差異的原因,又可以幫助教師針對學生的情況進行有效的教學。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合理的安排教學目標,制定多層次的教學目標。其次教師也可以針對學生的差異,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使得每個學生都能夠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更好的提高自己。
2.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指學生自己有自己的學習目標,對學習內容和學習的方式有著自己的意識和反應?,F在的語文教學中多存在著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以老師為主而不是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這樣的教學方式不能夠得到學生的喜愛。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習慣,第一,要激發(fā)學生對自己的課堂的興趣以及對自己的教材的喜愛。第二,要充分發(fā)掘教材之中的學生不能夠發(fā)現的書本的藝術美和思想上的魅力。最后,我們在教學中要教會學生理解這種學習的方式,讓他們能夠自主的運用這種方式來自主的學習。同時,在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思考和勞動,促使不同的層次的學生都有較為良好的發(fā)展??傊?,在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過程的中,教師應該要做到正確引導,敢于放開雙手,讓學生大膽嘗試,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還給學生,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使這種精神轉化為自主學習的動力,從而把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落到實處。
3.創(chuàng)設有效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目前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大規(guī)模的使用創(chuàng)設有效情境來進行教學,以此來提高自己的教學效果。通過創(chuàng)設有效的情境,能夠引發(fā)學生們去積極的思考自己在認知上的矛盾,提高學生對思考的主動積極性。并且在我們的生活中也經常能夠看到與語文有關的事物,并且通過在學習中的發(fā)現,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的語文學習離不開現實生活。同時為了將生活情境在初中語文中能夠應用的更加有效,教師自己也要把握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更加合理的應用生活情境,以便更好的提高教學質量。將現實生活中的事物引入到課堂的過程中,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更好的理解現實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這是新課標的基本的理念之一。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提供具體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聯系到身邊的具體而又有趣的事物,設計豐富而又非常有趣的學習活動,鼓勵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
4.鼓勵學生提出課堂中的問題
在初中的語文課堂上,課堂提問是十分重要的課堂上的互動方式。因為課堂上的互動不僅能夠傳遞出老師所要表達的內容,同時通過互動的方式,學生們也更容易接受老師所表達的東西,并且印象較為深刻。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在課堂上雖然已經了解了許多的知識點,但是在自己私底下做作業(yè)的時候,卻有很多的題仍舊不會做。而這些難題需要依靠與老師的提問來解決。也因此,老師必須充分發(fā)掘學生沒有問題后的有問題,不能把課堂中學生的沒有問題看作沒有問題。其實,在課堂上,學生面對新的知識點的時候,腦子里有千奇百怪的腦洞,而此時,如果老師能夠抓住學生那時候的認知,就能夠發(fā)現孩子們的創(chuàng)新點。因為,老師要學會問學生問題,抓住教學的重點難點來向學生提問。
總之,把課堂的教學重點由教師轉移到學生,能夠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到可以教學活動中來,讓學生積極地思考和探索,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和多個層面去思考問題,不斷地創(chuàng)新自己的思維模式。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注重學生的主體位置,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郭燕.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教育教學論壇,2015(9):232-233.
[2]葉紅.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教育文摘版:00211-002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