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惠 陸怡婷
教育詩 Educate
人之初,由家庭教育而始
記者 張惠 陸怡婷
稱贊一個孩子,我們通常會夸他“好”,那“好孩子”的標準是什么呢?是成績好的孩子嗎?不見得。我倒是覺得,這一個“好”字,夸的是教養(yǎng)。所有的人,從一出生,都是一張白紙,不分對錯,沒有好壞。之后會如何在這張白紙上揮灑人生,作為我們的啟蒙者,父母在我們的生命中扮演著至關(guān)重要的角色。自家庭教育課程項目被蘇州列入市政府實事工程,蘇州教育局德育處也組建起家庭教育講師團,廣泛開展家庭教育講座,與此同時,還不定期邀請國內(nèi)外眾著名教育大咖齊聚蘇州,就在最近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受邀赴蘇,在“蘇州家庭教育名家大講堂”上,李玫瑾對于青少年的成長與教育,發(fā)表了獨到的看法。之后林老師講師團也來到園區(qū)新馨幼兒園,針對大班年級組的各位家長們,淺談幼小銜接問題做了詳細的解讀,接下來隨著我的筆觸,一起感受下這兩場講座帶給我們的震撼之處吧。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對于青少年的成長與教育,發(fā)表了獨到的看法
人的出生伴隨著與外界的第一個聯(lián)系便是父母,受到的第一個教育就是來自家庭。父母與家庭肩負著孩子早期的塑造和引導作用。俗話說:三歲定八十。足可見得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此次李玫瑾講座中也反復強調(diào)了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整個人生中所起的決定性作用。讓我記憶猶新的是,李玫瑾指出“在如今這個物質(zhì)充盈的時代,家長往往認為的是只要給孩子提供經(jīng)濟上的需求就是給了他們幸福的生活。但是孩子的想法很簡單,面對父母這個一廂情愿的看法,他們需要的可能只是陪伴?!薄芭惆椤弊鳛殛P(guān)鍵字眼被反復強調(diào),而且舉了海量的實例,闡述“陪伴”對孩子來說的重要性。父母作為孩子的明燈,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包括性格、心理、理念及身體。人性的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這一點要從情感出發(fā),而其中最基本的就是親情。如果沒有親情就不可能形成人的基本情感反應(yīng),沒有正常的情感反應(yīng)一個人又如何被教化?
孩子馬上要上小學了,各種的培訓班、培訓機構(gòu)讓人迎接不暇,不上邊上的孩子都在上,都在學,你若不是一定會落后,上吧,孩子的周末就會周旋于各種機構(gòu)之間,大人孩子身心疲憊,長久以往,有些孩子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厭學傾向或是驕傲。身為家長的我們真不知道如何是好,感謝新馨幼兒園園長及各位老師們的精心籌備,把林老師講師團的琚琤請到了校園內(nèi),為大班年級組家長們開展了一次有意義的講座。作為孩子學習生涯中的第一個轉(zhuǎn)折點,幼升小成為孩子正式邁入社會的第一步。幼兒園的孩子心智普遍還不齊全,他們還不會分辨外界的好壞,進入小學之后,他們會面臨一個更為復雜的團體,而往往,家長會忽視這個階段孩子心理的變化。琚琤老師耐心細致的為我們講解,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她明確指出幼小銜接的核心是家長,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正確的引導,在玩中學,通過一些形象的物品,讓孩子們認識數(shù)字,會寫數(shù)字,再通過形象的例子,讓孩子們在生活中學會十以內(nèi)加減法;識字也不必操之過急,平時在孩子們看有文字的繪本時,自然而然的接觸的文字,不覺然中認識文字,而不是刻板的教授。最大程度激發(fā)孩子的興趣點,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習慣是最為重要的。
林老師講師團的琚琤老師為大班年級組家長們開展了一次有意義的講座
寫著寫著,好像雖然兩個講座所關(guān)注的點不同,但再仔細回味下,其實都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是相通的,孩子在最需要你的年齡,給予他們最多的陪伴,陪伴在他們身邊,跟著他們一起玩耍,一起學習,讓自己的心走進孩子們的心中,你是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是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宛如魚和水的關(guān)系,再想想看,人與人接觸,不也需要這樣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