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軍
摘 要: 隨著語文新課改的深入,多元智能視域下的語文教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本文對多元視域下語文教學研究成果與現狀、多元智能理論在語文教學運用中的利弊做出分析,并對未來發(fā)展趨勢進行展望,使多元智能理論更好地運用于語文教學。
關鍵詞: 多元智能 語文教學 教學綜述
多元智能理論,是由美國哈佛大學著名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提出的。他在對不同對象的人腦與智能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新穎實用的智能理念,把智能定義為:(1)在實際生活中解決所面臨的實際問題的能力;(2)提出并解決新問題的能力;(3)對自己所屬文化提供有價值的創(chuàng)造和服務的能力。加德納認為人具有多種智力,而且人的多種智力都與特定的認知領域或知識范疇緊密相關且獨立存在,并先后提出九種智力,包括言語—語言智力、邏輯—數理智力、音樂—節(jié)奏智力、視覺—空間智力、身體—運動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流—人際交往智力、觀察—辨別智力和存在智力。
一、多元智能視域下語文教學研究成果與現狀
多元智能理論對中小學教育、大學教育再到成人教育等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最早將多元智能理論引入中國的是加德納本人,據資料考察,1985年和1987年,加德納應文化部和教育部的邀請,訪問了廣州、廈門、桂林、柳州、西安、成都、北京和南京八個城市,多次向眾多音樂家、藝術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介紹“零點項目”和多元智能理論,引起廣泛關注。比較遺憾的是當時多元智能理論的影響主要集中在藝術教育領域,沒有對語文教學產生影響。后來,隨著學習與實踐的深入,加之新課改的實施,課標中語文學科的一些特點與多元智能理論越來越契合,對多元視域下語文教學的研究便多了起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經過搜索資料發(fā)現,在語文教學中多元智能理論的運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多元智能理論在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閱讀是語文學習重要內容之一,通過閱讀,我們與文本主體、作者主體進行對話,在對話中體悟作者的人生經歷,促進精神成長。閱讀的重要性,決定了閱讀教學的重要性。2011年版課標在閱讀教學建議中強調:“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遍喿x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蹦敲矗诙嘣悄芤曈蛳碌拈喿x教學有哪些研究,取得了怎樣的成果呢?
劉正偉《多元智能視野內的閱讀教學》認為在閱讀教學中,語言智能更多地表現為對文本的理解與賞析、創(chuàng)造性闡釋及批判,以及思想的討論、交流和分享。加德納把優(yōu)秀文學作品看作是語言智能的典范。在他看來,作家既對語言文字及語法規(guī)范了然于心,又有熟練地掌握和運用語言的能力就是智能最好的體現。因此,從有利于開發(fā)語言智能的角度出發(fā),加德納強調文學在閱讀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及價值。史曉燕在多元智能理論的指導下,嘗試在教學中讓學生自主確定閱讀的內容、方法、伙伴,充分地交流感受,使學生真正成為閱讀的主人,發(fā)掘潛能。
(二)多元智能理論在作文教學中的運用
多元智能理論運用于作文教學主要集中于作文評價,如瞿中華認為多元智能理論正是目前作文評價中急需增補的內容。加德納認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因此教育評價應該是多元的,而不應該以分數、名次評論學生。應用于作文教學評價,一要淡化單一,倡導多元,包括作文評價內容、作文評價方式、作文評價主體的多元化;二要拒絕虛假,倡導真實,包括作文評價應是持續(xù)的、動態(tài)的,而非間斷的、靜態(tài)的,作文評價應是個性化評價。除了評價外,還有關于多元智力下寫作方式的論述,如薛玉琴、劉正偉提到的“自然寫作、跨課程寫作和主題寫作、日記寫作、計算機輔助寫作”。
二、語文教學中多元智能理論的有效運用
多元智能理論與語文教學關系密切,把多元智能理論融入語文教學,有利于促進語文教學的更好實施,把語文教學與智能開發(fā)聯系起來,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與多元化發(fā)展。那么,目前多元智能理論在語文教學中得到了怎樣的運用呢?有什么樣的優(yōu)點呢?
(一)促進教學目標全面化
2011年版語文課程標準規(guī)定語文的“三維目標”,即“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教學目標要全面化,意味著在語文教學中不能忽視某一項目標。但并不意味著在教學中要面面俱到,而是要針對具體的文本有所側重,對于語文教學而言,絕對不能脫離語言文字運用,而要在語言文字運用中,在過程與方法訓練中,滲透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語文教師應該意識到目標全面化對學生智能發(fā)展的影響,要“面向全體學生,最大限度地挖掘語文學科中能夠培養(yǎng)學生多元智能的內容,傳授語文知識和培養(yǎng)語文技能的同時,更加注重對學生語文能力的開發(fā),使每個學生的強項智能得到充分發(fā)展,并通過強項智能帶動弱項智能的發(fā)展,從而為語文學習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促進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形成
語文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勵自主閱讀、自由表達,充分激發(fā)他們的問題意識和進取精神,關注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倍嘣悄芾碚撜J為,多種智能在個體的智能結構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處于同等的地位,片面地訓練或發(fā)展某一種智能是不可取的。這與語文課標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相契合,如言語—語言智力、邏輯—數理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流—人際交往智力都有利于這一學習方式的形成。
(三)促進教學方式的轉變
第一,促進個性化教學。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采取大班化教學,一位老師面對一群學生,教師以講授為主,兼顧不到每一個學生,不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個人具有不同的智能傾向,不同的智能傾向又非均衡發(fā)展,因而教育要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給他們提供鍛煉和成長的機會。在語文教學中融入多元智力理論,能促進教師針對不同學生的個性化教學,促使教師了解每個學生的智能特點,尊重個體差異。第二,促進多元化教學。實施多樣化教學是因為不同學生具有不同的智能結構,同一學生的智能結構會有不均衡的發(fā)展,因此,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策略與方法,以滿足不同學生學習風格的要求,以適合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理解與掌握教學內容,促進智力發(fā)展。
(四)促進多元化評價體系的形成
“語文課程評價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學習,改善教師教學。語文課程評價應準確反映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狀況,全面落實語文課程目標。應充分發(fā)揮語文課程評價的多重功能,恰當運用多種評價方式,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與互動,突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要根據不同年齡學生的學習特點,按照不同學段的課程目標,抓住關鍵,突出重點,采用合適方式,提高評價效率。語文課程評價應該改變過于重視甄別和選拔的狀況,突出評價的診斷和發(fā)展功能”。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以紙筆測試、成績?yōu)橹鳎焕趯W生的全面發(fā)展,加德納提出以“個人為本”的評價理念,這種評價方式靈活多樣,尊重個體差異,有利于培養(yǎng)個人的主體精神,促進個體潛能的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從而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習,改善教師教學。
三、語文教學中多元智能理論運用的誤解
多元智能理論運用在產生積極影響的同時,也為一些人所誤解。典型表現是“為多元智能而教”和“用多元智能來教”。如周亞芹所舉:“有的教育者設立8個教室,以一一對應的方式在每個教室實踐一種智能;有的教育者將兒童送到少年宮去培養(yǎng)各自突出的強項,送到各類培訓班去強化弱項;甚至有的教育者在一堂課中面面俱到地強調八種智能?!鳖愃频难芯繉嵺`在我國教育一線大量存在。多元智能是從心理學理論發(fā)展而來的以教育哲學思想的形式存在的一種理論。在運用過程中,不能把教育目標等同于多元智能理論,而應通過教育載體落實于教育實踐,這個教育載體體現了多元智能理論。
這個教育載體可以是一種教學策略,如在語文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缺乏合作精神,多元智能理論倡導合作精神。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教師不再是權威的知識傳授者,而是教學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對學生邏輯—數理智力、自知—自省智力、觀察—辨別智力能力的培養(yǎng)均有裨益。
四、多元智能視域下語文教學的發(fā)展前景
2011年版語文課標關于語文教育的學科特點為:“學生對語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應該重視語文課程對學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課程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要尊重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闭n標所指出的語文教育的特點與多元智能理論相契合??梢灶A見多元智能理論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更加適合時代發(fā)展要求與學生發(fā)展需求,有利于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總之,將多元智能理論融入語文教學,一方面,為語文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觀點與思路,鼓勵教育工作者努力創(chuàng)設將多元智能理論引入課堂教學實踐的條件。另一方面,盡量彌補多元智能理論在語文教學中運用的不足。相信只要我們努力,基于多元智能理論下的語文教學就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周亞芹.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初中語文記敘文閱讀教學設計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1.
[2]劉正偉.多元智能視野內的閱讀教學[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05(21):19-23.
[3]史曉燕.在個性閱讀中培訓學生多元智能[J].新語文學習(小學教師),2006(4):70-71.
[4]薛玉琴,劉正偉.多元智能理論視野內的寫作教學[J].中學語文教學,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