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志瑞
摘 要:近些年來,由于受到物質(zhì)至上思想的影響,很多人對生命表現(xiàn)出漠視的態(tài)度,這給社會的安定發(fā)展造成了嚴重威脅。為此,教師應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適時進行生命教育,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命、關(guān)愛生命的態(tài)度和情感。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首先要重視生命教育的重要性,進而在工作中結(jié)合閱讀、寫作等教學將生命教育有機開展下去,以使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生命教育;滲透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30-005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0.036
生命教育近年來廣受教育界關(guān)注,廣大教育工作者也對生命教育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實踐。從重要性上來講,大家的觀點非常一致,然而對于具體開展方法等問題還需要進行論證。對于初中語文教學來說,生命教育應當同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等一樣,自然融合滲透到學科教學中去。這是因為語文這門學科同樣蘊含著非常豐富的生命教育資源,讓生命教育與學科知識教學有機結(jié)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下面,筆者從幾個方面來談一談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有機滲透生命教育。
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概述
生命教育,顧名思義是關(guān)于生命的教育。準確來講,生命教育本身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生命教育是指對生命本身的關(guān)注,包括個人與他人的生命,進而擴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廣義的生命教育,一般來說就是尊重生命主體,為其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充實豐富的環(huán)境和條件,以促進生命主體全面、和諧、主動和健康發(fā)展的教育。所以,從以上對生命教育的理解來看,我們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可以綜合狹義和廣義的含義,結(jié)合初中語文本身的學科特點,在一些具體內(nèi)容的教學中引導學生去關(guān)注生命本身,去感受生命狀態(tài),從而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對人和一切生物都能懷著敬畏的心態(tài)與之共處。語文教學也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被尊重、被珍視的氛圍,促進學生自主、自由、健康快樂地成長和發(fā)展。
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我們要重視生命教育的重要價值,要認識到如今社會中普遍存在的一些自殺、他殺現(xiàn)象其根源在于何處,從源頭上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價值,懂得愛惜自己和他人。中國人對死亡向來是有禁忌的,然而,當死亡的話題或現(xiàn)實真正擺到人們面前的時候,我們就不得不去面對。因此,生命教育的開展無法繞開死亡這個話題,只有對死亡的問題認真思考過后,在必要的時候才能有更清晰的思路去面對相關(guān)的問題。
總之,教師要認識到,要想教好工具性與人文性統(tǒng)一的語文學科,一方面要傳授給學生語文知識,另一方面要以“提高國民思想道德素質(zhì)和文化素質(zhì)”為目的,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使學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奮發(fā)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因此,語文教師要以落實生命教育為己任,將生命教育工作有效開展下去。
二、在閱讀教學環(huán)境自然滲透生命教育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占有很大比重,無論是課內(nèi)還是課外,學生都會接觸大量的閱讀材料,因此利用好這些材料進行生命教育非常重要??v觀我國現(xiàn)行的義務教育語文教材,有很多優(yōu)秀的作品都滲透著生命教育相關(guān)的知識,這些文章正好可以作為我們進行生命教育的載體。閱讀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方法,只有把生命教育穿插到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感悟生命的含義,才能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例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這篇文章是寫自己父親的,里面飽含著作者對父親的心疼,對父親衰老的心疼,而更重要的是父親對兒子,兒子對父親那深深的愛。這樣一篇文章就是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好素材,教師可以在上課的時候組織學生說說自己和父母或爺爺奶奶、姥姥姥爺?shù)墓适?,并給其他同學講一講。從這些故事中就能讓學生懂得自己的生命是父母給的,沒有父母的辛苦養(yǎng)育就沒有自己的現(xiàn)在。很自然的,學生內(nèi)心中就會充滿對父母的感恩之情,從而更加懂得如何孝敬老人,做一個讓父母放心省心的好孩子,將來為自己的家庭獨當一面。當然,在開展這樣的活動的時候,教師也可能會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參與度不高,可能是家庭原因所導致。因此,教師要注意課下與這樣的學生單獨聊一聊,讓他們消除內(nèi)在的心結(jié),過好以后的生活。
三、生命教育需要教師對學生言傳身教
生命教育的有效進行,有的時候不需要教師太多的說教,更多還是給學生以慢慢的熏陶,這樣教師對生命的愛和敬畏態(tài)度,逐漸就會被學生所感受到,并變成自己的一部分。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應以平等為基礎,以愉快的課堂氣氛為保障,從而讓學生明白人活著是能夠創(chuàng)造很多價值的,人也不僅僅是為自己活著。教師也要平等地對待每一名學生,并對學生進行全面的了解,有針對性地對心理有問題的學生進行生活以及學習上的幫助,從而使學生的心理逐漸健康起來。例如,現(xiàn)在的新聞報道中,有很多關(guān)于學生身殘志堅還在學習的例子,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親自體驗,以便使學生有更加真切的感受。
四、結(jié)合日常生活進行語文教學,進行生命教育
生命在生活的點滴中延伸,生活的點滴構(gòu)成了生命的內(nèi)容。學校是學生接受生命教育的主要陣地,但是也不能忽視社會和家庭教育中生命教育的意義。學生除了在學校的學習而外,還要在生活這個大“教科書”中汲取知識的養(yǎng)分。生命教育相關(guān)的知識和學科知識一樣,不僅僅滲透到課文的思想內(nèi)涵之中,它還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有所體現(xiàn)。所以,生活是進行生命教育的寶貴資源,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并利用這些資源,并真正做到自尊、自愛、自強不息。這正是生命教育的現(xiàn)實意義。
總之,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我們要從思想上認識到生命教育對學生的重要意義。教師要做學生的榜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給學生以積極的影響。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不懼死亡及相關(guān)話題,而要與學生一起直面死亡問題,讓學生在這些問題的沖擊之下,去更理性地面對如何生的問題,讓學生對生命有更加理性和客觀的認識,讓學生都能夠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能對別人和其他生物的生命保持敬畏的態(tài)度。生命教育對教師的要求是比較高的,因此,教師要認真研究相關(guān)的倫理、心理學等知識,從而更自如地將生命教育滲透到教學中去。
參考文獻:
[1] 王艷美.論生命教育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施[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5.
[2] 林小明.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生命教育研究[D].廣州大學,2012.
[3] 李毓志.生命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施[D].東北師范大學,2010.
[4] 錢錦秀.生命教育與初中語文教學[D].福建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