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有余
【摘要】復習教學是對一個階段的學習進行梳理和歸納的學習,也可以稱之為“炒冷飯”。復習教學也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復習課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2-0083-02
教給學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識,去獲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之所在。教會學生會學,改革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優(yōu)化教學結構,開展有效復習是現(xiàn)階段物理中考復習的當務之急,重中之重。如何來把握這個重要的關鍵,全面提升復習質量,關鍵在于如何提高課堂復習的有效性,就此談幾點看法。
一、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是構建物理有效復習課堂的前提
教師與學生在課堂的教學中是一對矛盾。作為教師必須擺正自已的位置。素質教育要求教師的課堂教學必須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生的學離不開教師的教,而教師的教更離不開學生的學,教師的教不能代替學生的學。否則學生的能力、智力的開發(fā)、個性近好都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初中物理課堂中,應把教學的側重點由教師的“教”轉到學生的“學”上來,從而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例如在學生做完伏安法測導體電阻分組實驗時,提出這樣的問題:如將實驗桌子電壓表拿去并同時放上一定值電阻R以及幾根導線,是否能再次測得導體電阻呢?如拿去電壓表呢?這樣的問題大大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傊岣哒n堂有效復習,應注意學生的學法指導,要教學生去思考,發(fā)現(xiàn)問題。古人云:授之魚不如授之以漁魚,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切實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把知識轉化為自身素質。
二、改革課堂教學手段,合理運用各種教學現(xiàn)代媒體,是構建物理有效復習課堂的途徑
比如講解凸透鏡成像這節(jié)內容時,為了讓學生正確掌握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運用Flash物理教學軟件,將凸透鏡成像跟物體位置有機的結合起來,學生易學易懂,記憶深刻,突破教學的難點,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同時在開展有效的課堂教學中應提倡做到五個“盡量”,即能讓學生觀察的盡量讓學生觀察;能讓學生思考盡量讓學生思考;能讓學生總結的盡量讓學生總強;能讓學生自學的盡量讓學生自學;能讓學生動手的盡量讓學生動手。在教學過程中,適度把握教學的密度和節(jié)奏,做到宜松則松、宜緊則緊、宜快則快、有張有弛、有靜有動。不同類型課有不同的教法。如:啟發(fā)式、探究式、愉快式、綜合開放式等教法,真正做到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自如。
三、堅持精講精練的原則,正確處理教、學、練三者之間的關系,是構建初中物理有效復習課堂的基本保證
新編初中物理教材,從提高學生素質出發(fā),以學生接受能力為線索,圖文并茂、注重知識、技能、智力的和諧發(fā)展,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主參與實踐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同時也要求教師課堂上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的知識、準確清楚地傳授給學生,抓住重點,由淺入深,調動學生一起突破學習上的難點。“精練”就是讓學生在教師通過精心挑選的練習中體會知識,掌握知識,熟練技能,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洋思初中“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就是“精講精練”原則的具體表現(xiàn)??傊攸c難點要靠教師的點撥、釋疑——教;但更多的是需要學生自已去消化理解、發(fā)揮——學;學生要對學習加以鞏固、形成技能——練;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體現(xiàn)出“教”策略,而且要注重“學”“練”的策略。只有這樣才能將教、學、練三者有機結合起來,才能體現(xiàn)“教”的價值。
四、優(yōu)化物理課堂教學過程,精心安排教學環(huán)節(jié),是構建有效復習課堂的關鍵
課堂教學過程的最優(yōu)化意味著:從特定的教學目標出發(fā),以現(xiàn)有的教學條件為依據,選擇并實施在這種條件的最佳的教學方案,以最大限度達到培養(yǎng)目標。要切實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應做到七個精心:即優(yōu)化備課——精心設計教案;優(yōu)化教學目的——精心設計“六點”,即重點、難點、知識點、智能點、教學點、啟發(fā)點。優(yōu)化教學方法——精心構思教學手段;優(yōu)化課堂練習——精選例題;優(yōu)化課外作業(yè)——精心批改作業(yè);優(yōu)化反饋檢測——精心出卷。同時應精心安排物理課堂教學兩大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是精心設計探究的教學方法,科學性探究教學模式,就是要在課堂物理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要從生活中事實經驗出發(fā)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已猜想假設,通過學生實驗驗證,歸納出實驗結果。再經過教師的點撥、釋疑,再上升到理論高度,完成一個探究活動環(huán)節(jié)。這是提高初中物理有效復習課堂的最佳手段。如進行“長度的測量”教學中,首先讓三同學如何正確知道教師講臺長度,讓學生想出方法。然后由學生選擇測量工具后去測量。并讓三名學生測量完成以后。在黑板寫出自已的結果。由于三個人的結果不同。必然會讓學生驚奇。從中讓學生去思考猜想分析。這樣即增加了學生的學習樂趣,同時又對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教學的展開有良好的啟迪。第二環(huán)節(jié)是精心設計探究性實驗。中學物理教學大綱明確指出。物理是一門實驗學科,通過演示和學生實驗。能夠使學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建立與實驗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一定實驗能力。在八年復習《密度》這一章節(jié)后,在下列器材中,量筒、天平、密度計、鹽水、彈簧秤、金屬塊、細線以及一定量的水中選取合適器材,要求學生設計出多種方法測定鹽水密度。從這個實驗中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驗能力理論聯(lián)系實際和歸納創(chuàng)新能力。又如在學完《大氣壓》這節(jié)內容后提出這樣一個探究實驗設計問題:瓶中裝了一半水,瓶塞上面插一根彎曲玻璃管,瓶塞不漏氣,不許打開瓶塞。也不許用嘴向外吸,更不許將瓶子頃到,如何才能將瓶子里的水通過玻璃管引進到杯子里?讓學生思考問題時避免單向性、單一性,充分培養(yǎng)這生發(fā)散性思維能力。
總之,要構建有效復習課堂就必須下大力氣改革課堂結構,一切從教學的實際出發(fā),順應學生的學情、講究實效,正確處理好教、學、練關系,靈活運用各種教學策略和手段,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全面有效的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