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玲
【摘要】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教學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當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通常采用說教的教學方法,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和交流,進而導致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并不是十分深刻,故而未能達到良好的語文閱讀教學效果。為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教師應采用科學的對話策略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從而讓學生更深入的理解文章內涵,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對學生的語文水平提高有很大幫助。
【關鍵詞】高中 語文 閱讀教學 對話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3-0051-01
隨著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在教學過程中,倡導為學生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氛圍,構建平等的師生關系,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全面創(chuàng)新和改革教育教學方法,讓學生充分發(fā)揮出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全面綜合的發(fā)展。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是高中階段的重點工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深入的了解,體會文章的中心思想,進而使學生感受到語文閱讀的樂趣,并能夠通過閱讀積累素材,為學生寫作奠定基礎,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學素養(yǎng)。
一、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為提升教學質量,加強學生對文章深意的理解,教師應該采取有效的對話策略,但是在實際的閱讀教學過程中,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并不理想,具體表現(xiàn)如下:
1.學生的個人閱讀體驗被忽視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對話交流,其目的是讓學生將自己對文章的體驗分享出來,從而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學生分享自身的閱讀體驗,能夠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都積極的參與到分享當中。但是,在實際的語文閱讀對話教學中,教師卻忽略了學生與文章之間的交流,進而導致學生并不能深入的了解文章的實質內容[1]。在學生分享文章體驗的過程中,學生能夠表達出對文章的理解固然重要,但是其理解程度是否深刻是教師應該注重的問題,而在學生與文章進行交流的過程中,需要學生擁有極高的專注度,這樣才能在不受外界因素的影響下,深度發(fā)掘文章的內涵,利用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開拓性思維與文章進行交流,因此,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舒適的閱讀環(huán)境,打破學生的固有思維,給學生空間深層次的理解文章。
2.學生與文章的對話被忽視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進行對話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讓學生積極踴躍的將自己對文章的理解表達出來,從而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但是在對話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把握住對話的尺度,不能任由學生隨意表達自己的想法,必須要引導學生正確的闡述觀點,從而使課堂教學中的每一次對話都有價值[2]。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當中,學生必然會接觸到大量需要閱讀的文章,因此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學生在大量閱讀信息中分辨出有價值的信息,如果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其理解與文章主旨背道而馳,或者教師在引導學生的過程中補充過多信息,都會導致學生對文章理解產(chǎn)生誤區(qū),進而影響到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
二、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對話策略
1.消除閱讀對話障礙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為讓學生對文章內容和思想感情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教師可以先為學生介紹文章的寫作背景或者引入與其相關的內容等等,這樣便能給學生提供一些閱讀思路,順利與文章進行對話[3]。例如在閱讀《不朽的失眠》一文時,教師可以引入一首歌曲《濤聲依舊》,給學生營造“月落烏啼”的意境,之后讓學生在此意境中閱讀并理解文章中《楓橋夜泊》這首詩,并讓學生分享對詩歌的理解,同時教師做出正確的引導,帶領學生正式閱讀《不朽的失眠》這篇文章,學生很容易理解其中的內涵,同時學生也能夠學會其中蘊含的道理,懂得要正視人生的挫折,勇敢戰(zhàn)勝困難。
2.增強與文章的對話
高中階段學生處于青少年時期,其生活閱歷較少,在理解文化和文字的過程中通常只能理解其表面含義,對更深層次的感悟還有待加強,因此,在學生閱讀各類型文章的過程中,可能會由于自身的認知程度較低、思維不夠開闊等情況下,無法真正理解文章的實質和藝術美感,所以在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引導學生,縮小閱讀張力,從而使學生能夠把握住文章內容,體會到其中的內在含義,讓學生與文章產(chǎn)生共鳴[4]。例如,在閱讀《合歡樹》一文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將母愛作為切入點,從而有效使文章的張力縮小,讓學生能夠用自身情感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從而準確的掌握文章內在含義。
3.利用多樣化對話方式進行閱讀教學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應采用多樣化的對話教學方式,也就是師生對話、生生對話和學生與文章對話。在實際的對話當中,教師應該重視學生與文章之間的對話,雖然文章不能說話,但是通過學生閱讀文章,能夠感受到文章中的每一個詞語、每一段語句所要表達的感情,進而與文章產(chǎn)生共鳴,因此說學生與文章之間產(chǎn)生了對話。同時,教師讓學生將所感所悟進行分享,便形成了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從而達到理想的閱讀教學效果。
三、結束語
總之,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科學的對話教學方式,能夠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真正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使學生與文章產(chǎn)生共鳴,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獲得理想的閱讀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童春山.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對話策略[J].課外語文,2016(1):105-105.
[2]周瑩.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對話策略分析[J].黑河教育,2015(12):30-31.
[3]殷廣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對話策略探討[J].儷人:教師,2016(3):64-64.
[4]任俐.淺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對話策略[J].課外語文:下,2016(8):108-1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