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淑華
【摘要】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是十分重要的。因為知識的缺陷可以在一定的時間內補上來,而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卻需要很長的時間,而且它對學生今后的學習有著很大的影響。一個學生如果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那么教師的教、學生的學都將是自然、流暢的,將會事半功倍。從“習慣”上做文章,必將使學生終身受益。
【關鍵詞】學習習慣 班主任 良好習慣養(yǎng)成
G623.2
作為一名一年級語文教師,也是班主任。都能體會到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最難的問題就是:現(xiàn)在的課越來越難上,現(xiàn)在的孩子越來越難管,原因大致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我們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另一方面就是在我們面前的這群孩子?,F(xiàn)在的小孩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嬌生慣養(yǎng),幾乎可以說主宰了一個家庭的日常生活,大多數(shù)孩子都在溫室中長大的,不知道什么是他們應該做的,什么是他們不能做的!面對這樣的一群孩子,作為我們教師應該如何正確引導和對待呢?下面談談我的做法:
一.要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
要想使學習好還必須有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也就是對待學習認真負責,積極努力,不敷衍了事。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端正與否,決定著學習的成績與效果。學習態(tài)度端正的學生能夠按時上學,上課、不逃學、不曠課、不早退、不遲到,遵守課堂紀律,不隨便說話,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和回答問題,能夠按時完成作業(yè),認真復習等。特別是一年級新生,沒有一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這是很現(xiàn)實的問題,開學三個星期,但還有一部分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按時上學,什么叫遲到,什么叫遵守課堂紀律,隨便說話,不按時完成作業(yè)等。這無疑會對我們的課堂教學帶來很大的影響,所以,教師要培養(yǎng)教育孩子做每一件事時都要講究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以便在進入小學后能以積極的態(tài)度學習知識、掌握技能。
二.要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要想提高一年級語文教學質量,關鍵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俗話說:“習慣成自然”。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就能學會學習,自覺學習,合理安排學習生活,這樣會受益終身。小學階段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字、聽課、說話、觀察、思考、閱讀、寫作等學習習慣。這種習慣必須從一年級就要持之以恒地加以訓練。提高語文成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xiàn)的,而是要一個長遠的過程。本學期我將從以下幾方面抓學生的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1、閱讀習慣及能力的培養(yǎng)
本學期我們的口語交際是《你是怎樣接到客人的》,發(fā)現(xiàn)學生對禮儀了解很少,交流時語言很匱乏,歸根結底是平時學生課外閱讀量太少。在學校里,他們忙于學校的課堂作業(yè),放學后以及雙休日,也忙于完成教師布置的家庭作業(yè),根本沒有時間去閱讀自己喜歡的書。所以,加強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勢在必行。我準備從兩方面著手:一是利用課堂教學,二是多進行課外閱讀。讓學生在課堂上多讀,讓他們在讀中去體會,去感悟。還要培養(yǎng)學生對課外書的廣泛閱讀。在讀課外書方面,我準備讓學生精讀一本喜歡的書(注拼音的讀本),在讀每一篇文章時,都要達到3——5遍,從里面認識一些新字,把你學到的知識講給同學、父母聽。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多問問身邊的人。 向家長提倡每天放學后讓孩子必須閱讀十到二十分鐘,一開始,學生和家長肯定不太習慣,但時間一長,每天的閱讀就會變成習慣。我想通過每天的閱讀,日積月累,學生能在閱讀中享受到語言的優(yōu)美。讓學生感受到閱讀是愉快的,精神暢游,不僅可以使人智慧,而且可以使人享受溫馨。認真的閱讀,一定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寫作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專心聽講的習慣
我班學生年齡小,好動、易興奮、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剛入學時,40分鐘的課堂學習對于他們來說,真的很難!經過一學期的努力大部分學生的養(yǎng)成了專心聽講的習慣。班上還有少數(shù)學生聽講習慣差,不善于傾聽別人的發(fā)言,注意力容易分散。本學期我想進一步想方設法運用各種手段來激發(fā)學生專心聽講的好習慣。上課時, 讓學生有盡可能多的回答問題的機會,促使他們始終處于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富有個性地學習。即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3.培養(yǎng)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一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是寫字教學。本學期我將繼續(xù)加強學生良好寫字習慣的培養(yǎng)。正確的寫字姿勢是寫好字的基本條件,也是保障學生身體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措施。小學生的骨骼正處于骨化逐漸完成的過程,比較柔軟,容易彎曲變形。如果不重視培養(yǎng)正確的寫字姿勢,他們在寫字時就會歪頭、斜肩、駝背。時間一久,就會造成脊柱側彎和眼睛近視。因此,要從一年級起就讓學生知道寫字時什么是正確的姿勢,什么是錯誤的姿勢,懂得姿勢不正確對身體有什么危害。教師應把培養(yǎng)正確的寫字姿勢,作為識字教學的一項重要的、持久的任務,對學生一定要嚴格要求,嚴格訓練,隨時提醒,及時糾正。為了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姿勢,讓學生經常背誦《寫字歌》并提性孩子做到“三個一‘:“學寫字,要注意,頭要正,肩要平,身要坐直,紙放正,一尺一拳距離要記清,手離筆尖一寸高,寫字認真心要靜?!?/p>
三、要培養(yǎng)習慣應遵循原則。
作為教師我們培養(yǎng)習慣的方法要科學, 要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針對不同班級、學生、學科、時間、地點,采用不同的方法,要行之有效,要有創(chuàng)新。
在兒童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中,應共同遵循以下幾條原則:
1、以身作則。俗話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因此我們教師的一舉一動,都要做兒童的模范。
2、不要有例外。養(yǎng)成好習慣難,養(yǎng)成壞習慣易。做父母或老師的要使小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在好習慣未成的時候,不準小孩子有例外的動作。一個小小的例外,就可能破壞已成之習慣。
3、持之以恒,循序漸進。持之以恒是養(yǎng)成習慣的必要步驟。不斷地做,是養(yǎng)成“習慣”的必要步驟,單是“知”知而不“行”,樣樣事情都不會成功。
總之,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是十分重要的。因為知識的缺陷可以在一定的時間內補上來,而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卻需要很長的時間,而且它對學生今后的學習有著很大的影響。一個學生如果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那么無論是教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都將是自然、流暢的,將會事半功倍;相反,如果一個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會事倍功半。當然我現(xiàn)在所做的,許多老師也都在做,有的老師做的更好。相信我們從“習慣”上做文章,必將使學生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