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華書
摘 要:初中英語閱讀理解微技能教學在現實推行中有一定的制約因素,初中英語教師要根據課程內容要求,聯系師生實際開展微技能教學,以提升英語閱讀理解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理解;微技能
中圖分類號:G633.41
就初中學生學習英語的基本要求而言,在聽、說、讀、寫這四大技能中,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是其他三大能力提高的關鍵性因素。通過微技能教學能有效提升閱讀理解教學效果。
一、英語閱讀理解微技能教學的制約因素
(一)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方面的綜合素質制約
作為榜樣作用的初中英語教師的自身素質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并鉗制著學生閱讀理解的質量。其一,在我國的義務教育階段,面對Junior English for China 課文所涉及的知識面的不斷拓寬﹑詞匯量不斷遞增,仍然有少數特別是遠離鬧市的初中英語教師的英美文化底蘊不足,就連關于Christmas 和Thanksgiving 內容的閱讀課也是上得精彩全非、死水一潭。其二,初中英語教師在閱讀理解教學的時間上投入不足、在閱讀課教學的研究上淺嘗輒止,且教學方法仍然停留在以傳統(tǒng)單一的翻譯與對比答案為主、以語篇分析和語法講解為重點,不能正確處理精讀與泛讀的關系。
(二)在初中英語課程教材中對閱讀方式方法的指導欠缺
在現行的初中英語課程教材以及并非完全符合初中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配套課后補充讀物中,作者對于閱讀理解文章所作出的有針對性、有步驟性的指導方法過少,對于閱讀理解附設練習所呈現的問題的啟發(fā)性與創(chuàng)造性的欠缺,很難促進初中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不斷提高。
(三)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方面的不利因素影響
部分初中學生對于英語閱讀理解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閱讀的信心不足、動力不足、興趣低下;部分初中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薄弱:閱讀的方法不當、速度較慢,理解能力差弱,脫離上下文猜測詞義,抓住部分段落試圖推理、概括中心;部分初中學生的英語課外閱讀數量偏少。
二、初中英語閱讀理解微技能教學的有效實施
根據《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的一級、二級目標與要求,初中英語的讀必須:能預習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大意;能獨立閱讀生詞率不超過2%或3%的題材熟悉的文章,理解語篇大意,獲取有關信息,閱讀速度為每分鐘40—70 個詞;能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內容簡單的書信、通知、說明等應用性文字材料,并能理解和解釋圖表所提供的簡單信息;能借助詞典閱讀理解難度相當于課文的文字材料,獲取所需信息,并從閱讀中獲得樂趣;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應不低于10 萬字。為此,初中英語教師這個導演和學生這個演員必須共同和諧地做好以下工作:
(一)教師務必更新觀念,務實提升素質,務求教學落實
在教學觀念更新方面,初中英語教師要主動加強英語教學的前沿理論學習,不斷適應時代需要地全面提高英語閱讀理解的認識水平與教學水平;要力求多些涉獵英美國家的政治經濟背景以及宗教習俗等文化背景等,以游刃有余地快樂滿足學生“一碗水”的需求。
在教學研究與教學規(guī)劃上,初中英語教師要努力加強閱讀理解教學方式方法的深入研究,因生施教地制定閱讀理解教學計劃,確保閱讀材料、方式方法、問題設計的分層針對性與適應性,力求個體有收、整體有得。
要做好學生閱讀理解前的鋪墊工作:一方面,初中英語教師要認真篩選出符合初中英語“大綱”要求、適合初中學生認知特點的多層次的趣味性較強的閱讀材料,含配套的同步閱讀輔導資料。閱讀資料的題材應多為日常生活中的內容簡單的書信、通知、說明、一般的科普常識或社會道德或文化習俗與人文常識等,內容的表現形式應多為應用性文字材料、圖表等,生詞率不超過2%或3%。另一方面,初中英語教師要認真導讀,即通過介紹西方文化背景知識、模擬角色扮演、梯級設置問題、限時閱讀競賽、學生自己設問、問題搶答比賽等方法激發(fā)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從而以達到最大限度地減少學生怠于閱讀或畏于閱讀的目的。例如,在引導閱讀新課標八年級第三冊“Could you please lend me your pen?”時,可首先簡述中西方的風俗習慣或禮儀的主要差異;在導讀九年級Unit2“He used to cause a lot of trouble”時,可讀前預設問題“你過去常常做哪些令人麻煩的事?”,并由學生自由暢談、自主激趣。
(二)學生靜養(yǎng)良好習慣,積極自主閱讀,切實厲兵秣馬
學生要通過課堂與課外時間的學習、通過“集中學習法”或“構詞法”或“聯想法”等努力鞏固和擴大英語的詞匯量,這是保證閱讀理解能夠暢通無阻的重要前提;通過反復的句子操練爛熟語法,這是保障閱讀理解能夠深入淺出的重要基礎。
在平時的閱讀學習中,初中學生要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自覺地預習習慣、無聲地看讀習慣、首尾地快讀習慣、逐句地整讀習慣、大膽地猜詞習慣、合理地推斷習慣、限時地速讀習慣、及時地筆記習慣與積極地闡述習慣;要把握每一次預習閱讀中的任務:消滅閱讀中的生詞障礙,尋找每段主題句或概括段落大意,自己設問和質疑。例如,可以根據im 等前綴否定,弄清impolite、impossible 的含義。
(三)大力拓展閱讀空間,在實踐中閱讀,在活動中閱讀
為了出色完成“大綱”規(guī)定的課外閱讀量應不低于10 萬字的教學目標,初中英語教師務必要確保學生的英語閱讀時間,務必要帶領莘莘學子在充分合理地利用初中學生課本閱讀資源即教材每個單元后面的閱讀材料Section1(BeforeYou Read)、Section2 (While You Read)、Section3(AfterYou Read)的基礎上,增加學生語言的實踐量,進一步拓展學生英語閱讀的空間范圍。教師可以熏陶學生以養(yǎng)成堅持閱讀英文報紙、英文期刊或瀏覽英文網站的習慣;可以有計劃地安排學生到學校閱覽室、電子圖書室閱讀有關中外文化習俗、名人傳記、體育比賽、文藝娛樂資料等;可以建議學生隨時隨地地閱讀學習,諸如街道文化走廊的英文報摘、旅游景點的英文介紹,產品說明書等;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英語讀書競賽活動等。通過這樣長期地不懈努力,學生必定會逐漸地熟悉各類體裁,擴大英語知識面,最終會質變性地提高學生閱讀各類文章的適應能力。
時代的迅猛發(fā)展催生著教育的必然革命。在我國義務教育蓬勃發(fā)展而升學競爭依然存在的現階段,初中英語教師只有千方百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微技能,才能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水平,從而大幅度地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現實或未來的整體競爭實力。
參考文獻:
[1]廖干喜.新課標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探討[J].文科愛好者,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