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金平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的發(fā)展,我國的教育也得到了快速的發(fā)展,在小學教育中,體育教學作為小學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由于小學體育教學的特殊性,使得它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意識,對于學生今后的發(fā)展也是十分重要的?;诖?,本文主要對小學體育課中有效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體育 ; 合作學習 ; 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36-0137-02
“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現(xiàn)代教學中,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深受廣大學生與老師的歡迎,被人們譽為“近幾十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合作學習也是當前我國新課表提倡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將合作學習運用到小學體育教學中來,能夠幫助學生在合作意識等方面得到鍛煉。然而,在我國當前的小學體育教學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尚未解決,師生之間雖有合作,但是由于合作學習沒有徹底的貫徹到體育教學中,使得體育教學的效果并沒有得到提升。
1.注意特點,選擇合作的方法
小學低年級學生樂于表現(xiàn),性別差異小明顯,分組合作小拘形式,只要問題淺顯得當明確,就易產(chǎn)生合作的效果。而高年級學生已有明顯的性別差異,特別愛爭勝,友伴分組、同級競爭的組介方式,探討問題只要有一定的難度,則更能產(chǎn)生有效的合作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在選擇運用方法時要注意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征和技能儲備狀況,有針對性地安排合作學習形式與方法,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2.建立常規(guī),建構合作的基礎
建立小組合作學習的常規(guī),在合作學習的起始階段顯得尤為重要。合作學習中學生的差異是財富,但也會帶來諸多不和諧因素。例如:優(yōu)秀學生的主角地位,部分學生陪襯和依賴等。因此,為了使每位學生都能自主、自信地參與學習活動,保障參與的機會和時間,教師應和學生一起建構合作學習的常規(guī)。如:活動前各小組成員之間應進行合理分工,并根據(jù)各自特點,輪流擔任合作小組中的小同角色;合作練習時,可由組長安排練習順序;討論時,一人發(fā)言,其他成員注意傾聽,不隨便打亂對方發(fā)言,待其發(fā)言結束后,再進行討論或提出意見作出評價,形成小組意見;各小組匯報展示時,代表的應該是小組的意見和水平;小組成員之間要互相謙讓、互相學習、互相幫助;能干的同學應讓相對較弱的同學先發(fā)表意見,先完成學習目標的要幫助他人等。通過建立常規(guī),使每一個小組成員都能通過參與過程獲得體驗和發(fā)展,從而為今后更好地運用合作學習這一形式打下良好的基礎。
3.把握時機,組織合作的學習
合作學習的動機和個人責任,是合作學習產(chǎn)生良好教學效果的關鍵,而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益,把握時機很重要。
3.1當達成活動目標具有多種途徑時,組織合作學習
這樣的形式可使小組成員從他人的建議中得到啟發(fā),能培養(yǎng)學生全面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尋求達成活動目標的最有效途徑。例如,在水平二“勇敢者道路”教學中,教師提出了“跨過小體操墊,爬過跳箱,鉆過欄架”的要求,達到學習目標有多種途徑,但如果我們選擇“先讓學生自己嘗試過障礙的感覺,再安排小組合作探究過障礙的方法,在比賽的基礎上,再次組織學生進行合作討論,找出通過障礙的最佳方案”這種以合作為主的方式學習時,就能更有效地達成學習目標。
3.2當學生獨立思考不能完成時,組織合作學習
安排學生解決體育學習中的問題,我們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學生在獨立探究中會出現(xiàn)一些困難,這時安排小組合作,鼓勵學生之間展開討論,通過觀察動作方法,能互相啟發(fā),更好地掌握運動技能。例如,在水下“前滾翻”教學時,教師提出讓學生對“低頭看天”的問題進行思考,大多數(shù)學生會想到利用鏡子等方法。這時,教師如能及時安排學生自由組合小組,討論不用鏡子、也不能躺著、抬頭去探究“低頭看天”的方法,就能得出了“低頭從胯下看天”的結論,為學生學會“前滾翻”做好鋪墊,進而掌握低頭團身的前滾翻動作要領。
3.3當個性展示與大班教學相制約時,組織合作學習
新課標倡導所有的學生都應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小學生有著強烈的展示自己的欲望。然而,由于時間人數(shù)的限制,不可能所有同學都能在同學面前展示自己。這時教師可安排小組學習,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展示的機會,從而提高學生參與體育學習過程的積極性,滿足學生展示自己的愿望。例如:在水平二“健美操”教學時,在學生初步掌握動作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先進行組間相互展示,再以組為單位進行集體展示,學生參與的熱情就十分高漲,合作學習的效益得以提高。
3.4當學生彼此間不統(tǒng)一或有爭議時,組織合作學習
在體育學習的過程中,不同的學生常會有不同的方法,提出解決問題的方式不統(tǒng)一,甚至還會出現(xiàn)彼此不同意對方的觀點或認為自己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更好而發(fā)生爭執(zhí)的場景。這是開展合作學習的最佳時機。例如:在水平一“輕物擲遠”教學中,首先讓學生自我體驗各種輕物擲遠的方法,而教師并不肯定或否定他們的動作,而是讓學生分組討論、嘗試、驗證輕物擲遠的最佳方法,就能很容易地得出了“出手要快、角度要好,才能擲遠”的結論。
3.5重視對合作學習的評價
合作學習通常以小組總體成績作為評價與獎勵的標準。在評價方式上可采用小組自評、組際互評、師生共評相結合,從而促進學生的合作學習達到碰撞、對接、融洽、升華的較高境界。如在《合作學習玩健力器》的教學中,我們是這樣安排的:先讓學生分組合作,完成1~2種用健力器鍛煉身體的方法;再以小組為單位在班上展示交流,說說自己小組玩法的特點;然后再組際互評,指出你們認為哪個小組的玩法最好?好在哪里?這樣的評價能不斷提高學生的團體意識,合作精神;并通過小組內自評不斷完善學生的合作技巧,提高合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榮辱與共,息息相關”的團體意識,使合作學習從形式走向實效。
4.總結
合作學習能夠有效的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團隊意識以及合作意識,同時也能幫助那些在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使得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健康的成長,也能增強他們的集體榮譽感,使得學生們更加的喜愛學習、喜愛班級。當然,合作學習和任何其他教學策略一樣,也有自己的適用范圍,有自己的不足和局限性,而且隨著研究和實踐的不斷深入,這種不足和局限性表現(xiàn)得愈加明顯,有許多問題還有待解決。但是,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只要我們堅持創(chuàng)新,不斷的完善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一定能使體育合作學習真正成為教學變革的推動力量。
參考文獻
[1]許文鑫.中學體育課堂有效互動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4.
[2]李濤.試論分層教學在小學體育課中的有效實施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2,10:107.
[3]劉夢遙.小學英語合作學習的現(xiàn)狀及改進策略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
[4]盧伯春.中小學體育名師的培養(yǎng)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