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偉佳
摘 要:現(xiàn)如今國家不斷要求各個中小學院校開展素質教育,通過對課程模式與教學的改革建立高校課堂形式,使教學過程變得更加多樣、豐富,同時為進一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提供有利基礎。但由于在部分小學院校中,語文教師仍沒有完全掌握高效課堂構建的方式方法。因此,對高效課堂的實質內涵進行分析,并對如何在新課標的基礎上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展開討論,為促進教育水平全面提升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在近段時期內,我國正進行最新的課程改革活動,要求各個中小學院校在原有教學基礎上,通過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及效率,為進一步提升學生專業(yè)學科知識和掌握能力,同時為促進素質教育全面開展提供有利條件。而在構建高效課堂的過程中,為了使構建過程更加合理、科學,必須在加強教師專業(yè)學科教學能力的同時使其全面了解高效課堂的實質內涵,使教師自身思想觀念得到全面改變與提升,為實現(xiàn)提高全國教學質量的目標奠定基礎。
一、高效課堂的實質與內涵
所謂高效課堂,就是指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活動中,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達到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的目的。換句話說,想要打造高效課堂,就必須利用有限的教學時間,通過盡可能地降低物力與精力的投入,以高效的形式使教學過程達到既定目標。而在對高效課堂進行判定時,需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通過科學的教學手段與思想開展課堂教學,使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最大限度地獲得相關課程知識內容,實現(xiàn)高效教學;另一方面,對于學生而言,學習過程中產生的樂趣才是促使他們全身心投入課堂教學中的關鍵性因素。因此,為了構建完美的高效課堂,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利用緊湊的環(huán)節(jié)、生動的形式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達到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效果。
二、如何構建高效小學語文課堂
1.科學設計導入環(huán)節(jié),做好課堂教學開展工作
人們在看待事物時大多注重第一印象,教學活動也是如此。教師在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時,首先就要對導入環(huán)節(jié)進行精心設計。而在設計過程中,教師可利用直觀、多彩的物品或視頻等直接抓住學生的眼球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例如在學習《草船借箭》時,可利用微課視頻或多媒體播放軟件播放相關視頻,使學生通過直接觀看的方式了解借箭過程,并對諸葛亮產生敬佩之情,而教師則帶著這種活躍的氣氛展開課堂教學,可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集中注意力,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2.合理選擇教學方式,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對課堂教學方式進行選擇時,需要根據課堂的教學內容選擇適合的教學方式。例如,在進行古詩詞和文言文的教學時,可采取小組合作、提問式教學法等方式開展課堂教學。
在學習《晏子使楚》時,教師可根據班級學生的學習程度等對學生采取分組方式,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利用小組合作討論的方式,使各小組學生通過討論等方法將課文大致翻譯出來,隨后每組選出一名代表將自己翻譯的成果展示出來,通過競賽的方式提高學生競爭意識與學習能力,而教師在對各組的翻譯結果進行對比時,對翻譯程度最高、最接近原文含義的小組進行獎勵,并對其他小組進行鼓勵,激勵學生不斷進步,同時利用合作、競爭等形式促使學生快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滿足高效課堂的實質。
而在學習《金色的魚鉤》時,可由教師通過音頻設備或自己朗讀等形式讓學生在安靜的氣氛中熟悉課文內容,并能在第一遍課文朗讀完畢后了解課文大致內容。而后教師則需要根據課文中的內容對學生進行提問。“老班長的魚鉤是什么樣的?”“老班長最后有沒有和他們一起回去?”“老班長救了幾個人?都是誰?”通過提問可使學生再次重溫課文內容,并感受到老班長崇高的品格,從而在達到教學目的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使其道德素質得到培養(yǎng)與提升,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此外,合理延伸教材,拓展學生閱讀空間,是高效課堂持續(xù)發(fā)展的動力。學生自主閱讀,不僅能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激發(fā)學生探究性學習的欲望,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面對某一學習對象時,能充分利用有限的時間準確把握文章要旨,達到高效率、高質量完成學習任務的目的。
總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理念,我們要立足于學生,將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材施教,保持全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建立民族平等的師生關系,給學生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曹東.小學語文高效課堂之我見[J].新課程,2016(12).
[2]王素萍.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6(12).
[3]鄧樹華.淺談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建設[J].新課程,2016(12).
編輯 任 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