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梅
摘 要:課堂教學質(zhì)量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其也是教學目標是否完成的標志。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閱讀思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僅是語文教師的基本教學目標,更是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趨勢與要求。主要闡述了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并提出了提高閱讀教學質(zhì)量的幾個路徑,力求更好地培養(yǎng)小學生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學質(zhì)量
課堂教學是學生系統(tǒng)性進行知識學習的主要方式,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nèi)容,在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要積極地引導、啟發(fā)學生,為學生提供思維發(fā)展的契機,使其在積極主動的思考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增強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切實地提高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效果。
一、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現(xiàn)狀
1.學生主體地位沒有體現(xiàn)
新課程改革關注學生主體地位的實現(xiàn),其提出要將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地位相融合,但是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很多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還是注重“講授式”的教學方式,學生只是單純地聽教師的講解,這就使得學生難以感受到自主思考、自主學習的樂趣,他們的主體地位也難以得到體現(xiàn),不利于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2.教學過程的模式化嚴重
語文教材中的閱讀題材多種多樣,但是有些教師固守單一的教學模式,不論是什么樣的閱讀材料,在教學時一律是采用閱讀—講解—感悟的方式來進行,這就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提高。而且,單一的教學方式對于一些特殊的教學內(nèi)容,如古詩、寓言等,很難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師生的即時互動不充足
師生的即時互動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但是在實際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很少注重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理解程度,而只是自說自話,認為將該講的內(nèi)容都講出來就算是完成了教學任務,因此,在一堂課上,教師成為主角,學生很少有說話的機會,師生之間缺乏必要的交流與溝通,這也就導致學生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
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zhì)量的路徑
1.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參與
適當?shù)膯栴}可以引起學生的思考,使其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堂的閱讀活動中。為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思維,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體驗到閱讀的樂趣,從而引導學生真正地參與到課堂的閱讀活動中,成為課堂學習中的主體。
例如,在教學《幸福是什么》這篇課文時,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結(jié)合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說一說“幸?!钡暮x。由于每個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都各不相同,他們對“幸福”的理解也就有所差異,于是在活躍而熱烈的課堂氛圍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主地閱讀課文,并在閱讀時認真地思考,找到自己的答案。這樣的提問教學方式既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其仔細地閱讀課文材料,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符合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要求,也有助于學生課堂學習主體地位的實現(xiàn)。
2.改變形式,采用新穎手段
閱讀題材的多樣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針對不同的閱讀題材,教師在教學時也不能一概而論,而要結(jié)合閱讀材料的特點,設計相應的教學方式,以保證閱讀教學過程的趣味性與實效性,讓學生真正地融入閱讀實踐中,切實地提高閱讀教學的效果。
例如,在教學寓言故事《亡羊補牢》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講故事或者小組表演的形式來學習課文,而不是單純地讓學生讀課文,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也會讓學生在參與中體會到樂趣;再如,在教學古詩《題西林壁》時,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江西廬山的景色,并引出西林寺,然后再讓學生學習古詩,給學生提供一個充滿想象的空間。單一的教學方式會讓小學生產(chǎn)生反感,而采用不同的方式設計教學,在新奇感的刺激下,學生也會積極地進行閱讀學習,從而有助于閱讀教學質(zhì)量的保證。
3.積極互動,培養(yǎng)學生能力
師生的互動是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實現(xiàn)有效教學的主要方式之一,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閱讀情況來設計接下來的教學任務,而師生的交流與互動是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主要手段,并且,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學生的閱讀思維也會得到發(fā)散,從而有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教學課文《中彩那天》時,教師就可以通過提問教學的形式來與學生互動,啟發(fā)學生思考。如在學生初步閱讀了課文后,教師可以提問:“課文主要描寫了一件什么事?中了彩‘父親為什么還不高興?”在詳細閱讀階段,教師可以提出問題:“作者說中彩那天是他家一生最富有的時刻,這是什么意思?”通過學生的回答,教師就可以了解學生對整篇文章的理解與掌握程度,從而有助于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閱讀情況設計接下來的教學方針,以保證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需要師生的共同努力。語文教師要充分地發(fā)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思考環(huán)境與閱讀氛圍,從而激活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閱讀學習的實效性,構(gòu)建高效的閱讀課堂。
參考文獻:
[1]馬慶梅.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5).
[2]姜溢.多媒體技術(shù)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6(36).
[3]王蘭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學周刊,2017(6).
[4]于井鳳.關于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水平的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6(15).
編輯 趙飛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