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紅
摘要:自主學習能力主要是指學習者獲取知識的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獨立提出問題的能力等,是學習者根據(jù)自身條件和需要選擇恰當?shù)膶W習策略進行獨立學習的能力,對教育實踐者本身來說,培養(yǎng)自主學習就是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英語教學; 自主學習 ; 策略
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更顯得尤為重要,那是因為:1.英語學習的特點決定學習者應該具備自主語言學習能力。我們課堂教學時間極為有限,教學內容多,信息量大,覆蓋面廣。因此,老師在課上傳授的語言知識與技能不可能立即被學生全部掌握,學生需要一個課外自主學習鞏固的過程,通過不斷的自我操練,盡可能地消化課堂上大量的語言輸入。2.中學英語課標內容決定中學英語教學必須注重培養(yǎng)學習者的自主語言學習能力。中學英語教學以傳授基本語言知識為主要任務,同時加強語言基本技能的訓練教學目標是聽說讀寫基本英語這就要求教師幫助學生有計劃的安排自己的英語學習。那么英語教學中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筆者認為農(nóng)村初中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應從課前引導,課堂吸引,課后滲透三個環(huán)節(jié)入手。
一、課前指引
1.設立學習目標。讓學生知道自己在某一階段的學習目的和要求,如需要掌握多少語言知識,聽說讀寫的能力要達到何種水平,要掌握哪些學習技能,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是什么;在老師的明示和點撥的基礎上,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和課程需求制定短期的學習目標,包括時間的安排和學習內容。
2.分析學生的需求。需求是外語學習最基本的動機因素。如果學生沒有學習需求,沒有學習的愿望和目標,培養(yǎng)自主學習就無從談起。教師可通過調查問卷形式向學生提供語言學習的一系列目標,并提供達到這些目標可采用的方法,需求分析可幫助學生認真思考學習目的,進一步明確學習目標和需要掌握的技能,它是促使學生走向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步驟。
3.制定計劃。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安排課堂內外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計劃、監(jiān)控評價能力,教師可以和學生共同制定學習計劃。計劃的內容一般包括:學習目的、全體的學習計劃,學習資料、計劃完成的日期等,以督促學習者進行自主學習。
二、課堂吸引
1、指導學生有序預習,培養(yǎng)學生自習能力。英語教學預習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學生預習的好壞,對課堂教學的效果有著很重要的影響,教師應具體指導學生預習的方法,讓學生自己編寫預習提綱,通過有序預習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此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生情感,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為課堂提供一個良好的情緒背景,使學生興致勃勃,興趣濃厚,借此學生的注意力,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因此,教師首先要充滿感情,善于搭建師生感情的橋梁。教師應將微笑帶進課堂,將鼓勵帶進課堂,將趣味帶進課堂。其次要積極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技術和手段,千方百計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景,極大的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情趣,并不斷引導學生去思考,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3、創(chuàng)設情景意境,激發(fā)學生求索意識。英語課本涉及的內容、題材很廣泛,可以說包羅萬象,有科普、小說、人物、歷史、天文、地理、等等,教師應從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角度出發(fā),突破課文的束縛,創(chuàng)設可供學生求知探索的空間,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4、體現(xiàn)主導地位,形成學生能力。精講要求教師課堂講授須扼要,突出重點,說明難點,把基本原理、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講的精確、精練,并富于啟發(fā)性,耗時要少,效率要高。所謂“精講”首先內容上要得其精要,抓住要點、重點。其次方法上要得其精巧,要做到啟思導疑,收發(fā)自如,再次訓練上要精當,練其重點,練其擴展,練其遷移。一言以蔽之,精講要落實到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落實到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和發(fā)展上。
三、 課后滲透
1.課后用英語記日記或周記。讓學生每周或每天寫一篇學習日記,對學習過程進行回顧與分析,用英語記日記或周記是學生對課堂內外的語言學習經(jīng)歷和成效進行反思的有利工具,如學生可以寫下對語言學習活動的評論并對之進行分析與思考,從中發(fā)現(xiàn)不足和收獲,同時也有助于提高學生自我意識、自我分析和自我評估的能力。
2.自我評估。自我評估是學習者評估自己英語自主學習的能力的一項重要技能。引導學生自我評估,教師的作用至關重要,教師可介紹一些自我評估的方法,讓學生利用創(chuàng)優(yōu)設計的測試題自我測試或用自己創(chuàng)造的方法自我測驗,自我評估的好處在于它使學生對學習責任更加敏感,有利于自主學習的培養(yǎng)。
3.討論。教師可以組織設計安排以班級或小組為單位開展話題討論,例如(1)列出優(yōu)秀語言學習者的基本特征,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風格或方式做有意識的反思和總結,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點,同時接受更有效的學習風格與方式,(2)討論學生對自身角色以及教師的期待,讓學生重新認識自己,給自己一個正確的定位,期待教師應從哪些方面、做那些事情來幫助自己學習。
總而言之,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會學,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就是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推動學生掌握分析問題的科學方法最終能使學生自主學習,在教師與學生構成的教學雙邊活動中,學生是學習成功的第一要素,是學習成敗的關鍵,只有他們樹立起了正確的觀念,對自己的學習負起責任才能積極主動的學習,只有教師積極引導,帶動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自主學習活動,滿足每一個學生需求和愛好,幫助他們學會管理自己的學習,剖析自我的學習特征,選擇合適的方法,才能提高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董玲.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學習能力[J]甘肅教育,2006(6).
[2]劉道義.教師教學用書(英語2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李荷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學生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0(4).
[4]路翠云.中學生英語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的探索[J]現(xiàn)代教育科研論壇,2009(5).
[5]李彩虹.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學英語報教師版,2011-2-25 .
[6]廖四蓮.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英語教學效率[J]學英語報教師版,2011-10-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