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洪光+韓臣美
摘要:《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明確指出:“綜合實踐活動是基于學生的直接經(jīng)驗、密切聯(lián)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xiàn)對知識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被仡檸啄陙淼幕顒娱_展情況,可以說是嘗盡了其中的酸甜苦辣,深有感觸……
關鍵詞:自主探究;實踐;活動
一、自主探究是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關鍵
四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第二課是蔬菜寶寶的秘密,它的主題教學目標是:通過探究活動,了解蔬菜的種植過程和生長規(guī)律;學會收集和處理信息的方法,學會與人交流,培養(yǎng)觀察、實踐、想象和人際交往等能力,提高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yǎng)成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態(tài)度和不斷進取的探索精神。我圍繞這一目標,備課時確立了先讓學生提前收集與蔬菜種植的有關資料,在家種植自已喜歡的蔬菜并進行觀察做好記錄,然后全班交流的大體思路。開學后我就把這個思路告訴了同學們,讓他們用一個月的時間做好功課。
第五周的綜合實踐活動課上,同學們踴躍地匯報這一個月的勞動成果:張朋同學第一個拿著他親手種在花盆里的生菜來到講臺上說:“我通過網(wǎng)絡、書籍多種途徑,收集整理了大量種菜資料,并邀請了我的爸爸給我當老師,我們共同制定出了‘種菜計劃——首先是播種育苗,在爸爸的協(xié)助下,完成了播種育苗的工序。從挑選菜籽,到選擇合適的花盆,裝上含腐殖質(zhì)較多的土壤,再到將選好的菜籽播種進盆中,最后把土壤壓實,并澆上適量的水;其次是水肥管理,最主要的是提供適宜的生長環(huán)境,包括溫度、水分和光照等。我每天親自照顧蔬菜,并做好種菜記錄。瞧這是我制作的‘種菜記錄表,我是用簡短的文字,記錄了管理蔬菜的過程。如:澆水、施肥等?!闭f完后他美滋滋地下去了。此時班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接著,宋軍、劉剛、韓靜、張潔等同學也將帶來的盆栽蔬菜做了匯報交流。正當同學們沉津在喜悅的同時,邱小明同學不好意思地舉起了手:“老師,我把香菜種子種到了泡沫箱里,兩周后才發(fā)出了幾個小芽,媽媽說不是香菜,是草種子的的芽,我又重新在媽媽的幫助下種了一次,結(jié)果到現(xiàn)在只出了不到三分之一的芽,這是怎么回事呢?”我沒有立刻給他答復,問:“誰種了香菜”?在座的同學們一個個都在搖頭,此時,班長站了起來說“老師,我們一起在學校里幫邱小明同學種吧!”我想這到是個好主意,于是我就對同學們說,下課我找校長申請一下,也請同學們用張朋的方法去幫一下邱小明同學好嗎?課后和他多交流,主要幫他找出沒發(fā)芽的原因。這節(jié)課就這樣在同學們的成功與失敗的交融中結(jié)束了,同時我從內(nèi)心為同學們的自主探索和堅持不懈的精神所感動。
二、基地的建立為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做了有力保障
華中師范大學郭元祥教授指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一門開放的課程,并不意味著每個活動都是在校外實施。??學生的大部分活動是在學校內(nèi)完成??學校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重要基地??小學要充分開發(fā)和利用學校內(nèi)部課程資源”。
今天的綜合實踐活動課我提前幾分鐘就來到了教室,把校長支持的情況告訴了同學們,孩子們歡呼雀躍,表現(xiàn)得異常興奮。我們先進行了分工,接著孩子們在我的帶領下,拿著種子、小鋤頭等,興致勃勃地來到教室后面的空地,有序地開始了種植實踐活動:松土小組的同學一字排開,手中的小鋤頭上下翻飛,堅硬板結(jié)的泥土隨即變成了松散的碎屑;整理小組的同學隨后跟上,將細碎的泥土整理成一隴一隴;播種小組的同學則小心翼翼地將手中嬌嫩的小菜苗埋進小坑內(nèi),再細致地回填上泥土;澆水小組的同學,緊握手中的水勺,神情專注地將水一小點一小點地澆下去??一時間,整個生物園內(nèi),既有甩開膀子揮汗如雨的,也有屏氣凝神神情專注的,但無一例外,大家的臉上都洋溢著歡樂笑容。這兒也成了孩子們課間活動的樂園:定期給菜苗澆水、施肥、捉蟲、拔雜草,細心觀察秧苗的變化,每天派人輪流做好蔬菜成長的相關記錄,并寫好觀察筆記和養(yǎng)護心得??。邱小明同學種的香菜在我和同學們的幫助下終于大功告成了??。
利用校本資源積極開展“提高學生勞動技能”的實踐研究,讓學生在蔬菜種植、花果育苗實踐中啟迪智慧,增長見識。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勞動思想、提升了勞動的技能。讓學生在勞動實踐中建立自信,學會思考,品嘗勞動成果的喜悅。
三、三位一體的密切配合是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源泉
孩子們?yōu)槭卟说姆N植傾注了更多的耐心、愛心和責任心。孩子們興趣濃厚,但偶爾也會遇到困難,當孩子們灰心喪氣時,單靠老師的鼓勵和指導,是遠遠不夠的。要通過更有效的途徑激發(fā)孩子們種菜的信心,并在活動中培養(yǎng)他們積極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于是,我一方面邀請幾位熟悉蔬菜栽培的家長走進了我的課堂,為孩子們講解種菜、護菜的知識。另一方面,則動員孩子們和家人共同撰寫“種菜日記”。家長以更直接的方式參與種菜,以家?;拥姆绞酱龠M孩子們的成長。于是在學校,家長們成為我課堂里的明星。李林同學的奶奶已經(jīng)年逾花甲,她是村里的種菜高手,我特地請她為孩子們解答在培育蔬菜的難題。為了給孩子們講好這堂課,她特地從家里帶來蔬菜種植的工具,現(xiàn)場演示給蔬菜養(yǎng)護的相關技巧。有家長參與的課堂,孩子們的聽課興趣格外濃厚,專注的傾聽,認真的記錄,聚精會神地看著講臺上自己熟悉的親人們的一舉一動。
在家里,有家長在孩子們的“種菜日記”中寫到:種菜的過程,培養(yǎng)了孩子們善于觀察、善于提問的好習慣。而如此由家長和孩子們共同撰寫的“種菜日記”還有很多。
登海種業(yè)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與種植于一身的企業(yè),在玉米育種研究方面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讓學生走近身邊的科學家,直接體驗神秘的科研工作。假期的實踐活動中,學生們首先聽取了李凳海的艱難創(chuàng)業(yè)過程,學生們?yōu)榭茖W家那種為科學勇于獻身地精神深深地打動。在學生們的心中陡然生成一種對科學家無比崇敬的情懷,同時也增強了學生們勇于進行科學研究的興趣。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求教師對學生的指導要有利于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要把學生作為學習探究和解決問題的主體?!凹倚;印钡木C合實踐活動,讓家長和老師在活動中發(fā)揮了有效的合力,雙方的作用也很明顯,但孩子們在活動中始終都沒有離開老師以及家長的幫助,而表現(xiàn)出一定的依賴性,而主動性不夠,因此,我開始思考,在今后的活動中,如何讓孩子從方案制定這一步開始,一直到活動全過程都能成為活動的真正主體,而不再是被動的執(zhí)行者。當然,這更需要家長們的傾力配合,我期待著在今后的“家校互動”中尋找答案?
參考文獻
[1] 熊梅. 當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fā)的理論基礎[J]. 教育研究, 2001(3):40-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