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成友
摘要:我國教育改革的重心必然是由城區(qū)轉向學校,從而實現教育的均衡化發(fā)展。但是就目前來貴州省龍里縣播箕小學
看,農村小學面臨的情況,比想象中的更復雜,教育難度系數更高。對于農村小學來講,學校管理的教學理念和方法的改革勢在必行。傳統(tǒng)的教學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過于束縛,作為小學校長要大膽實踐,敢于創(chuàng)新,合理分配學校的各項任務,使學校管理制度科學、有效的施行。對于農村小學的管理我有下面幾點看法。
關鍵詞:小學;學校管理;方法;農村
一、切實抓好教學工作
教學工作是學校工作的中心,教學的好壞是判定一所學校的重要條件,無論從時間上還是空間上,課堂教學都是學校育人工作中一項最經常、占用時間最多、涉及面最大、內容最廣泛的活動。課堂教學猶如一日之餐,實施素質教育,正餐要吃好,不能只靠零食補。在任何時候,都要向課堂教學要效益。許多家長普遍認為,好的學校,必須有好的聲譽,而好的聲譽,首要的是孩子在學校里學得好,學得有出息,畢業(yè)時能較容易地進入聲譽同樣較好的高一級學校。因此,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在學校的管理中,抓好教學工作的重要性。所以,校長在學校管理中要排除干擾,咬定青山,自始至終,突出教學工作的地位。課堂教學時,堅決反對課堂教學的隨意性,形式化,我常提倡教師平時課堂教學要有新意,不要總是老一套。在課堂教學上,要重視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積極推進研究性學習,建立新型的教學關系和師生關系,大力倡導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究,引導學生彼此相互討論交流,重視合作方式的學習。為抓好課堂教學主渠道,提高教學授課水平和教學效率,我們應該重視對教學常規(guī)檢查、質量檢測、校本研究、骨干及課改典型教師的培養(yǎng)、教師的基本功、各種教學活動及競賽活動等常規(guī)性的內容常抓不懈。
另外,為了能夠激發(fā)教師的教學積極性,校長要保持教師的角色,教好一門課。要經常帶頭上示范課,自加壓力,努力做到學有專長,教有特色,這樣,更有利于指導教學工作。
二、加強和改善學校的管理工作,校長是關鍵
校長既是學校的組織者、教育者、管理者,也是學校的領導者。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有什么樣的校長,就有什么樣的學?!薄_@說明校長在學校管理和發(fā)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功能。一位真正好的學校校長,不僅要有管理意識,更要有正確的領導意識。這是學校推進基礎教育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構建和諧校園的關鍵。中小學校長要學會領導,善于領導,并加強領導意識的建設。和諧社會離不開和諧校園,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諧同事關系。在學校中,機構與機構之間,人與人之間,事與事之間,難免產生這樣那樣的矛盾,這就需要領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做好協調工作,把一切矛盾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使機構與機構之間,彼此配合;人與人之間,通力合作;事與事之間,互相促進,為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人文環(huán)境。尤其當前中小學實行校長負責制這種領導體制,校長要真正發(fā)揮這種領導體制的威力,只有在工作中重視協調,善于協調,為學校師生員工提供一個自由、寬松、和諧的物理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才能使全體人員在愉悅的環(huán)境中,上下一心,形成一種合力,獻計獻策,共同把事情做好。校長,作為學校的領導者和管理者,應具備現代化的管理理念。
三、全力營造安全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
開展學校安全專項檢查,嚴格落實安全工作責任制和三防措施,努力消除各類安全隱患。督促學校配足專職保安,加強門衛(wèi)管理,著重抓好學生上下學重點時段和校門口等重點區(qū)域的安全防范和秩序維護,開展應對處置突發(fā)事件的應急演練,提高師生安全防范意識和技能,確保師生人身安全。在各校建立了校園人民調解委員會,完善學校矛盾糾紛調解機制。
當前,在小學校開展加強學校管理,共建和諧校園活動的總體目標任務,就是努力把一所中小學校建成為平安、衛(wèi)生、文明、和諧的校園,切實保障全國廣大少年兒童的全面發(fā)展和健康成長。對農村小學校更是一次機遇和挑戰(zhàn)。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農村中小學校管理工作會有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四、加強常規(guī)管理,提高辦學質量
學校要認真抓好常規(guī)教學,抓好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在這方面,學校要不斷完善相關檢查、管理制度,加大制度執(zhí)行的力度,對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適時監(jiān)控、管理,發(fā)現問題及時召開會議,商量解決問題的辦法與對策。此外,學校還應通過學生反饋的方式,對每一位老師的課堂進行評估,讓學生參與對教師教學行為的管理??梢灾v,抓好常規(guī)教學是提高辦學質量的關鍵,因此,學校應不斷延伸管理的觸角,抓環(huán)節(jié)、細節(jié)的落實,達到管理的精細化。 不斷加強對學生學習行為的管理。教務處應經常深入課堂、早晚自習,檢查學生的學習,并及時向任課教師及班主任反饋。學校通過召開各班級的教師團隊會議、學科團隊會議,深入組領導、班主任及各學科老師共同分析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況,探討提高學生成績的措施,力爭讓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達到最優(yōu)化。
總結:
總之,教師的工作是一份憑良心的苦差使,無法用金錢來衡量它的價值,做為農村教育工作者,更需要愛崗敬業(yè)、吃苦耐勞的精神。身為校長,要遵循教育與社會發(fā)展相適應原則,從本校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不人云亦云,不趕時髦,扎扎實實做好基礎教育,為小學教育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而努力工作。
參考文獻:
[1]岑運豪.農村小學管理方式淺議.新課程.2014(7)
[2]董學會.淺談農村小學學校管理與義務教育教學質量.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