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厚存
摘 要 當今世界,隨著科學文化知識爆炸式的增加,人作為社會的個體必須經(jīng)過學習才能在社會中更好地生存。然而,高等教育的發(fā)展滯后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高等教育與社會發(fā)展脫節(jié),大學生認為所學非所用,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效率也普遍比較低,影響了中國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本文從中國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現(xiàn)狀入手,分析其原因,提出一些建議幫助提高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 中國大學生 自主學習 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5.5 文獻標識碼:A
高等教育的特性決定了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好壞取決于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強弱。客觀上,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比中小學生更強,并且有很大的不同。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應根據(jù)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內涵及構成,貫穿于教育的全過程,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并實施自主學習教學模式,建立自主學習體系。
1 新時代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現(xiàn)狀
由于中國高等教育發(fā)展的不完善,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普遍偏低,其培養(yǎng)一直是薄弱環(huán)節(jié)仍缺少深入、系統(tǒng)的研究。
1.1 新時代大學生普遍不高的自主學習能力難以適應越來越高的社會需要
近年來,由于高校的連年擴招,高等教育的大眾化發(fā)展,高等教育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長期以來的初、中等教育都是應試教育,忽視了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及良好主動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雖然進入大學學習后,他們掌握的學習策略和自主學習能力正在不斷發(fā)展,但是發(fā)展不均衡,水平有限。
1.2 自主學習能力存在性別差異,中國女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普遍高于男生
這種差異廣泛存在于世界各國。實際上,女大學生生相對于男大學生,在就業(yè)上往往處于劣勢。女大學生要想在就業(yè)競爭中獲勝,就需要比男大學生更加優(yōu)異。這種動力也促使了女大學生急于提高自身實力,從而在自主學習能力總體水平上往往高于男大學生。
1.3 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年級越高,能力反而越低
這是由我國高等教育的特性所決定的。在剛進入大學學習階段,大一新生對新環(huán)境的好奇激發(fā)了他們的求知欲望,仍能以延續(xù)高中時的學習習慣,自主學習能力處于較高水平。而到了二年級,大學生參加校園內社會活動所增加,導致大二年級學生自主學習水平的下降。三年級學生逐漸進入到專業(yè)知識學習階段,出于感到的就業(yè)壓力,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也進入到一個較高層次。大四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水平最低,這是因為他們要為自己將來所從事的職業(yè)做事務性的準備,比如面試,應聘等,無暇顧及自身學習能力的提高。
2 新時代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低下的原因
2.1 傾向于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束縛了大學生自主學習的愿望
從小學到初中、高中,教師迫于提高升學率的壓力,學生們一直是處于接受理論知識的被動狀態(tài),很少有積極有效的實踐式教學,填鴨式的應試教育阻礙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進入大學之后,大學生雖然有自主支配的時間,但長期以來養(yǎng)成的被動與強制學習的習慣使得他們在學習方面缺乏自主性、主動性。
2.2 我國大學生自主學習動機不強,學習上總是有所依賴
在學習效果上,部分中國大學生習慣于中學老師課堂教學的督促指導、精講多練模式,進入大學后不能很快地適應大學的學習環(huán)境,聽完課就無所適從,不知道會干什么,能干什么,很少有大學生能夠主動地去尋求在課本上的知識進一步提升,只是滿足于對課本知識的理解甚至是一知半解。
2.3 復雜多變的社會環(huán)境致使中國大學生比較浮躁,不能靜下心來潛心學習和研究
現(xiàn)代科學知識的爆炸式發(fā)展,特別是隨著網(wǎng)絡的興起,能夠了解到的知識雖然越來越多,但能夠得到知識的比例卻越來越少。這往往給中國大學生一個錯覺,那就是學得越多,懂得越少。這種影響往往導致中國大學生不愿意深入學習,學習快餐化、簡單化,再也不像以前的大學生在圖書館里學習課外的知識了,整天上網(wǎng)玩游戲、聊天、看電影等等。
3 如何提高中國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3.1 在全社會范圍內倡導自主學習理念,達成大學生自主學習的共識
新知識的爆炸式發(fā)展要求人們的生存方式和學習方式必須進行轉變。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大學生,要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中生存,除了學習好專業(yè)范圍內的基礎知識外,還應在此基礎上進行自主學習國內外的新進展和新成果,才能成為社會競爭的勝利者。
3.2 中國大學教育模式的改變和完善是提高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保障
培養(yǎng)中國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是某個專業(yè)個別教師在短時間內所能實現(xiàn)的,而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整個學校甚至是整個教育行業(yè)共同協(xié)調,共同促進的。突出個性化教育,實施因材施教,是當代社會進程的必然要求。在個性化教育方面,中國高校還應探索更多的教育方式方法。
3.3 對于中國大學生自身而言,還應掌握科學的學習策略
要提高中國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關鍵還是在于中國大學生自身。不斷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策略和方法,才能逐步提高中國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中國大學生要有研究自己的意識,要確定自己的知識素質能力結構,組建自己的知識結構體系,制定自己的學習策略和自我發(fā)展計劃,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不斷強化學習的內在動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不斷增強自主學習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為畢業(yè)后成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 王文博.大學學習學[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1996.
[2] 龐維國.論學生的自主學習[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2002(02):57-59.
[3] 謝小童.自主學習的影響因素及其相對性[J].黑龍江社會科學,2007(04) :34-36.
[4] 于子云.大學生自主學習問題淺議[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06):38- 40.
[5] 王保國.淺議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教育與職業(yè),2010(36):186-18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