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鵬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在晚期轉移性結直腸癌維持治療中應用替吉奧的價值。方法 晚期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30例, 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各15例。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guī)支持治療措施, 觀察組患者予以替吉奧維持治療措施,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疾病進展時間(TTP)與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結果 經過治療, 觀察組患者的TTP為(9.7±2.3)個月, 對照組患者的TTP為(6.1±0.8)個月, 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7256, P=0.0000<0.05)。兩組的30例患者均未發(fā)生嚴重的不良反應且沒有中斷治療過程, 對疾病的進展及后續(xù)治療沒有產生影響。觀察組患者中7例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患者經有效的治療后恢復正常:3例患者出現(xiàn)Ⅰ~Ⅱ度白細胞下降反應, 比例為20.0%;2例患者出現(xiàn)Ⅰ~Ⅱ度血小板下降反應, 比例為13.3%;1例患者出現(xiàn)Ⅰ度腹瀉反應, 比例為6.7%;1例患者出現(xiàn)Ⅰ度惡心、嘔吐反應, 比例為6.7%。結論 應用替吉奧維持治療晚期轉移性結直腸癌可有效延長無疾病的進展時間, 并且具有較理想的耐受性, 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 替吉奧;晚期轉移性結直腸癌;維持治療;價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4.061
結直腸癌為胃腸道常見的惡性腫瘤, 主要的臨床表現(xiàn)為便血、腹瀉、便秘以及局部腹痛等, 在發(fā)展到晚期時則會出現(xiàn)體重快速減輕、貧血以及其他全身癥狀, 對患者的健康與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威脅[1]。本院選取2010年7月~2014年11月收治的30例晚期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為研究對象, 對替吉奧在晚期轉移性結直腸癌維持治療中的療效進行了對比性研究分析, 現(xiàn)對本次研究的詳細內容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0年7月~2014年11月收治的晚期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30例, 其中年齡最大73歲, 最小30歲, 平均年齡(51.2±7.1)歲, 男女患者分別為21例、9例。
將30例患者按入院時間順序及本人意愿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每組15例。觀察組患者年齡31~72歲, 平均年齡(50.3±6.1)歲, 男11例, 女4例;對照組患者年齡30~73歲, 平均年齡(52.1±6.8)歲, 男10例, 女5例。30例患者均符合晚期轉移性結直腸癌的納入標準, 且均明確知曉本次實驗內容并在知情同意書上署名。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guī)支持治療措施;觀察組患者予以替吉奧膠囊(齊魯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100150, 20 mg×28粒)治療, 患者用藥2次/d, 用藥標準為40 mg/(m2·次), 第1~28天, 休息14 d, 每個治療周期為6周[2]。
1. 3 觀察指標 對患者進行維持治療到疾病進展時間進行觀察并記錄, 于化療前后1周進行血常規(guī)與肝腎功能復查以評價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過治療, 觀察組患者的TTP為(9.7±2.3)個月, 對照組患者的TTP為(6.1±0.8)個月, 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7256, P=0.0000<0.05)。兩組的30例患者均未發(fā)生嚴重的不良反應且沒有中斷治療過程, 對疾病的進展及后續(xù)治療沒有產生影響。觀察組患者中7例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患者經有效的治療后恢復正常:3例患者出現(xiàn)Ⅰ~Ⅱ度白細胞下降反應, 比例為20.0%;2例患者出現(xiàn)Ⅰ~Ⅱ度血小板下降反應, 比例為13.3%;1例患者出現(xiàn)Ⅰ度腹瀉反應, 比例為6.7%;1例患者出現(xiàn)Ⅰ度惡心、嘔吐反應, 比例為6.7%。
3 討論
目前臨床對轉移性結直腸癌的治療方案仍以保持化療直到病情進展, 但受到治療中所用藥物的毒性累積影響, 化療往往不能夠連續(xù)應用, 故維持治療是當前對此問題具有有效改變作用的治療模式之一。有關研究文獻指出, 在既定的化療周期完成后, 對患者應用效果明顯而毒性相對較低的藥物進行一段時間的持續(xù)性的治療, 疾病發(fā)展時再次引入原定的治療方案, 此種治療模式即為維持治療[3-5]。替吉奧為氟尿嘧啶衍生物, 在臨床治療癌癥中被用作口服抗癌藥劑, 該藥物用藥方式方便, 具有較為理想的耐受性, 同時不需要患者進行住院治療, 因此是目前在維持治療中應用最為普遍的藥物?;颊哌B續(xù)用藥后28 d后, 對其進行每周1次的血藥濃度測定顯示血藥濃度能夠快速的到達穩(wěn)態(tài), 因此可有效的發(fā)揮作用, 使得吉美嘧啶對二氫嘧啶脫氫酶(DPD)的可逆性抑制作用得到了提高[6-9]。
在本次對比性實驗中, 觀察組患者應用替吉奧進行治療, 其TTP為(9.7±2.3)個月, 顯著的長于對照組患者的(6.1±0.8)個月,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這一結果表明替吉奧可將患者的TTP延長3個月左右, 從而延長了患者的生存時間,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與生存質量。兩組的30例患者均未發(fā)生嚴重的不良反應且沒有中斷治療過程, 對疾病的進展及后續(xù)治療沒有產生影響。同時觀察應用替吉奧維持治療的15例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共有7例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 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為46.7%, 但患者所表現(xiàn)出來的反應程度均為Ⅰ~Ⅱ度, 患者只需經過短暫休息或是簡單治療便可恢復正常, 沒有對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影響, 但本次研究所選取的樣本量較少, 尚無法證明其在大量患者應用中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幾率以及嚴重程度, 其在我國應用的安全性與可靠性仍需進一步的研究分析。
綜上所述, 在晚期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的維持治療中應用替吉奧具有較為理想的效果, 可延長患者的TTP, 安全性相對理想, 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但仍需對其更加具體的效果進行進一步的分析。
參考文獻
[1] 蘇淵金. 替吉奧治療晚期結直腸癌的研究進展. 蛇志, 2013, 25(2):192-193.
[2] 朱眉, 張彥華, 高偉艷, 等. 奧沙利鉑聯(lián)合替吉奧治療局部晚期或轉移性結直腸癌的臨床觀察. 腫瘤研究與臨床, 2014, 26(12):820-822.
[3] 周易, 王蘭君, 李萍, 等. 替吉奧維持治療晚期結直腸癌的臨床效果.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6, 13(14):96-99.
[4] 劉冬蘭, 王艷華, 蘆珊, 等. 替吉奧三線治療晚期結直腸癌的臨床觀察. 實用癌癥雜志, 2016, 31(9):1564-1565.
[5] 許湘寧, 李永浩, 趙炳端, 等. 替吉奧(S-1)聯(lián)合塞來昔布膠囊對老年晚期結直腸癌的療效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中國普通外科雜志, 2015, 24(4):494-498.
[6] 賴燦輝, 張江靈, 鄭維斌, 等. 替吉奧維持治療晚期結直腸癌的臨床療效. 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 2015(2):194-196.
[7] 魏敏. 替吉奧維持治療晚期結直腸癌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評價. 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15(16):1603-1605.
[8] 蔣麗媛, 李華, 井磊, 等. 替吉奧膠囊在晚期大腸癌患者維持治療中的臨床觀察. 臨床與病理雜志, 2016, 36(4):393-396.
[9] 張傳紅, 孫菱娟, 王玉紅, 等. 替吉奧維持治療晚期大腸癌的臨床分析. 中外醫(yī)療, 2014(28):73-75.
[收稿日期:2017-03-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