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世清
【摘要】本文論述了打造富有趣味的初中語文作文課堂的必要性,并總結教學經(jīng)驗,列舉了三個讓作文教學富有趣味的做法。
【關鍵詞】初中語文 作文課堂 趣味 做法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7A-0034-02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作文是學生語文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然而,很多初中生卻畏懼寫作,要么不知寫什么,要么不知怎么寫,寫作成為他們最為頭疼的事。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碧K聯(lián)巴甫洛夫的高級神經(jīng)活動學說認為,積極的情感是人的一切活動的強有力的服務者和發(fā)動者,而消極的情感則會阻礙壓抑人的工作??梢姡扇〈胧┰鎏碜魑慕虒W趣味,讓學生熱愛寫作,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關鍵要素,初中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中應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為突破口,運用靈活多樣的手段,打造富有趣味的作文課堂。讓作文教學變得有趣的辦法有很多,筆者在此列舉三個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寫作的做法。
一、尋找真實有趣的日記題材
首先,我們要讓學生明確,寫日記要給自己寫,日記不是寫給別人看的,而是有感而發(fā),根據(jù)自己的心情、心境去寫。第二,要讓學生明確寫日記不能把它當作一個很嚴肅、很重大、像寫作文一樣的任務去完成,不能讓日記成為負擔。學生只有隨感而寫、隨性而發(fā)才能從寫日記的過程中獲得樂趣,才能喜歡上寫日記。生活中會時不時地發(fā)生一些有趣的或讓人印象深刻的事情,教師如果及時抓住機會讓學生善于觀察和回憶,既能成為學生寫日記的素材,又能讓學生切身體會到寫日記是輕松的。
比如,針對我校比較常見的給同學起外號、綽號的現(xiàn)象,筆者專門利用一節(jié)班會課,讓學生在班會課上聊聊這個現(xiàn)象,讓學生知道關于給同學起外號這一件事情既有利也有弊。有利的一面是可以讓人很好地記住一個人的外貌特征和姓名,能增進兩者間的親密度;不利的一面是可能在叫人綽號叫多了的情況下忘記了其姓名,而有些外號是對他人的不尊敬或者褻瀆,容易引起兩者間的矛盾和沖突。最后,筆者再讓學生思考怎么起外號才能達到既準確生動鮮明,又不損害他人的人格,并能在全校不脛而走。在一步步引導的過程當中,學生既有了寫日記的好題材,又能通過這樣小小的事情去認識一些生活現(xiàn)象,提高認識生活、觀察生活的能力。在教師的精心引導下,學生往往比較容易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的奇妙之處,并且很容易產(chǎn)生寫日記的沖動。
讓學生隨便寫一件事,隨便發(fā)一個議論,“我手寫我心”,長此以往,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能力自然會慢慢得到提高。
二、建立“寫字”與“寫作”間的關聯(lián)
有這么一個典故:一個盲人,他沒見過太陽,他問人什么是太陽,有人給他比喻說太陽就像個盤子一樣,希望他能明白,可是有一天他聽人家敲鐘,他說,噢,這就是太陽!他理解的“盤子”是敲出聲音的那個東西,敲鐘的聲音跟敲盤子的聲音很相似,他聽見敲鐘,認為是敲盤子,這就是“太陽”。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樣的理解誤差,是因為盲人不能在太陽和盤子這兩個事物之間建立準確的聯(lián)系。同理,如果我們平時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讓學生在毫不相干的事物中間,尋找它們之間的相關性、相通性、統(tǒng)一性,就能讓學生發(fā)現(xiàn)寫作的樂趣。例如,在語文版教材中,除了九年級沒有安排寫字課,幾乎每一冊的每個單元都安排有“寫字”這一環(huán)節(jié),如七年級第一冊的“行書與楷書”“寫一個人”“常用獨體字的書寫訓練”“行楷字的筆畫組合”等,語文版教材這樣安排,教師只要巧妙利用,也能讓其成為有趣的寫作資源,既能使學生的寫字水平有所提高,又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比如,在上語文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行楷字的筆畫組合”時,筆者聯(lián)系上一單元的綜合性學習“調(diào)查社會用字的情況”,給學生提供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且看似最沒有意義和作用的一些語氣詞,如“的”“了”“吧”“呢”等,讓學生在認識了它們的行楷筆畫組合之后,話鋒一轉(zhuǎn):“同學們,以上這些字看似最無用,請你開動腦筋,想想怎么把這些看似無用的字變成有意義或者有趣的事物或現(xiàn)象?!边@樣啟發(fā),學生就會認真思考,在“玩”這些漢字的過程中想到了“的”字加上“親愛”二字,就變成了一個非常親切且富有時代特征的詞語;“吧”字,加上一個“網(wǎng)”字就變成了一個通俗易懂的熱門詞。然后,教師再讓學生把其中的樂趣寫下來,就形成一篇篇充滿樂趣、富有真實感的佳作。此外,教師還可以把寫字課與猜字謎、寫對聯(lián)和寫詩詞等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發(fā)現(xiàn)漢字與它們的聯(lián)系,從而發(fā)現(xiàn)漢字的樂趣。學生一旦“悟”到了玩漢字的樂趣,教師再提出“寫”的要求時,他們往往就樂于去完成。寫作就是這樣,把看似沒有聯(lián)系的實物之間建立起關系,或者說是發(fā)現(xiàn)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就能讓學生在“玩”這一過程中既培養(yǎng)了語文思維,又提高了寫作能力。
三、將名著閱讀與寫作聯(lián)系起來
閱讀和寫作是密不可分的,一般而言,熱愛文學、熱愛閱讀的人往往也會熱愛寫作。學生通過閱讀,可以積累寫作素材,而通過寫作,則可以加深對閱讀的感悟。作為教師,千萬不能忽視閱讀對于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作用。
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語文課程“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教師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給學生創(chuàng)設語文實踐的環(huán)境,開展各種形式的語文學習活動。教師如果善于引導學生從閱讀中聯(lián)系生活來寫作文,往往能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水平并最終將其運用于生活當中。就拿最近獲得全國第四屆青少年作文大賽高中組一等獎的一篇文章《馬云,你聽我說》來說,該文作者通過續(xù)寫《紅樓夢》的方式,虛擬了紅樓夢里的幾位人物進行網(wǎng)購的故事。該女生不僅聯(lián)系了當下最時髦的一種現(xiàn)象——網(wǎng)購、代購,來改寫《紅樓夢》中的故事,而且文章里所有人物的口氣和原著很接近,語言運用得很到位,讓人看了在佩服該女生文學功底深厚的同時也欣賞她聯(lián)系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的能力。
可見,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多讀原著。例如,語文版語文教材七、八年級分四個部分安排了“名著引讀”附錄,就拿八年級教材安排的“名著引讀”附錄中的《水滸傳》來說,我們可以引導學生談自己了解到的“官逼民反”現(xiàn)象,想象一下“智多星吳用”在當代應該如何發(fā)揮其才智,宋江的深明大義在什么情況下行不通,魯智深的嫉惡如仇對于現(xiàn)代職場有何影響,等等。比如,杭州最美媽媽吳菊萍毅然張開手臂接下從10樓墜落的嬰兒,自己卻失去了一條臂膀……對于這件事,請學生聯(lián)系108個梁山好漢中的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事例,來談如何看待這一人性的光輝,以及如何看待她失去一條臂膀,換回一條生命的事跡。通過教師的引導,再加上學生對名著的深入閱讀和理解,往往能讓學生將名著閱讀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最后,教師再讓學生將其寫成文章,水到渠成。
在這樣的寫作教學中,學生既充分張揚了個性,又發(fā)展了創(chuàng)新能力和寫作能力,最重要的是,語文學習興趣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激發(fā),最終為提高語文學科教學質(zhì)量提供了保證。
以上是筆者在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中總結出來的三種讓初中語文教學富有趣味的方法,當然,除了這三種方法,還有其他方法,我們應根據(jù)本班學生的學情,通過更加靈活的寫作教學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充分發(fā)揮語文學科的優(yōu)越性,從而為學生整體素質(zhì)的發(fā)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責編 秦越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