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姬
摘 要:在我國教育轉(zhuǎn)型的過程中,尤其是初中英語教學改革中,面對英語學困生,教師必須盡快解決其學習困難難題,加強反思。文章從初中英語學困生形成因素入手,提出有效的轉(zhuǎn)化策略,并談?wù)勛髡邔τ⒄Z學困生的反思。
關(guān)鍵詞:英語學困生;轉(zhuǎn)化策略;反思
一、初中英語學困生成因分析
第一,家庭因素。很多家長對學生學習不夠重視,或者因忙于工作,在學生學習方面無法投入更多的精力。雖然大部分家長都有望子成龍的期望,但對學生的英語學習不夠重視;加上自身英語水平較低,無法給子女提供有效幫助。學生進入初中后,這種英語學習的差距就不斷拉大,在英語學習中面臨的困難會越來越多。
第二,學校因素。在面對升學壓力時,很多初中院校在教育過程中,盡管在素質(zhì)教育方面做了一定的改變,但重知識、輕能力的問題依然存在,更多關(guān)注學生的英語成績,卻忽視了學生英語口語、聽力以及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在這種背景下,學生被動地背誦、記憶單詞,英語學習興趣不斷下降。
第三,個人因素。根據(jù)相關(guān)調(diào)查,初中英語學困生貪玩好動,在記憶詞匯時缺乏耐心,沒有詞匯基礎(chǔ),就很難理解文章。學困生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懶”,在英語學習中不夠主動,導致學習無法跟上進度,對自己失去信心后,就會將注意力放到手機、網(wǎng)絡(luò)游戲上,由此越陷越深。
二、初中英語學困生轉(zhuǎn)化策略
1.提高英語課堂張力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激發(fā)教學的活力,打造張弛有度、動靜結(jié)合的英語課堂。學困生在知識認知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加上自身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礙,在學習方面就會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遇到學困生的課堂中紀律性較差時,教師不僅不能放任自流,對學困生學習漠不關(guān)心,更不能大加訓斥,以免學困生產(chǎn)生更大的抵觸情緒,即一定要把握好度。
教師必須根據(jù)英語學困生的特點,通過引導、鼓勵等途徑,讓其更加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幫助學困生養(yǎng)成勤動作、勤閱讀、勤寫作的習慣,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另外,教師可以通過引進一些多媒體資料開展教學,實現(xiàn)英語課堂的多元化,以提高學困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從而積極融入課堂中。
2.給予學生更多的溫暖
學困生在家庭中學習方面缺乏來自父母的關(guān)愛,很多家長沒有精力,或在英語幫扶中力不從心。教師應該了解每個學生的家庭情況,通過家長會或家訪的機會,了解學困生的學習與生活。在生活中,教師也需要給予學困生更多的關(guān)心,讓學生有家的溫暖,鼓勵他們不斷提升自我,讓學生受到鼓舞。
3.提高課堂活力,提高學困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初中生記憶力正處于相對良好的時期,學困生對英語知識有了濃厚的興趣,就能夠增強記憶,提高英語成績自然不在話下。單詞是英語學習的基礎(chǔ),學困生學習英語從記憶單詞學習入手。為了幫助學困生更好地記憶單詞,豐富其詞匯量,教師可以對單詞之間的聯(lián)系、規(guī)律進行總結(jié),為學生提供更加良好的單詞記憶方式。這要求學困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將詞義相近、相似的單詞歸為一類,通過對比分析,提升單詞記憶效率。
三、英語學困生轉(zhuǎn)化反思
一堂短短45分鐘的英語課,如何在短時間內(nèi)實現(xiàn)高效教學,同時照顧到學困生的情緒,幫助學困生完成轉(zhuǎn)化,是廣大英語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筆者根據(jù)自身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認為初中英語學困生轉(zhuǎn)化過程中,應該從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入手,由學校、家庭以及學生三個方面形成合力,才能幫助學困生突破自我,提升自我英語水平。
有關(guān)初中英語學困生轉(zhuǎn)化策略的研究,需要從學困生成因入手,提出有針對性的策略,堅持不放棄、不拋棄的教學原則,打造松弛有度的教學課堂,才能為學困生提供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助力學生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 輝.一個也不能少——初中低年級英語“兩極分化”之我見[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2(21):144.
[2]韓坡坡.農(nóng)村中學英語“學困生”教學的實踐與反思[J].教育界,2012(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