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正香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課堂教學中更為注重學生的能力提升與全面發(fā)展,要求探索新的教學模式適應實際的教學需求。而分層異步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將其用于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可以結合學生的個性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方針,利用豐富靈活的教學方式來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讓學生樂于學習,推動學生的綜合發(fā)展。本文就對小學數(shù)學分層異步教學的實施策略進行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分層異步教學;實施策略
一、小學數(shù)學實施分層異步教學的意義
對于分層異步教學而言,其主要是綜合考慮學生各方面的因素,如個性特點、學習情況、學習狀態(tài)等,按照學生的學習進度進行分組,使小組成員組成學習團體來共同分析思考遇到的問題,有效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必須要以小組差異為依據有針對性實施教學,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爭取讓各層次學生學有所獲,而學生則應積極互動交流,激發(fā)自身的學習興趣。通常在小學數(shù)學中應用分層異步教學具有如下意義:①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分層異步教學強調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參與,要求教師發(fā)揮出引導的作用,鼓勵學生主動汲取知識,這打破了以往教師單純灌輸知識的方式,通過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互動,使每位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己,切實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作用;②有利于因材施教: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分層異步教學能充分意識到教學對象的特殊性,根據學生的實際發(fā)展情況、學習狀況和心理特征,有針對性實施個性化教學幾乎,對不同學生的發(fā)展目標加以明確,讓各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教師的指導。這樣可以進一步強化師生之間的聯(lián)系,使教師準確掌握學生的進度,有效輔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效果;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學生的個性化特征與合理需求,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制定針對性強的教學計劃,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教學理念中更好地融入小學生心理特征,如表現(xiàn)欲強、好奇心強、活潑等,讓學生自覺傾向于教師的既定目標,滿足學生心理需求。當然在教學實施環(huán)節(jié),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使學生善于學習、樂于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探究意識,促進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二、小學數(shù)學分層異步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對學生進行分層
由于小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有所不同,所以教師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活動中,應該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依據進行教學,讓學生更好地接受教育。如部分學生對學習存在焦慮心理,有些學生則對學習具有濃厚的興趣,教師可從學生的感性因素出發(fā),對學生進行準確分層,通過學生的認知及學習的情感體驗,有針對性實施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值得注意的是,教師以學習狀態(tài)為依據加以分層時,不能公開分層,必須要保證分層結果的動態(tài)性,如一個月或一個學期中,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進行調整,以免傷害學生的自信心及自尊心。另外,由于學生分組的方式豐富多樣,可以是異質分組,也可以是同質分組,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具體的教學情況來選擇恰當?shù)姆纸M形式,以此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設計分層教學目標
在小學數(shù)學中實施分層異步教學,教師必須要保證學習目標的層次性,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則設定教學目標,便于學生學習數(shù)學知識。如針對學習快的學生,可以讓其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設計關于能力提高的目標,避免因學習過于簡單而缺乏上進心;而學習慢的學生,應該集中于基礎知識學習的層次,讓該層次的學生學有所獲,感受學習的樂趣,迎難而上,增強學習自信性。以“平行和相交”為例,教師在講解過程中可設計兩個層次的教學目標:①讓學生結合生活中的斑馬線,對平行線進行認識和感知;②掌握平行線的特點之后進行合作探究,利用三角板、直尺等工具繪畫一組平行線。總之,在具體教學活動中設計層次不同的教學目標,能夠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學有所得,調動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學習自信心。
(三)問題與作業(yè)的分層
問題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主要模式,通過有效的問題可以引導學生開展思維活動,所以針對教學中的問題也應給予分層。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在思維品質等方面有所不同,這就需要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分層,如講解“四則混合運算”的知識點時,對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提問“如何算含有加、減、乘、除的式子”;對于基礎較高的層次則可提問“給運算一個規(guī)則的目的是什么”。另外,教師布置作業(yè)時也要分層,為層次較低的學生布置基礎性題目,而針對層次較高的學生,布置基礎性題目的同時,設置提高性質的題目,從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完成各自的作業(yè),避免出現(xiàn)“學生成績好的過于簡單,而學習差的不會做”等狀況。
(四)合作互助策略
教師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活動中,必須要注重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及問題,將其作為課程的學習資源,通過深度挖掘來發(fā)揮出集體教學的優(yōu)勢,促進學生學習水平的提升。同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分析討論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時,應該鼓勵不同層次的學生相互合作,適當完善和補充問題,進一步解決學習上的難題。當然不同層次的問題要由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回答,注意所提問題內在的啟發(fā)性、銜接性、聯(lián)系性。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選擇優(yōu)帶差的方式,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互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生生之間的良好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自主性。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shù)學中實施分層異步教學模式時,教師必須要立足實際,以學生的個性特征和學習需求為依據,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則對學生進行準確分層,恰當設計分層教學的目標,做好作業(yè)與問題的分層,強化合作互助。只有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方式的豐富性及靈活性,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學有所獲,感受到學習的樂趣,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李英花.淺議小學數(shù)學分層異步教學的實施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4,(05):90-91.
[2]于東.淺談小學數(shù)學實施分層異步教學的有效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4,(S2):286.
[3]田景瓊.小學數(shù)學分層異步教學的實踐研究[J].求知導刊,2016,(08):125.
[4]李忠.淺析分層教學在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的實施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6,(21):19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