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梅玉
[摘要] 聽、說、讀、寫、譯是英語專業(yè)學生應該掌握的五項基本技能。在高職英語教學中,聽和讀是知識的攝入,說是知識的反饋,寫和譯是知識的積累、運用與鞏固。其中"寫"是較高層次的信息系統(tǒng),它要求學生具有較為扎實的知識基礎和較高的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必須認真鉆研教材內(nèi)容,結合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知識實際,力求滲透寫作目標。
[關鍵詞] 目標 教學 寫作 興趣 能力
1.激發(fā)學生興趣。
個人興趣是個體以特定的事物、活動及人為對象,所產(chǎn)生的積極的和帶有傾向性、選擇性的態(tài)度和情緒。 興趣是一種無形的動力, 每個人都會對他感興趣的事物給予優(yōu)先注意和積極地探索。興趣不只是對事物的表面的關心,任何一種興趣都是由于獲得這方面的知識或參與這種活動而使人體驗到情緒上的滿足而產(chǎn)生的。
英語課程標準強調,英語教學要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jīng)驗和認識水平出發(fā),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教育心理學知識告訴我們:"興趣與需要有密切的聯(lián)系。興趣的發(fā)生以一定的需要為基礎。當一個人有某種需要時,他必然會對這種事物或活動優(yōu)先地給予注意,并積極主動地尋找機會去參加。""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1]是學好英語的先決條件。當一個人對所學的知識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時,他的整個身心就會處于學習的積極狀態(tài),并迸發(fā)出驚人的學習熱情。因此,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更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高職英語教學要求"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的任務是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注重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立足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通過最佳途徑掌握知識并最大限度地鞏固知識,讓學生在深入探究中獲取學習的樂趣,養(yǎng)成敢于嘗試、樂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教師在課堂上擇機指導學生進行單詞接龍、課文梗概敘述、課本劇表演、英語故事會、英語演講比賽、專題辯論、作文比賽等;課間進行口語交流、英語游戲;課外舉辦English Corner (英語角)、English Party等活動,較好地體現(xiàn)了語言交流的真實性、功能性、 交互性和情景性。學生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然本色身臨其境地表演,鍛煉了運用英語的能力。通過這一系列參與面廣趣味性強的教學活動,把學習與生活、學習與社會、學習與口語、學習與寫作有機地結合起來,有力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重視學以致用
學習知識的目的完全在于運用。英語寫作是從學習課文開始的,學習效果源于學習興趣。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訓練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是培養(yǎng)寫作能力的關鍵。怎樣才能使學生有興趣地學好并用好知識呢?這就得從課堂抓起,把學生置于運用語言的氛圍中。教師按照感知、分析、理解、比較、練習、鞏固的順序,循序漸進地進行操練,使學生真正掌握所學知識。
對容易出錯的問題,可有意地說出一些干擾性的單詞短語或句子,啟發(fā)學生辨別正誤,并要求他們闡述自己的理由。例如,在講解到used to do (過去常常干某事)時,先舉例1. He is used to getting up at six every morning.(習慣于干某事)2. The knife is used to cut.( 被用來干什么) 并啟發(fā)學生舉例說出它們之間的差異,以鞏固所學的知識。學生掌握比較困難的一些知識,教師就要求他們把難點與例句一并記在筆記本上,便于強化理解記憶。這樣循環(huán)往復學生不但逐步掌握了所學的知識,而且增強了運用知識的能力。
3.講究講評方法
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要重視指導,更要重視講評,寫與評是相輔相成的。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努力地邁出了寫作這第一步,教師也應該認真地走好批閱講評這一步。
作文講評得當,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而且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教師在批閱作文時,要精批細改,用心發(fā)現(xiàn)學生作文的閃光點,對于優(yōu)美句子,要重點標畫出來,在旁邊加批贊美性的眉批。整篇作文的批語也要入住斟酌:優(yōu)秀作文,批語多為評價性或鼓勵性的語言;水平一般的作文,批語多是一些激勵性含有殷切的希望的語言;沒有章法、詞不達意的作文,教師也盡力找出在詞語、短語或句型運用方面的優(yōu)點,給予鼓勵。作文本剛發(fā)到手時,如果稍稍留意,就會發(fā)現(xiàn),學生首先關注的是批語。當他們看到熱情洋溢的批語時,常常神采飛揚。怕寫作文的不良心理會得到有效的抑制乃至淡化消失,寫作興趣會變得更加濃郁,學習的積極性就會日益高漲。
4.培養(yǎng)評價能力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的同時,在培養(yǎng)學生自評互評能力上同樣要下工夫。具體操作如下:
第一步, 教師向學生說明評價的原則并教給他們評價的方法。第二步,指導學生試評。教師拿出事先挑出幾篇不同檔次的作文,指導學生試評,之后教師總結明確評價的優(yōu)點和不足。第三步, 自我評價。學生自評的時候,教師巡回指導,對于學生感到困惑之問題,進行必要的指點,幫助他們掌握評價角度和技巧。第四步,組織學生互評。要求學生必須找出同學作文的閃光點(shining points )即自己認為運用漂亮的單詞、短語和句子,并且寫出評語,評語要寫出優(yōu)點及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還要指出作文中的不足(只是最典型的一點)。對于特殊問題,教師組織全班學生討論評價。自評和互評,為學生搭建了一個互相學習、互相促進的平臺,使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寫作,在寫作中鞏固所學知識,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5.重視教學總結
經(jīng)過寫作、自評、互評這樣幾個環(huán)節(jié)之后,學生再把作文交上來,教師做最后的批閱。教師批閱的重點放在四個方面:第一,瀏覽學生認為得意的單詞、短語和句子,與同學們共享。第二,學生評語鑒賞。這方面分兩步走:教師把優(yōu)秀的評語摘抄下來,在班級與學生共賞;把問題評語整理出來,組織學生集體討論修改。第三,寫評語賦分。第四,找出學生作文中的不足,把典型錯誤加以歸類整理,集中進行訂正;個別問題,課下當面糾正。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老師只在關鍵時候引導點撥,學生始終發(fā)揮著主體作用,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也促使教師勇敢地邁向"教是為了不教"這一教學的最高境界。
寫作活動是學生"在無數(shù)的生活道路中,一條最能鮮明地發(fā)揮他們個人的創(chuàng)造性和個性才能的生活道路"[2],教師只有重視張揚學生的個性,喚醒學生的主人翁精神,潛心發(fā)掘英語教學的魅力,從關注學習語言回到關注學生自身能力方面,使高職英語教學回歸到學生渴望擁有的一種學習生活,成為學生探索與創(chuàng)造人生的一條捷徑,努力使英語教學邁向"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理想境界。
參考文獻:
[1]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文集》第三卷,商務印書館,1979年第1版, 第144頁。
[2]蘇霍姆林斯基著《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