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思亮
摘要:新課程改革在我國已經(jīng)實行了一段時間了,事實證明,它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在整體教學當中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初中思想品德課程一直承擔著幫助學生塑造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方面的重要任務。但在新課改下的思想品德課程教學改革實踐中,筆者發(fā)現(xiàn)我們的的思想品德教學需要諸多需要反思和改進的地方。
關鍵詞:學習興趣;主體地位;師生關系;優(yōu)化設計
傳統(tǒng)的思想品德課程存在著許多問題,新課程改革以來,廣大的專家學者探索了很多關于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改革。在素質教育往縱深推進的今天,如何通過思想品德課堂教育更好的發(fā)揮思想品德的智育和德育的雙重功能成為廣大思想品德老師研究的重點。作為農(nóng)村一線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實踐者的我將從思想品德教育課堂現(xiàn)狀出發(fā),針對課堂如何改革,將我的見解一同與大家分享。
一、激發(fā)學生對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學習興趣
無論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學還是其他學科的教學,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都是非常重要的。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學習興趣,不僅僅會令在課堂上獲得更高的關注,在課后的作業(yè)當中也會有更高的質量,由此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新型教學觀念倡導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動員學生。對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教師可以適當在教學當中融入時事政治,令學生結合初中思想品德知識談談自己的看法。在實踐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將這一部分融入課前導入當中,結合教學內(nèi)容,還能夠幫助學生回顧以前學的知識,以及建立起一定的知識網(wǎng)絡。
二、轉變學習方式,充分尊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
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總是習慣于將思品概念、思品理論、思品觀點等知識一股腦地灌輸給學生,不論學生是否在學習,是否能掌握,是否能弄懂。整個45分鐘課堂完全由老師一人“霸占”或“表演”,學生學習思維活動受到嚴重壓制,學習效果可想而知。其實,學生學習理應有自己的思維內(nèi)化過程,因此新課程改革實施以后,一直強調(diào)要徹底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在課堂教學中要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后來逐漸發(fā)展為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要點之一,也成為評價一節(jié)課堂成功的重要標準之一。思品學科老師要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這一要求,徹底根除傳統(tǒng)教學中一講到底、學生一聽到底的教學模式,將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權利充分交還給學生,以便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我們可以讓學生對所學思品知識以小組活動的形式進行探究與交流、思考和分析,并以展示匯報的形式呈現(xiàn)學習成果,在此基礎上引導其他同學進行有效的補充與完善,最后教者對學生的知識自主生成過程進行簡潔精當?shù)狞c撥,將需掌握的知識精髓畫龍點睛地概括出來。
三、理論與生活相結合
政治知識的學習在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價值觀念等,中學生正處于人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都正處于“雛形期”,課堂中所學習到的政治知識在某種程度地上會對學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產(chǎn)生決定性影響,因此,政治知識應該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設計現(xiàn)實性的生活場景,用生活化的思維模式打開學生的理解層次,從而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的政治思維,而促使學生不會因強化記憶所習得知識的影響而固化自己的價值觀。如在“正確認識自己”課程中,教師應該采取模擬化教學首選,采取營造氣氛的方法,在課堂上播放“相信自己”等歌曲,讓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自我認識意識,同時設定一些相關的題目,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思考與回答,在互動的過程中培養(yǎng)自我意識的定位,提高學生的自我思考能力。
四、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師生交流
隨著教學模式的不斷創(chuàng)新,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也有了根本性的變化。在傳統(tǒng)教學當中,教師與學生的界限明顯,具有一定的距離感。而初中思想品德作為一門社會科學,它注重對于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影響,對此,教師需要與學生做朋友。進行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就像是引導學生,引導學生往正確的道路上發(fā)展,這種教學建立在一定的師生關系之上。每一個學生都是不同的,他們所面臨的問題也有所不同,在教學中教師往往只能取典型的問題做解析,這遠遠不能夠滿足學生的需求。對此,教師需要真正接觸到學生,了解他們的心理需求以及問題,從而做出正確的引導。處于青春叛逆期的初中生往往都會被一時的情緒所影響,教師需要用平等交流、關愛的話語引領他們,在良好的師生關系之下,學生會更愿意靜下心來,傾聽你的勸告,有所領悟與反思。
五、優(yōu)化教學設計,注重教學效率
教學必然要求教師要有自己的教學計劃,教學設計是讓教學達到高效率的一個主要環(huán)節(jié),這離不開教師對教材的解讀,只有教師將教材讀通了,真正消化了,體會到了教材的真諦,才能好好運用手中的資料,設計高效的教學流程,在有效的時間內(nèi),提高課堂效率[5]。對教材的講解,我們要充分考慮教法,學生的學法,組織好教學流程。學生所要理解的關鍵地方,資料的巧妙運用,問題的設計,教材的補充,內(nèi)容的深化,這都是必須首要考慮的問題。一個高效的教學設計,就為高效的課堂準備了條件,同樣也為學生上課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提高他們的上課效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上課所做的一切準備,都是在高效的前提下進行,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高效的課堂服務的,課堂是教學中最為核心 的環(huán)節(jié),是教學的中心工作。
課程改革正進一步深入,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必須緊密跟進。教師在分析當前教學現(xiàn)狀的基礎上,應創(chuàng)新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提高思品課堂育人的效率,有效塑造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真正發(fā)揮出思品課程樹德立人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李中華.高中政治新課程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整合探索[J].都市家教月刊,2013(13)
[2]張桂芳.主題探究活動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文教資料,2011(25).
[3]楊志強.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師有效提問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5(04).
[4]黃麗.生本模式下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改革探究[J].新課程:中學,2015(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