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永龍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初高中數學教學在銜接上存在一定的問題。這樣的狀況下,給高中數學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因此,高中數學教師應該關注初高中數學銜接的重要性,分析初高中數學銜接存在問題的原因。并制定銜接初高中教學的策略。
一、新課改背景下初高中數學銜接的重要性
初中數學教學和高中數學教學存在一定的差異,導致教學目的和教學效果也存在差距。初中學生在完成初中學業(yè)后進入高中學習就會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這樣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和成長。因此,高中數學教師應該關注初中和高中數學學習的差異。從學生學習的角度出發(fā),掌握數學教學銜接的關鍵點,做好從初中向高中階段的教學過渡。所以,新課改背景下初中和高中數學銜接具有一定的必要。
二、初高中銜接問題存在的原因
(一)教材的原因。教材是初高中出現銜接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初中和高中的教材內容存在很大的差異。和初中數學教材相比,高中數學教材的內容比較復雜,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對學生的要求也比較高,需要學生擁有較強的思維理解能力。初中的數學教材就比較簡單,教材的內容更加直觀容易理解。另外,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教學的重點是課程目標、教學理念和教學內容標準。教材較之前增加了很多內容。內容更多是抽象的,涉及了更加廣的范圍,提升了理論的分析教學內容。因此,教材成為初高中數學銜接問題存在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學生的原因。教材內容難度加大,課時不斷增加,并且處于一個陌生的學習環(huán)境就加大了學生學習數學的壓力,降低了數學教學的效果。另外,優(yōu)秀學生的對比和學生自身生活能力差的原因也會影響著學生學習的質量和效果。從學生自身角度出發(fā),如果學生在初中學習的過程中沒有扎實的基礎,同時也沒有形成比較完善的知識體系就會嚴重影響高中數學學習的質量。沒有扎實的基礎學生在課堂上就不會積極發(fā)言,降低了學習的興趣。加上學習無效的學習方法就難以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初中到高中學習就是一次比較大的飛躍,想要提升學習的效率就應該關注學生自身。
(三)教師的原因。很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并不能透徹地了解學生,單單依據自己對學生簡單的了解就進行教學。教師認為學生能夠根據講課的內容就能夠掌握知識,但是實際學生學習的時候并不能扎實地掌握知識,教師過分地高估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就加快教學進度,依舊運用落后的教學方法,不能和新課改的教學要求相符合,就降低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興趣。新課程改革后,初中數學教學難度比較小,教學要求也隨之降低,在這樣的狀況下,教師就放緩了教學的步伐。不要求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僅僅是為了應付中考。因此,在初中高中銜接上出現了問題。
三、新課改背景下初高中數學銜接的策略
(一)做好教師知識的銜接。初中和高中數學相比,在教學要求、內容、方式和思維上都發(fā)生了改變。因此,教師就應該在高中教學中,合理利用初中知識,由淺入深的進行教學。很多高中數學教學內容和初中教學內容存在很大的差別,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就會跟不上教學的要求。因此,高中數學教師想要提升教學的效果就應該充分掌握學生在初中學習了什么知識。只有在熟悉的情況下,教師才能夠對教學做到心里有數。比如浙教版的初中就刪減了“因式分解”的方法、“兩數的立方和”等內容。這些知識在高中數學中就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須進行詳細的補充。另外,在高中教學中比較重要的就是“函數”。成為高中教學的主線。教師不僅需要加強學生對函數的掌握能力,還應該加強學生的運算能力,結合初中函數知識的學習,進行高中數學教學。
(二)銜接好教學方法。初中數學教學的直觀性比較強。教材中的每一個概念都涉及了例題和習題。高中數學教材中的概念比較多,符號和定義都比較多。另外,內容也比較多,課堂中的教學內容遠遠多于初中數學教學。很多學生不能適應高中數學教師的教學策略。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就應該復習初中學習的知識,以此引出新的內容。通常高中數學知識都是在初中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因此,應該更加注重舊知識的復習。比如在教學浙教版《三角函數》的時候,教師首先應該帶領學生復習初中學習的銳角三角函數的概念。進而引出高中坐標定義的方法。
(三)銜接好學習方法。很多學生在學習還存在一定的問題。認為讀高中很容易,這樣的想法就對學生在高中的學習產生了不良的影響。現階段,我國還不能普及高等教育,只能選拔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去讀大學。在這樣的狀況下,高考題目具有很強的選拔性。在初中教師講課細致的情況下,學生養(yǎng)成了依賴的習慣,不能獨立思考。到了高中,教師講解題目具有一定的選擇性,導致學生很難理解知識,更不會融會貫通和舉一反三。因此,教師應該做好初中高中數學學習方法的銜接。充分掌握學生初中的學習方法,并結合高中數學知識,為學生制定出符合學生發(fā)展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
綜上所述,高中教師應該重點關注初高中數學的銜接問題。從知識、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三方面做好銜接工作。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而提升高中數學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嘉月.新課改下初高中數學教學銜接問題的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4(22):296.
[2]李興貴,幸世強,張平福.高中新課改背景下初、高中數學教學銜接策略研究[J].教育科學論壇,2011(06):17-18.
[3]薛鋒林.論新課改背景下初高中數學的銜接問題[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1(15):140+142.
[4]李俊.淺談新課改背景下的初高中數學教學銜接[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3(03):153-1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