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摘要:將信息技術運用于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是全面貫徹落實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手段,對基礎教育階段語文教學改革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為教師實施新課改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對于低段的孩子而言,動態(tài)的視頻動畫遠遠要比靜態(tài)的文本文字更直觀、更形象?,F(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融聲音、圖像、視頻、動畫等為一體,它有利于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有利于提高課堂信息的能力;更有利于掌握突破困難的關鍵。兩者的有效整合巧妙讓孩子們進入教學情境,受到感染與教育。
關鍵詞:多媒體;低段語文;整合
國家教育部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第11條指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xiàn)教學內(nèi)容的呈現(xiàn)方式、孩子們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為孩子們的學習和發(fā)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huán)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爆F(xiàn)今教學理論認為:課堂教學要素的構(gòu)成發(fā)生了變化,從原來的教師、兒童、教材三個要素轉(zhuǎn)變?yōu)樗囊兀航處?、兒童、教材和媒體。以課堂、教科書和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未來社會對人才發(fā)展的需要。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多媒體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孩子的學習熱情和欲望,有效地增加課堂知識容量,它是逐漸地減少教師以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張嘴巴”這種傳統(tǒng)語文教學所帶來的弊端,從而構(gòu)建“老師帶領孩子們?yōu)橹黧w的新語文教學結(jié)構(gòu)和互動模式。
一、巧用教學資源包,為孩子建造一個童趣的拼音王國
拼音學習是一年級孩子們?nèi)雽W的第一個學習難點,也是他們這個學期學習的重點。為了讓新生適應從幼兒園到小學的學習生活,讓新入學的孩子會拼音、愛拼音。在學習拼音伊始,我巧妙地借助一年級教學資源包中的動畫故事,讓他們沉浸在奇妙的拼音王國里,利用電腦動畫的優(yōu)勢,激起他們學習拼音的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拼音習慣;在活躍的學習氛圍中快樂學習。
二、利用PPT軟件,讓孩子在神奇的漢字海洋遨游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關鍵,也是閱讀和寫作教學的基礎。新語文課程標準的第一段的素養(yǎng)要求:讓孩子喜歡學習漢字,有閱讀的愿望和識字主動性。而漢字的數(shù)量多,很難辨認,很難記住,對于一個七、八歲的孩子來說,如何讓他們喜歡學習漢字,有閱讀主動性的愿望?于是,我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軟件讓孩子們識記生字。形象的識字方法,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他們的漢字記憶能力。
1.變靜為動,趣味識字
低年級課文內(nèi)容少,多是以詩歌和短文為主。在識字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把要學的生字利用PPT的自定義動畫效果,引起孩子們的注意。這樣一來,孩子們對學習生字就很感興趣。如在學習一年級下冊《識字4》這篇課文時,我把課文要求孩子們認識的字“蜻、蜓、蜘、蛛”等形聲字利用自定義動畫中把兩個生字結(jié)合起來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并附之以編兒歌的識字方法,孩子們很感興趣,學得好,也記得牢。
2.圖文結(jié)合,巧妙識字
漢字本身的音形義之間有著本質(zhì)關系,可以提供各種多媒體讓孩子得到各種刺激的感覺信息,圖像,文字和聲音的結(jié)合,同時促進多種感官,可以大大提高記憶效率。如在教學生字“看”時,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孩子們通過圖片猜字謎的方法,引出生字“看”,我先在田字格的上面寫生字“手”,再讓孩子們說出下面的漢字是“目”。讓孩子們結(jié)合圖形,加上猜字謎的識記方法,孩子們對識記漢字極感興趣,而且還記得很牢。
3.動畫演示,正確書寫
具體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的結(jié)構(gòu)分析使用兒童動畫教學,筆畫,示范,結(jié)構(gòu)分析,把比較抽象的起筆、行筆、收筆等過程直接地展現(xiàn)在孩子們面前表演,更能吸引孩子們的注意、興趣、容易理解的筆畫、結(jié)構(gòu)等,便于兒童的記憶模仿。這樣的書寫示范,既投孩子們所好,讓孩子們在他們喜歡的方式中進行枯燥的字詞學習,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同時教師的教學目的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得以實現(xiàn)。這就是多媒體帶給識字、寫字教學最直接的幫助。
三、和孩子一起看動畫,陪他們走進動畫世界的樂園
要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閱讀情感體驗,而且可以讓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知識,形成良好的語感;能讓學生理解和欣賞文學作品,這是由高尚的情操和審美情趣的影響和重陶;同時也可以發(fā)展他們的個性,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我覺得一直讓孩子看“靜態(tài)”的課外書去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不如適當?shù)睾退麄円黄鹂纯础皠討B(tài)”的動畫片更為形象。
我們約定一起看的動畫片就是《弟子規(guī)》。每一次的觀看,都是我和孩子們一次次思想火花的碰撞,我們一次次被孝孝和悌悌的孝心所感動,知道了: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長者先,幼者后,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不僅如此,孩子們還很自覺地以孝孝和悌悌為榜樣,幫助家里的大人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想,這比看了一本書,讓孩子說說這本書講的是“尊老愛幼”的故事,并讓他們學著書上的小朋友去做要有效果得多。
四、看無聲視頻,讓孩子在想象的天空飛翔
曾經(jīng)聽過施民貴特級教師的一堂繪本課,恍然大悟:原來做個“小小配音員”是這么有趣,原來孩子的寫作可以這樣教。施老師先給孩子們播放了一段自己親自拍攝下來的無聲視頻(一群鴨子上臺階,鴨媽媽先上去,緊接著她的孩子們也一只只想盡辦法的上去),然后讓孩子們展開豐富的想象,給這段視頻配上文字。孩子們覺得特別有趣,個個都躍躍欲試,完全忘記了老師的目的其實就是讓他們用“嘴”來寫一段話。當老師揭開真相的時候,孩子們豁然開朗,原來寫作文并不頭疼,而是這么有趣的一件事。把多媒體技術引入習作教學中,其直觀、形象的表現(xiàn)方式,能激發(fā)孩子們的寫作興趣。
信息技術的飛躍發(fā)展,對教育的發(fā)展也起到了同樣大的促進作用,運用多媒體這一教學手段,將枯燥單調(diào)的文本教學注入別樣的生機與活力,增強課堂趣味性、形象性,及學生視聽的感受。正所謂“課伊始,趣亦生;課進行,趣漸濃,課結(jié)束,趣猶存”,從而突破了語文教學的難點,提高了語文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國家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2011.
[2]孫玉勤.信息技術與教學整合的意義[J],陜西教育(行政版),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