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勁松
摘 要:新課標提倡高中班主任實踐管理工作應該以學生的德育教育為主,根據學生成長需求為學生進一步明確發(fā)展方向,優(yōu)化和調整教學方案,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德育思想的熏陶,樹立起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實現健康成長,從而更好的適應社會,實現人生最高價值。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班主任管理工作經驗,對高中德育教育的現實意義進行了深入分析。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 德育教育 實踐管理 意義
新課改后的教育思想在高中教學領域不斷深入,德育教育質量受到了社會、學校、家長的廣泛關注。如何開展有效的德育教學已經成為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問題。指導高中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有利于學生步入正確的人生軌道,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觀念和情操觀念,會使學生受益終生。高中班主任要進一步完善德育教育,從多個方面進行德育思想的滲透,發(fā)揮出德育教育的最大價值。
一、高中班主任實踐管理中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目標不夠明確
在高中教學階段,班主任工作所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不僅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深入了解,還需要保障學生能夠具備良好的生活狀態(tài),班主任工作壓力巨大,開展德育教學時往往精力不夠旺盛,因此德育教育目標樹立的不夠明確,使高中德育教學質量很難得到保障,教學效果不盡人意。高中班主任在實踐管理中,對于學生情感思維的激發(fā)沒有規(guī)劃出合理的方案,使實踐工作缺乏及時性和有效性?,F階段高中提倡素質教育和創(chuàng)新教育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并且對學生進行愛國思想的啟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奉獻精神,保障學生正確價值觀和世界觀的樹立,從而體現出教學的最大價值。但是這種形式的教育理念和德育教育的觀點發(fā)生了沖突,很多教師開展德育工作過于形式化,沒有嚴格的按照步驟進行教育計劃的實施,學生道德觀念和情操思想無法受到良好的培養(yǎng),班主任實踐管理工作缺乏創(chuàng)新理念的指導,德育教學雖然長期開展,但是卻沒有收獲到應有的成果。
(二)理念過于陳舊
在社會經濟結構不斷調整的背景下,教育理念也隨之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德育教育思想必須要與時俱進,才能夠展現出最大意義與價值。然而,高中德育教育目標不夠明確,教師過于忽視德育理念,導致教學模式無法順利轉型,傳統(tǒng)教學觀念依然影響著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這一問題的存在給高中德育教學質量的提升造成了嚴重的制約影響。比如,高中班主任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時,沒有根據時代發(fā)展的要求引導學生對當前最新的思想政治內容展開學習,領悟時代精神,端正自身態(tài)度,豐富文化知識,提高綜合素質。而往往以開展“愛國主義”文體活動的形式居多,通過千篇一律的合唱愛國歌曲或其他相對陳舊的教育方式開展德育教育工作,不利于高中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提高,學生在強烈的情感熏陶過后,思想道德素養(yǎng)并沒有實質上的提升,導致高中德育教育工作普遍沒有落到實處。
二、高中班主任管理實踐中融入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以學生為主體
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fā)展已然改變了高中課堂教學模式。在新形勢下以學生為主體,教學工作全面的圍繞學生的需求進行設計,才能夠有效的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從而為德育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所需條件。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指導學生進行思維的創(chuàng)新,并且學會從多個角度進行問題的思考與分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學習效率,為未來深層知識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能夠引導學生走上全面發(fā)展的道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使學生真正的熱愛學習,才能夠真正意義上實現德育教育的規(guī)劃目標。
(二)營造教學氛圍
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德育教育思想的完美滲透。班主任在進行實踐管理過程中,需求結合學生的身心狀態(tài)進行工作計劃的優(yōu)化與調整,保證學生能夠在輕松心情的帶動下參與德育教學工作,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觀念和情操觀念,受到德育思想的熏陶,為身心的健康發(fā)展提供基礎保障。根據學生的個性需求開展有效的德育教學活動,可以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班主任可以多組織學生參與一些學生感興趣、有意義的活動,一方面在活動中加深對學生品德教育的了解,另一方面在活動中塑造學生擁有良好的品德。例如:班主任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開展德育工作,提高學生的組織建設能力,給他們一個班會主題,讓他們自擬活動方式,讓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參與進來。根據一些有價值的案例,說出自己的獨特見解,在自我陳述的同時,聆聽別人的見解,相互學習,樹立他們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體現德育的重要性,班主任要不斷的深入德育工作,對他們的品德教育能夠全面的進行,使得師生之間在一種和諧融洽的氛圍中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關系,有效開展品德教育活動。
(三)建立友好班級關系
科學、合理的開展教育教學活動能夠大大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所以,在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中,要以班集體為主體,多組織學生參與到教育教學活動之中,對班級活動進行精細策劃,從而讓學生建立深厚的友誼,進行正確的人際交往。班主任可以多組織學生開展主題班會、體育游戲、演講比賽、自制模型等等,這些活動,不僅能夠充分體現出學生們對知識的追求與向往,更與學生對美好事物的精神追求相一致,在這些活動中學生能夠積極的投入并參與進來,最大程度的激發(fā)自身的潛力,充實自己,從而擁有一顆正義的心。學生能夠在活動中彼此熟悉,通過團隊合作,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強化師生友好關系,加強了班集凝聚力。
(四)提升道德素養(yǎng)
首先,高中班主任應運用“生活化”德育教育方法,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在一點一滴中積累班級正能量,樹立良好班風,從本質上提高高中生思想道德素養(yǎng)。其次,高中班主任要運用“實踐性”德育教育方法,組織學生開展德育主題活動,比如帶領學生參加社會公益勞動,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體會到助人為樂、奉獻社會的成就感,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從而提高高中生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
三、結語
總而言之,高中班主任首先要轉變傳統(tǒng)的德育教育理念,重視德育教育的價值,規(guī)劃具有可操作性的德育教育目標與德育教育環(huán)節(jié),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循序漸進地滲透德育教育思想。高中班主任還要做到以學生為本,一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關心學生,愛護學生,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張芳.淺談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策略[J].未來英才,2017(13)40-41.
[2]董珊珊.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實施的難點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6(1)136-1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