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泯伊+黃柳君
摘要:社交媒體在近年發(fā)展迅猛,成為各國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與此同時,許多弊端也隨之而來。各國不斷出臺相關政策,采取各種措施對其進行管理,其中不乏卓有成效的方法,但也存在失敗的經驗教訓。本文以美國、德國、韓國為例,窺探國外管理社交媒體的主要措施,并從中總結有效經驗。
關鍵詞:社交媒體;管理措施;國外
一、社交媒體發(fā)展背景及現狀
百度百科對于“社交媒體”的定義為:社交媒體是人們彼此之間用來分享意見、見解、經驗和觀點的工具和平臺,現階段主要包括社交網站、微博、微信、博客、論壇、播客等等。國外社交媒體的發(fā)展已有40 多年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971年人類第一封電子郵件誕生。21世紀以來特別是自2004年Facebook成立后,社交媒體進入了其發(fā)展的鼎盛時期。中國的社交網絡經歷了近二十年的發(fā)展。社交網絡從PC端開始發(fā)展,到2005年進入快速增長期,2010年開始進入高速發(fā)展期。根據艾瑞整理CNNIC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6月,我國移動網民規(guī)模已超過6.5億,移動互聯網經過多年發(fā)展已進入相對成熟階段。
二、國外管理社交媒體的主要措施——以美國、德國、韓國為例
隨著社交媒體的廣泛應用,出臺相關政策對其進行管理以促進其良性發(fā)展成為各國的必然之舉。美國作為社交網絡工具的發(fā)源地,其管理經驗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德國作為第一個進行專門性網絡立法的國家,其對于網絡表達的嚴格管理也產生了很大的反響;韓國是第一個要求強制施行網絡實名制的國家,雖然實名制最終破產,但其管理經驗也十分重要。
1、美國:各執(zhí)法機構充當網警角色。美國沒有專門設立網警,但通過制定細化的法律,設立專門執(zhí)法機構,調動各個部門聯合行動,鼓勵民眾積極舉報,其各個執(zhí)法機構都可以說是網絡警察。(1)“三大領域”和“兩個層次”全方位監(jiān)管。美國的立法、司法、行政三大領域以及聯邦、各州兩個層次對社交媒體部署全方位的監(jiān)管。美國曾陸續(xù)頒布超過 130 項互聯網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被認為是擁有互聯網法律最多和最重視互聯網管理的國家之一。奧巴馬在任期間,美國國土安全部設立“社交網絡監(jiān)控中心”,專門監(jiān)控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體信息;2015年簽署《網絡安全信息共享法案》,擴大監(jiān)管范圍。(2)為未成年人設立專門安全限制。美國哥倫比亞特區(qū)和 49 個州的司法部長達成跨州協議,對 Facebook、Myspace 等社交網站增設 40 多項安全限制。這項協議標志著社交網站安全建設的一個分水嶺,保護未成年用戶遠離網絡色情和暴力等不良內容。
2、德國:協同歐盟配備強執(zhí)行力。信息安全服務提供商McAfee和美國智庫CSIS聯合發(fā)布的一項調查顯示,網絡犯罪給德國帶來的經濟損失占GDP的1.6%。而德國作為歐盟的一員,與其他成員國共同制定了成員國內部管理社交媒體的相關措施。(1)協同歐盟制定法律法規(guī)并配以強執(zhí)行力。德國積極協同歐盟推進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出臺,同時與社交網絡簽署相關準則,完善社交媒體管理體系。歐盟發(fā)布了《歐盟更安全的社交網絡準則》等法規(guī),并對外公布其對社交網站的獨立評估、總結。國內方面,德國早在1997年就開始制定一系列網絡信息管制的法律法規(guī)。今年4月,德國內閣新通過一份法律草案,旨在重拳打擊社交媒體上仇恨性、煽動性言論等違法內容。德國的網絡警察有三層機構:一是內政部直屬的聯邦刑警局下設的“數據網絡無嫌疑調查中心”,24小時不間斷地跟蹤和分析互聯網上的信息;第二層是社交網絡上的“網絡辦案點”,接受用戶報案;三是針對黑客、恐怖主義等設立“全國網絡防衛(wèi)中心”等機構。(2)實名制與行業(yè)自律相結合。德國要求網絡公司進行行業(yè)自律,要求網民進行道德自律。如谷歌公司在自己的網站聲明中邀請用戶共同來進行信息監(jiān)督,對違法和不良信息進行舉報。接到舉報之后,谷歌會對信息內容進行審查和刪除。
3、韓國:多管齊下嚴打網絡犯罪。韓國網上關于政治和經濟的謠言屢見不鮮,這些虛假信息輕則影響老百姓的判斷,重則威脅社會穩(wěn)定。目前韓國監(jiān)管互聯網和新媒體傳播的部門有文化體育觀光部、放送通信委員會、安全行政部等七大部門,多管齊下加以限制。(1)破產的實名制。2006年12月,韓國通過關于網絡實名制的法律,網民必須使用真實姓名和身份證號注冊并通過驗證后才能在各網站上寫帖和跟帖。不過韓國政府于2012年逐步取消網絡實名制,強制性網絡實名制破產。實名制下各大網站受到黑客攻擊使得大量個人信息泄露,引起民眾強烈不滿。同時,韓國民眾認為實名制限制了語言表達的自由,降低了他們使用社交媒體的積極性。(2)警察廳下設專門搜查。韓國最早于1997年在警察廳下設電腦犯罪搜查隊,隨后創(chuàng)立網絡恐怖襲擊應對中心。2014年6月,韓國警察廳下屬的網絡安全局正式成立,下設網絡安全處、網絡犯罪應對處、數字鑒定中心等機構。韓國網警已經將網絡詐騙、網上賭博、侵害個人信息等作為“五大惡性網絡犯罪”進行重點偵辦。
三、國外社交媒體管理措施對中國的借鑒意義
中國的社交媒體處于高速發(fā)展期,未來仍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借鑒國內外經驗教訓,取長補短,讓我國的監(jiān)管措施更加符合國情;將自然規(guī)律與法律結合,張弛有度,促進社交媒體發(fā)展。
1、建立健全社交媒體監(jiān)管法律體系。立法是治理之本,依據我國實際情況出臺合適的法律、法規(guī)并依法管理,將管理措施合法化、正式化、規(guī)范化,有利于具體措施的施行,并為我國的社交媒體發(fā)展制定更具系統(tǒng)性、前瞻性的管理措施,營造良好的行業(yè)氛圍。
2、多管齊下,共同監(jiān)管。美、德、韓三國的管理措施都是多管齊下,并非只靠單獨一類措施。多管齊下,分清主次,共同監(jiān)管,可以有效兼顧多個方面的問題,同時也避免了由于權力過于集中而影響管理效果的問題。
3、行業(yè)自律,用戶自覺。除了外部監(jiān)管,內部自律也是管理社交媒體網絡的一個重要手段。運營商是社交網站管控的主體,應主動監(jiān)管內容,維護用戶信息安全,并及時處理自身出現的問題。有關部門需要加強對行業(yè)及用戶的宣傳教育,督促形成自覺自律的良好氛圍。但這種自覺自律必須建立在有明確法律法規(guī)約束的基礎上,否則只能流于松散。
參考文獻
[1] 本刊編輯部. 國外社交媒體管理制度一瞥[J]. 中國信息安全,2014,(07):94-96.
[2] Beth Hayden and Rafal Tomal. A History of Social Media[EB/OL].copyblogger,http:// www.copyblogger.com/history-of-socialmedia/,2012-10-19.
[3] 李娜,胡泳. 社交媒體的中國道路:現狀、特色與未來[J]. 新聞愛好者,2014,(12):5-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