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婕
摘要:雷夫老師用三十年所總結出來的教學經驗, 創(chuàng)造了一間充滿奇跡的“第56號教室”,感動了整個美國。
關鍵詞:雷夫;第56號教室
我們當老師的,從把一批孩子迎進教室的那一刻開始,就注定愿意為之奉獻心力,用自己全部的才學和本事,帶著孩子一點點的學習、進步。但是問問從教室里出來的孩子,為什么他們中的很多人,很多時候都不快樂?他們除了讀書,除了作業(yè),其他的事情通常不會被同意去做。他們做過的很多事,常常被指責;他們說過的很多話,往往被嘲笑為無知;一些奇思妙想卻被認為是不切實際的胡思亂想??
這時我們首先需要的就是“第56號教室”的信任,有了師生之間的相互信任,奇跡才有可能創(chuàng)造。因為,信任原本就是教育最重要的前提。
在美國洛杉磯市中心一間極普通的小教室里,一位叫雷夫艾斯奎斯的小學老師,用了近四分之一世紀的時間,創(chuàng)造了一間充滿奇跡的“第56號教室”,感動了整個美國。這間有時會漏水的小教室坐落在霍伯特小學的校園里,該校高達九成的學生家庭貧困。然而,就是這些條件并不出眾的孩子,在這間溫馨的教室里,不僅能在全國標準化測試中取得高居全美統(tǒng)計前5%的好成績,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們收獲了一生的寶貴財富——高尚的人格和堅韌的信念。以致日后許多學生進入哈佛、普林斯頓、斯坦福等名校深造。
這就是我剛剛讀完完,并感慨不已的《第56號教室的奇跡》里講述的真實故事。
“第56號教室”之所以神奇,是因為它確實與眾不同,它充滿快樂,沒有其他學校其他教室多多少少總有的一種情緒:害怕。
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樣的事實:在我們的許多教室里,學生之所以聽話,肯學,守規(guī)矩,是因為他們害怕,害怕老師的懲罰,害怕父母的責罵。他們有許多喜歡做的事,但是他們不能,而且不敢。結果充滿恐懼的教育就一點一點吞噬了孩子的靈性,扼殺了他們的才華,甚至影響了他們日后的發(fā)展。
而在“第56號教室”里雷夫老師不僅營造了一個充滿信任的課堂,打造了一系列卓越的課程,還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個教育奇跡。我不禁在想雷夫老師成功的秘訣是什么?《小學課堂管理》這本書巧妙地給出了答案:“成功的課堂管理能培養(yǎng)自律性和個人責任感?!薄俺晒Φ恼n堂管理應該建立這樣一種環(huán)境,使學生出于個人責任感或者內心的道德律令來規(guī)范自身行為而不是出自外在的獎懲?!钡拇_,雷夫老師的成功絕非偶然。追本溯源,便不難發(fā)現(xiàn),雷夫老師特別注重培養(yǎng)兒童健全的人格,在尋找道德發(fā)展第六階段的過程中,他潛移默化地將兒童由道德他律轉變?yōu)榈赖伦月?。而這一徹底轉變的根基就是雷夫老師所做的三件事。
一、做孩子們可靠的肩膀
教師要勇于對自己的承諾負責,讓孩子把信任放在我們肩上。我們常常會說“如果你們做得好,就獎勵?!钡覀冇滞鶗谩澳悴宦犜捑腿∠@種獎勵”來脅迫孩子,或者因為自己的各種原因而隨意破壞地改變了曾經的許諾。雷夫老師認為:“這種背叛不只把你做過的許多好事都毀了,更讓孩子對你大失所望?!彼栽趦和瘡乃勺呦蜃月蛇@個緩慢的過程中,教育者要控制自己不耐煩情緒,
不惜一切代價,避免信任的破壞,“如果你告訴孩子周末會有一項特別的美術活動,即使需要在半夜跑到通宵營業(yè)的賣場去購買必須的材料和畫具,也在所不惜。”
二、紀律必須合乎邏輯
學校當然要有紀律,但紀律很容易變成教師手中的一把隨心所欲的戒尺。教室里最常見的處罰就是:因為一兩個學生的搗蛋,教師就可以決定下午全班都不準打球,留下來一起受訓。另一種經典的處罰是:某學生忘了做數(shù)學作業(yè),結果他的懲罰是不準上體育課或美術課,限時補好作業(yè)。雷夫老師提出質疑:“孩子會因為害怕默默接受處罰,但他們的內心是不服的;只要孩子看見你做法不公,對你的信任就會失去??梢?,紀律只能作為一種手段,其最終指向仍然是促成孩子達到自律。
形成并完善班規(guī)。班級中的班規(guī)不能作為一種現(xiàn)成規(guī)定,而應在群體共同生活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并完善。教育者可宣傳有利于兒童終身發(fā)展的行為規(guī)范要求,與兒童共同制定出適合班級兒童的、更為細化的班規(guī)。
江陰市華士學校的楊印健老師接手五年級一個新班級時,在一個月的學習活動中,逐漸形成了一系列班級管理的細節(jié)規(guī)定,這些細則很有借鑒意義。摘錄部分如下:
關于排隊(升旗、出操、用餐、放學)的要求:整隊快、靜、齊,不拖拉;隊伍前行過程中不講話、不做嬉鬧等小動作,保持隊伍前后整齊;到達目的地后保持安靜,迅速按要求調整好自己的位置。
關于雨傘的擺放要求:統(tǒng)一將雨傘放至指定位置:大傘放閣柜最上面;小傘放閣柜閣子內。如果需要自己放置,請將其放于書包內或課桌內。
關于放學前課桌椅的擺放:聽到放學口令后,將課桌前后左右對整齊,然后把椅子推進課桌洞內,檢查后離開。
關于個人物品攜帶與安全的管理:不將玩具帶入校園和教室,一經發(fā)現(xiàn)立即沒收。(什么是玩具?班主任定奪)
關于個人衛(wèi)生的要求:保持個人穿著整潔;保持課桌面及內部整潔,無與學習無關的異物;保持課桌椅周圍全天候地面干凈。
這只是班規(guī)中的一部分,但已足見楊老師管理之細膩。對于兒童的很多行為,班規(guī)都能給出了一個細致的行動指南。這樣的班規(guī),能讓兒童意識到什么行為是合理的,以及自己行為與班規(guī)的差距。這樣的班規(guī)是營造良好班級環(huán)境的必備基礎,值得我們借鑒。
三、堅持教師就是最直接的榜樣
雷夫老師坦言:“孩子們一直在看著你。你要他們做到的事情,自己先要做到。我要學生和氣待人,認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們所認識的人之中最和氣、最勤勉的一個。別想愚弄小孩,他們很聰明?!边@就是身教重于言教的最簡單道理。作為老師,每天都有無數(shù)個機會可以樹立榜樣,同樣會有無數(shù)個機會可以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任;然而,我們有不少敬業(yè)的同行卻常常不在意這些細節(jié)和機會,結果就容易好心辦不成好事。
平心而論,雷夫老師做的這四件事,很普通,道理也不很深奧。難能可貴的是他堅持了25年,天天如此,事實如此,對每個孩子如此,當老師的,做家長的,當然都希望能遇到“第56號教室”的信任,有了師生之間的相互信任,奇跡才有可能創(chuàng)造。因為,信任原本就是教育的最重要前提。
參考文獻
[1] [美]雷夫·艾斯奎斯著,卞娜娜譯.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M].中國城市出版社,2009.
[2] 陳勇主編.第56號教室的故事——雷夫老師中國講演錄[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