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梅
摘 要:改變枯燥乏味的傳統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語文的主動性一直是中職課堂教學致力研究的重大課題。運用新的教學理念優(yōu)化語文教學,給學生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和想像力的天空,搭建適合中專學生成長的舞臺,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的主動性,力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從而達到語文教學的較高境界。
關鍵詞:中職學校;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
中職學生只重視專業(yè)課的學習,不重視文化課的學習,對語文學科也不感興趣。在新課程改革的形勢下,需要教師更新教學觀念,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新型師生關系,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優(yōu)化教學方法,加強學法指導,引導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苦學”為“樂學”,實現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的重大突破,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本文從以下幾方面探討中職學校優(yōu)化語文教學的策略。
一、實施興趣教學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大多數中職學校生源素質低,語文基礎不扎實,對學習失去興趣導致課堂無適所從。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的興趣和動機,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必須想方設法啟動學生的內驅力,并采取各種有力措施,把學生的興趣和需求納入合理的軌道,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只有當學生對所學的內容產生興趣,形成了內在的需要和動機,他才能具有達成目標的主動性,教學目標的實現才有保證。例如教學《守財奴》案例——把文學鑒賞引入語文課堂。教師可以從世界文學史上的四大吝嗇鬼(即夏洛克、阿巴貢、潑留希金和葛朗臺)形象入手,旨在明確鑒賞的重點是人物形象的塑造。四大形象可以從橫向比較中顯示作品的審美價值與地位,激發(fā)鑒賞主體的閱讀興趣,促使鑒賞主體與作品文本的漸次接近。課堂中學生發(fā)表了對葛朗臺的第一印象:生1:搶女兒的梳妝甲(自私自利);生2:歸還女兒梳妝甲(虛偽);生3:臨死前看見法器的神態(tài)和動作(嗜金如命);生4:臨死前每天都要看他的金子(占有金子);生5:臨死前抓十字架(至死不變)。通過這種方式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主體性得到了較好地發(fā)揮。
二、有效實施學生主體教學法,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
中職學生的知識結構比較零亂而且表現比較膚淺,能力水平偏低,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能力水平是學生達成目標的基礎,教學實際要遵循教學規(guī)律,符合學生的知識建構,符合教學原理。教學成功的關鍵是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能夠有效地吸收和引用知識。教學設計要研究學生的知識起點、能力水平,要考慮升學的可接受性,力求使教學內容和教學水準適合中職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心理特征,使學生能體驗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滋味。如教學《祝?!钒咐褜W習自主還給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把一篇難度較大的文章化繁為簡,傳輸給初步具有理性思維的中職生,并非易事。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嘗試讓學生做一回真正的主人即學生主講,教師監(jiān)督學生普遍反映,這種方法既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又挖掘了他們的學習潛力。因而,要進行有效的語文教學設計,必須在對學生情況準確分析把握的基礎上,確定學生的起點水平,找準其起點水平與語文課程標準所規(guī)定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間的差距,落實真正的教學需要,教學中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三、靈活運用教學方式,煥發(fā)課堂活力
在教學方式上,教師可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設身處地地感受體驗文學作品中的藝術形象與情感。語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質兼美,意蘊豐富,也有部分遠離時代背景,學生難以體會作者用意所在。筆者解讀教材時,廣泛查閱作者、背景等材料,備足內容,使學生在課堂內學到課外知識,又深刻體會教材內容,既做到教材深印心中,又激發(fā)興趣,例如在處理每單元的重點篇目時,筆者始終采用整體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質疑——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根據不同內容精心設計問題,組織課堂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們深刻感受到親切、和諧、活躍的學習氣氛。教師成為了學生的親密朋友,教室也轉變成為學生的學堂,學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無聞的模范聽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小組間互動、環(huán)境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較為充分的鍛煉。師生的情感與個性融在其中,讓生活進入課堂,學生在互動中求知,在活動中探索,既輕松地掌握了知識,又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了能力。學生的整體素質有了質的提高,語文課堂真正煥發(fā)出它應有的活力。
四、實施愉快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意識
中職語文的課堂現狀是教師在講臺的“孤島”上揮汗如雨、口吐白沫,而學生或呼呼大睡,或竊竊私語,或聆聽音樂(隨身聽),或偷看閑書等等。教師埋怨學生難伺候,學生則大發(fā)牢騷,說來勢授課味同嚼蠟。因此,針對這種現象,我們可以嘗試快樂教學,借鑒明星和說書人表演來追求課堂活躍的氣氛。既輕松方便又受學生歡迎,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聽課激情。如教學《雨霖鈴》案例——讓快樂學習走進課堂教學。教學時改傳統課堂教學,而是教會學生改寫《雨霖鈴》成劇本,并借助學校的攝影像機或學生自帶,拍成MTV,把文言文的苦盡可能化解為簡單平易,把枯燥乏味的內容在快樂中分解,使學生不僅不至于興趣索然,反而在興致盎然中找到靈感,從而使學生達到學習的效果。
在語文教學設計中,教師一定要立足于學生實際,運用各種方法,積極實施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和積極探索、勇于實踐的能力,同時大力推進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應用,這樣的教學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教學目標才能順利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