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徽
摘要:隨著全球法律法規(guī)政策的不斷完善,動物保護法在各個國家也引起了人們的重視,逐漸成為國家的每個公民都悉知的法律。如今,對于動物的保護,世界上的所有公民都達成了一致的共識,各個國家也都逐漸將動物保護上升到法律層面。在我國,隨著經(jīng)濟和時代的不斷變化發(fā)展,人們對動物保護的意識逐漸增強,加強對動物保護立法并且執(zhí)行落實,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本文從法律的角度出發(fā),分析了當今時代發(fā)展中動物保護法的概況,明確指出了動物保護法的理論基礎及出臺的意義,通過對比我國與世界法律最具代表性的美國的動物保護法,淺談了西方國家針對動物保護的立法優(yōu)勢,為我國應當如何完善動物保護法,建設動物與人類的和諧家園提供參考。
關鍵詞:時代發(fā)展 動物保護法 落實 進步
動物作為世界上萬千生命體的一種,他們與人類一樣,有著自由和受保護的權利。在人類發(fā)展的過程還處于只能夠解決簡單的溫飽問題時候,對于動物的保護在人們思想意識里是極為淡薄的。時代的不斷進步,不僅是人類發(fā)展的一個剪影,更是思想意識進步的一個過程。人們逐漸開始對一些流浪的動物產(chǎn)生同情,或者以宗教的形式對一些動物進行保護,相比通過頒布出臺法律政策對動物進行保護這種措施而言,后者來說更為有力。
一、動物保護法概況
(一)動物保護與動物保護法
人類與動物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從達爾文進化論的角度而言,人是由動物演變而來的。在國家大力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今天,對于動物保護已經(jīng)在人們的思想中形成了一種觀念。但是,并不是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會本著與動物和諧相處的觀念去在這個物種空間生存發(fā)展,都的人不管不顧,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不惜扼殺小動物,譬如,2010年活剝浣熊事件。針對這些殘忍的行為,必須通過法律來制止和解決,為動物爭取權利。由此,國家頒布出臺了《動物保護法》,來約束人們針對動物的一些不良行為。
(二)動物保護法的理論基礎
西方國家的法律從某種意義上較之于東方國家而言具有一定的先進性。自從西方國家誕生了動物解放思想,就有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動物這個群體,針對他們的遭遇和他們所受到的不平等待遇,開始從新的角度去思考人與動物的關系,于是誕生了動物福利論、動物權利論等法律理論。
1.動物福利論
民族經(jīng)濟水平的提升和精神文化層面的發(fā)展共同促進了動物福利論的誕生。西方國家早在18世紀就已經(jīng)展開了對人和動物應該如何相處的話題討論。美國對于動物福利論的認識是較為深刻的,在立法方面,從時間上來說一直都處于世界發(fā)展的前列,其對于保護動物的意識和法律觀念,都是比較前衛(wèi)的。而在中國,動物保護立法的范圍較小,只限于瀕臨絕種的動物,其他的動物卻得不到保護,因此,從這個方面而言,我國有待于進一步完善制定出來的動物保護法。
2.動物權利論
資本主義的快速發(fā)展促使人們對權利有了新的認識。19世紀以來,動物解放理論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人們思考的問題逐漸轉(zhuǎn)變成了動物是否具有權利。美國針對動物的權利問題頒布了相應的法律文獻,以此為動物爭取更多的權利,倡議人們保護動物。
(三)動物保護法的意義
善待動物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種表現(xiàn)。我國針對人類與動物如何和諧相處提出了相應的法律文獻,以約束不良行為,減少人們對動物造成的傷害。動物保護法的提出,使得我國一些瀕臨滅絕的動物得到了保護。譬如,我國在未頒布動物保護法時,西部的藏羚羊經(jīng)常受不法獵人的獵殺,每年都有多數(shù)藏羚羊死于獵槍之下。但在該法律頒布以后,這種局面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在國家的監(jiān)管之下,不法獵人如果再次做出有違法律之事情,便會得到法律的懲罰。動物保護法的頒布,不管從哪個角度而言,利處都是十分大的。
(四)中美兩國動物保護法比對
西方國家對于動物保護法的研究從時間上而言是計較早的,且立法思想也經(jīng)歷了漫長的歷史變遷。猶太教和古希臘文化對于西方國家的動物立法有一定的影響。不管是從完善程度還是執(zhí)行范圍來說,西方國家的動物保護法都要比我國的動物保護法更加的先進。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jīng)濟不斷地向前發(fā)展,我國開始從各個層面開始確立一系列的法規(guī)政策。目前,我國的動物保護法僅僅處于一個起步階段,能夠達到國家基本國情的一個保護準則。
二、落實推進動物保護法,打造和諧家園
(一)擴大野生動物的保護范圍,加大保護力度
自從我國頒布了《野生動物保護法》以后,經(jīng)過落實監(jiān)督,我國瀕臨滅絕的動物得到了有效的保護,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控制了野生動物的滅絕數(shù)量。但是,此法律針對的只是快要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從涵蓋范圍上而言是極少的。因此,要落實好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就必須擴大對野生動物的保護范圍,科學的界定出需要保護的野生動物,增加對野生動物的福利保護,從生命權和自由尊嚴權都進一步落實到位。
(二)針對野生動物的棲息地進行有效的保護
野生動物的棲息地是對野生動物進行保護的一道天然屏障。自從我國落實動物保護法以來,有關部門就開始著手對動物的棲息地進行保護。為了取得更好的保護效果,應當在野生動物棲息區(qū)域建立自然保護區(qū),以供野生動物在此處進行棲息繁衍。除此之外,還應當完善對自然保護區(qū)的管理。工作人員必須盡職盡責,對自然保護區(qū)進行有效的管理,保證自然保護區(qū)的環(huán)境與安全。
(三)從立法上嚴厲打擊野生動物交易
動物保護法頒布以來,對市場上控制野生動物交易起到了嚴厲的打擊作用。對于非法行為,譬如獵捕野生動物,出售野生動物等現(xiàn)象,應當給予嚴厲的處罰。在當今社會,依然存在著非法買賣野生動物,拿珍稀動物做食材進行交易,對于這種現(xiàn)象,國家應該加強立法工作,對非法人員進行嚴厲的打擊和懲處。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世界上各個國家對于動物的保護都極為重視。我國針對動物保護法的提出,也逐漸轉(zhuǎn)變對人類和動物和諧相處這個理念的認識,并且努力落實國家所頒布的政策,從行動上真正的對動物進行保護。動物保護法的落實與進步,是法律層面的進步,更是社會文明的一筆光彩。
參考文獻:
[1]劉寧.關于動物保護的思考——兼論動物在法律上有限主體地位[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2.
[2]張貴花,張鳳梅.淺談中國動物福利現(xiàn)狀及立法問題[J].草業(yè)與畜牧,2011,(10).
[3]趙營.淺議我國動物衛(wèi)生保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黑龍江畜牧獸醫(yī),2011,(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