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曦 王克嬰
摘 要 2017年,是全面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年。在此次改革中,將取消文理分科,學生可以自主選擇考試科目。這種選擇下,學科在選報高校及專業(yè)時的受限比例成為學生們不得不考慮的重要因素。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在選報專業(yè)時遇其他學科組合受限比例較小。然而,思想政治課程又因其獨特的學科性質使很多學生望而卻步。本文以天津市為例,分析當前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的特點,從教材、教師及學生層面提出建議,以期助推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進程。
關鍵詞 招生制度 改革 思想政治課程
作者簡介:張曉曦,天津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王克嬰,天津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與企業(yè)文化。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8.111
一、全面深化考試招生制度的緣起及影響
2014年9月3日,國務院印發(fā)《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標志著新一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啟動。此次改革,重點是要改善當前背景下唯分數(shù)論、一考定終身的不良現(xiàn)象。鑒于此,中共中央、國務院就全面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提出若干意見。
自1977年正式恢復高考以來,高考已經走過了40年。40年風雨兼程,我國的考試招生制度也一直在不斷完善。這次改革最大的亮點是取消文理分科,實行“3+3”考試模式。計入總成績的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科目,由考生根據(jù)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選擇。值得關注的是,這是一次具有歷史性意義的高考制度改革。取消文理分科,有效改善在此之前學生因為不喜歡或者學不好文科三門科目中的某一科,而不得已選擇理科的被動現(xiàn)象。另一大亮點是改革后的考試招生制度將更加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這一做法有利于招收綜合素質較高的學生進入高等學府,充實我們國家的人才儲備隊伍。
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因其獨特的學科性質,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呈現(xiàn)出枯燥、乏味,記憶和理解困難的特點。誠然,在眾多媒體的權威解讀中,各大教育機構及教育公眾號也紛紛綜合先行試點的浙江、上海地區(qū)招生辦法,整理出一份新的高考制度中各門課程組合在報考專業(yè)時的受限比例(圖1):
圖1
(注:圖片來源微信公眾號“北京新東方優(yōu)能中學教育”。)
從圖中可以看出,思想政治課程的地位在新的高考制度中提高了。在全面推進招生制度改革的節(jié)點,學生擁有自主選擇考試科目的權利的大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課程中學生不愿學和報考受限低的矛盾成為擺在學生和家長面前的一道難題。由此,當前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教學呈現(xiàn)出的特點、如何在新背景下更好地進行高中政治課程的教學,是本文要著重研究的內容。
二、當前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的特點
筆者在對數(shù)十所天津重點高中與普通高中的學生進行訪談時,通過他們對教材使用的實用性調查,結合高三階段教師授課特點,以及他們這個年齡段的情感特點,分析總結出當前天津地區(qū)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的特點如下:
(一)教材特點:書本知識易,考試內容難
高中政治教材因其特有的學科性質,使其與時代發(fā)展緊密結合。在我國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政治教材注重學科知識拓展,難度較前幾年有所下降。然而,在與學生的交談中筆者發(fā)現(xiàn),“課本挺容易的,可是感覺學會了課本知識考試的時候還是不會”這種現(xiàn)象也被不同學校、不同成績段的受訪學生提到。區(qū)縣模擬題、高考題的考試重點都放在了學生對時事熱點、大政方針的理解上,在此基礎上與教材知識點結合進行綜合分析,這也是很多學生最頭疼的考點?!安粫懘箢}、從材料里讀不出知識點”都是學生們學習完教材之后的切身感受。
(二)階段特點:教師授課壓力大,學生吸收效果差
高中階段的思想政治課程,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系統(tǒng)學習階段和集中背誦階段。前一個階段主要集中在高一高二年級,這個時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們興趣的最好階段,然而這個階段的效果差強人意。集中背誦階段,主要集中在高三伊始至高考前階段。這一階段,學生的重點放在背誦上,用于深度理解的時間較少。高三階段是很多學生學習政治的開始,又因處于特殊階段,教師既要帶領學生逐個知識點串講,又要關注時事熱點,還面臨學校教研組教研、出題等一系列工作。此時,教師主動教學所面臨的壓力很大,這個階段的學生同樣面臨六門學科、無數(shù)習題的磨練,主動學習積極性較低,因此學習效果不是很理想。
(三)情緒特點:當理性教師遇上感性學子
相較于初中階段,高中階段的學生更為理性一些,不過現(xiàn)階段的孩子仍然處于青春期階段,他們在情感上呈現(xiàn)出特點仍舊是希望得到注意、得到鼓勵。同時,他們更希望與喜歡的教師來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受人尊敬的老師也是學生興趣的開端。思想政治課程,更多的是要從學生的思想上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書育人,比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處于高中階段,尤其是高三階段的教師承受的心理和生理壓力比較大,在學生情緒變化方面所給予的關注可能沒有那么及時充分。教師把更多的關注點放在如何通過教學讓學生提高成績,學生們因為面臨大考壓力,更愿意教師給予更多情感方面的正向調節(jié)和鼓勵。如此種種,也成為當前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的特點。
三、對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的幾點建議
針對當前高中階段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的特點,結合現(xiàn)階段學生在學習、成長方面所凸顯的特征,以及當前所使用的教材特點,特提出如下建議,以期在全面推進招生制度改革中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教學工作取得實質性成效。
(一)教材建議
1. 難易相當:教材編纂與考試難度相當。如上文所述,在倡導素質教育背景下,教材編纂更多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思維,與考試內容相比,教材內容略顯簡單。大部分的受訪學生表示即使把書上的內容全部背會,做題時仍然困難重重。學生在課業(yè)壓力較重的情況對教輔書的利用并不充分,學生更多的仍是依賴教材。因此,教材的編纂在順應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綜合思維潮流的趨勢下,使教材的編纂與考試的難度相當,一方面達到高中階段思想政治教學的育人目標,另一方面也能更好的實現(xiàn)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的目標。
2. 與時俱進:編寫時政手冊輔助學習。高中政治考試是一門時政性非常強的學科,所選取的時政材料均是考試當年最熱門的話題。而教材的編纂與使用相對于日新月異的社會環(huán)境而言,存在一定的時間差。天津地區(qū)市面上所售的時政材料非常少?!昂脦啄瓴毁u時政材料了”是一位書店老板告訴筆者的情況。學校所印的時政材料一定程度上只作為課下輔助材料供學生自學,并沒有達到用課本知識分析時政熱點的目的。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方面,教材編寫委員會可以考慮分學期同步更新時政手冊,同時注意與高中課本知識的融會貫通。不然,時政手冊不但不會成為學生學習的“助推器”,反而會成為學生學習的負擔。
(二)教師建議
1.“有趣”又“有用”。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從學科角度而言“趣味性”不強,學生學習感覺枯燥、乏味。上文對改革之后科目組合受限比例所做的分析顯示,政治學科選報專業(yè)時受限比例小,這對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想政治課想要講的“有趣”并不容易,畢竟會受到學科性質的限制。情感投入是成為好教師的關鍵。一個好的教師必須摯愛自己的職業(yè),對教學抱以極大的熱情,這樣他可能積極地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去。三尺講臺是教師的舞臺,講課就是教師的表演。利用當下學生們感興趣的話題作引子,利用學生們喜歡的無傷大雅的網絡語言作點綴,利用一點喜劇相聲的夸張表演烘托氣氛。
在這種“有趣”的課堂氛圍中,落腳點仍然是“有用”。為學生梳理簡潔、實用的知識框架體系,提煉記憶關鍵詞和技巧。比如,全國人大是我國的權力機關,可以簡單記為“權”國人大,這樣學生很容易就記住全國人大的性質。課本知識講解與考試題目的融會貫通非常必要,用知識點來分析考題,并且為學生著重講解一個知識點的易考點、易錯點,分析正確選項和錯誤選項的特點。因此,教師層面的第一個建議是:“有趣”又“有用”。
2.“有情”又“有義”。高三階段的教師面臨很大的教學、升學壓力,在有效情感投入不足方面也情有可原。高三階段的孩子在情緒方面同樣面臨壓力、迷茫、困惑,此時,“有情”又“有義”的教師的作用至關重要。在繁重的教學壓力下,教師可以拿出一小部分時間幫助學生排解心中的壓力,這個過程也是教師自身釋放壓力的過程。特殊時期的正向鼓勵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們的信心,增添學習的動力。對于個別情況比較特殊的學生,教師也可選擇為其“開小灶”。比如,課后用15-30分鐘的時間與學生進行一對一談心,讓學生敞開心扉吐露心聲,教師可根據(jù)學生在思想、行為上的變化提出適當?shù)慕ㄗh。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有時超過父母,他們更愿意把心聲告訴自己信任的教師。一個負責人、有愛心的教師可以影響甚至改變一個孩子的一生。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J.Piaget,1896-1980)認為,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略微高于他們先有思維水平的教學,使學生通過同化和順應過程達到平衡,從而幫助學生發(fā)展已有的圖式,并建立新的圖式。有人說,教師與學生在知識上的差距越大越好,在心里上的差距越小越好。高三階段雖不是一考定終身,卻是人生的重要轉折點,學生的學習與情緒變化同等重要。因此,教師層面的第二個建議是:“有情”又“有義”。
(三)學生建議:可以不“愛崗”,不可不“敬業(yè)”
針對高三學生而言,所謂不“愛崗”是說,可以不喜歡思想政治課程,不可不“敬業(yè)”是說不能不認真對待這一門課程,面對新招生制度下的學科選擇,學生們要從六科中任選三科作為考試科目。面對這一選擇,需要考慮兩個方面:一個是喜歡什么?另一個是哪個有用?因為改革之后思想政治課程在選報專業(yè)時的首先比例較小,很多不喜歡這一學科的學生不得不考慮將其作為備選科目。思想政治課程的四本必修科目,一本選修科目作為考試范圍,以哲學生活部分最為學生撓頭。鑒于此,學生在學習這門學科時,首先應從心理上打消顧慮,可以要求自己不喜歡這門學科,但是一定要重視這門學科。只有真正重視起來,才能認真踏實學習,從中發(fā)現(xiàn)學習規(guī)律,化繁為簡。
四、結語
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全面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已經在路上,本文以天津地區(qū)為例對改革之后高中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提出一些淺顯的建議,以期助推高考教育體制改革。本文研究層次尚淺,仍需深入學習和研究。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和完善必將使我們的國家更加富強,民族更加興旺,社會更加和諧,人民更加幸福。
參考文獻:
[1]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王后雄、詹先君. 中國高考改革40年艱難探索歷程及價值追求.中國考試.2017(1).
[3]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2014-09-03)[2016-11-08].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8/201409/174543.html.
[4]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國新辦舉行《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義》情況發(fā)布會.(2014-09-04)[2016-11-20].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wqfbh/2014/2014 0904/index.htm.
[5]沈本良、汪成輝、盧致杰.促進高考公平公正的一次成功嘗試——上海市高校招生實施平行志愿首戰(zhàn)告捷.中國高等教育.2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