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冰儀
摘 要:本文結合一節(jié)高一英語閱讀公開課,從活動設計、課堂實施及學習效果三方面分析了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一些值得借鑒的做法與不足,并就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核心素養(yǎng)”和授課方式兩方面提出個人見解。
關鍵詞:公開課;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核心素養(yǎng);授課方式
前不久,筆者聽了本校高一的一節(jié)“探究、合作、成長”課改的初期匯報課,授課內(nèi)容為北師大版高中英語Module4 Unit12 《Culture Shock》 Lesson3 《Living Abroad》。課型為閱讀課。該節(jié)課引起了筆者對高中英語閱讀有效教學的一些思考。
一、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回顧
1.導入
讓學生觀看了一些關于中美元首、節(jié)日、飲食、標志性建筑等的整合圖片,以此幫助學生了解中美文化的差異,引起學生的興趣,進而引入話題。
2.閱讀教學
(1)Pre-reading。給出三個特定場景(when guests are leaving, table manner, when praised),讓學生小組討論并寫下他們的做法,為加深學生后面對中美文化差異的認識作鋪墊。
(2)Fast Reading??焖匍喿x課文——五個不同的人在中國或美國所遭遇的場景,匹配他們的感受。
(3)Detailed Reading。
①仔細閱讀課文,找出在以上出現(xiàn)的三個場景中美國人的做法(完成表格里的信息),并與中國人的做法進行比較。
②讓學生完成“True or false exercise”(Ex.2 in P40)。
(4)Post-reading: Speaking。把六幅不同場景的圖片(expressing opinions, ways of life, punctuality, in a restaurant, queuing, old peoples life)分發(fā)給六個不同的小組,讓他們通過小組合作描述圖片里的場景,以達到學以致用。
(5)Summary??偨Y本節(jié)課所學內(nèi)容,了解并尊重異國文化差異,并學會入鄉(xiāng)隨俗,以免遭受文化沖擊的窘?jīng)r。
(6)Homework。網(wǎng)上搜索更多中美文化的差異并寫一篇中美文化對比的作文。
二、本節(jié)課的亮點
1.教學活動設計方面的亮點
該教學活動設計依據(jù)教材又超越教材,靈活、生動地幫助學生融入教材的文化內(nèi)容中,使學生對西方國家的文化現(xiàn)象有一個了解,使語言學習和文化學習真正情景化、語境化,提高學生鑒別與鑒賞異國文化的能力,同時加深其對本國文化的理解和認識,在進行跨文化對比時能更準確、深刻地認識到本國文化與外國文化的異同,建立世界意識和跨文化的交際能力。
2.課堂實施方面的亮點
該課圍繞“文化沖擊”這個話題以課文的五個語境為主線,各個步驟中所設計的問題很好地體現(xiàn)了由淺入深的三個層次的閱讀理解:表層理解(literal comprehension)、深層理解(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和評價性理解(critical comprehension)?;顒觾?nèi)容多樣、靈活,各個任務活動之間開展合理、流暢。高潮部分的六個語境,通過Speaking、Presentation、Summary的形式充分體現(xiàn)小組合作探究學習,讓學生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理解得到升華;作業(yè)的布置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達到以教材為語言輸入的載體,提高學生語言輸出的教學效率。
3.學習效果方面的亮點
本節(jié)課是作為學?!疤骄?、合作、成長”課改的初期匯報課,在上這節(jié)課前學生只有五個星期左右的適應期,學生起點不高,英語基礎也不是很好,但學生在課堂上表現(xiàn)積極,和組內(nèi)同學積極配合,也和老師有很好的互動。這節(jié)課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讓學生主動參與、感知體驗、探究發(fā)現(xiàn)和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用英語進行溝通和表達,形成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學習態(tài)度和習慣。從最后的六個場景的理解和表達,明顯感覺到學生學會運用文章中的恰當?shù)脑~匯及自己的積累來表達,很好地實現(xiàn)了知識的有效遷移。
三、不足之處
最后布置的“中美文化差異”的寫作任務范圍較大,可以適當縮小寫作范圍,以達到更好的思想認識和寫作目的。教師可以在課后布置“中西節(jié)日文化差異”的寫作任務,引導學生通過了解、比較中西方節(jié)日文化充分認識到節(jié)日承載的是文化,傳遞的是情感,培養(yǎng)發(fā)掘、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良好意識。而對于西方的優(yōu)秀文化,既不盲目崇拜也不全面否定,如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等既帶有西方濃郁的浪漫情調(diào)又符合中華民族尊老愛幼傳統(tǒng)美德的節(jié)日,我們要大力提倡、推廣,以不斷提高民族素質(zhì)。
四、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思考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涉及的不僅是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也牽動著學習者的注意力、觀察力、毅力及興趣、動機、情感等眾多心理素質(zhì)和思想道德、藝術審美等社會文化素質(zhì)。那么,在高中閱讀課的教學中應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素質(zhì)的目的。下面,基于閱讀教學方面本人有幾點思考:
1.以閱讀素材為語言輸入的主要材料和載體,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包含四個維度: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想品質(zhì)、學習能力。從近幾年的高考英語的閱讀素材及北師大版高中英語在1-5必修、6-8選修共24個模塊中所選用的閱讀素材來看,選取的素材內(nèi)容都以學生為主體,貼近高中生所熟悉的生活和社會話題,也是他們所熟悉和感興趣的新時代語言素材。素材中有許多語言功能項目,許多精品文章內(nèi)容豐富,如把靜態(tài)的素材知識改變?yōu)榻鉀Q多變的實際生活中能力,找好切入點和結合點,對“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進行自然滲透。
高中英語閱讀材料所體現(xiàn)的是跨學科文化知識,具有很強的思想性,材料所選取的題材源于生活,同時又高于生活。因此,教師要建立“挖掘文本”的意識,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通過文字與作者進行思想交流,可以感悟到作者正能量的傳輸,從而在閱讀教學中貫徹“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以知識為載體,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2.改進授課方式,把課堂還給學生
受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高中英語教學形式上還是“滿堂灌”“教師為中心”,教師還是以工具化教育為主,這種教學過多地停留在知識和技能層面,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這會導致在教學中,尤其在閱讀教學中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的思考空間,令文章失去傳播文化的作用,更會給提煉主題思想帶來極大困難。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加強貫徹學生合作學習的新課程理念。這要求教師學會放權,不再是教師“一言堂”,閱讀教學中應創(chuàng)設必需的師生互動及生生互動環(huán)節(jié),讓有學生更多的活動和思考空間,既要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又要凸現(xiàn)教師的主導性。而在這個轉(zhuǎn)變過程中,教師本身的素質(zhì)也要不斷提高,不但要對課堂上所遇到的問題做出充分的預測,還要提高自身的課堂應變能力,實現(xiàn)師生共成長。
參考文獻:
1.江細芝.談高中英語閱讀課教學反思.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3(05).
2.王毅.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課反思.
3.曾亞平.論英文閱讀與寫作的相關性及教學啟示.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
(作者單位: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qū)華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