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治
(浙江玉環(huán)市玉環(huán)中學 浙江 臺州 317600)
高中生物實驗專題二次選考復習菜單化教學的探索
林 治
(浙江玉環(huán)市玉環(huán)中學 浙江 臺州 317600)
浙江省新的高考模式下,高中生物二次選考復習存在著難以提升的問題,實踐表明,在二次選考復習中,以菜單化展開教學有助于解決學生共性問題和學生個性瓶頸,實現再提升。
高中生物 菜單化教學 自助餐化教學 二次選考復習
浙江省“七選三”選考模式下的首屆高三,生物選考復習面臨很多現實困難:
(1)生源質量明顯下降:高二開始上生物課所帶來的優(yōu)秀學生流失(他們在高一就選擇了他們最強的三科),(2)復習時間非常有限:“七選三”選考模式下第一次選考已經提前到高三10月份考試,相當于比原來的高考模式下提前了8個月時間。(3)同一教學班內水平有明顯差距:在選考走班模式下,生物教學班是由不同的行政班中學生組合形成的。10月份第一次選考后,我們又面對一些新問題:如重新組建新選考教學班(部分同學在一考中成績滿意而放棄了第二次選考),學生水平差距更大(我任教的第二次選考班為例,原班級剩下的同學第一次選考賦分平均分為92多,而另外班級組合過來的同學賦分平均分不足78分),教師和學生都需要互相適應。
面對浙江省“七選三”第二次選考出現的新問題,在沒有什么經驗可以借鑒的情況下, 如何進行高效的第二次選考復習,如何讓不同水平的同學在統(tǒng)一的復習中都有不同的收獲呢?我也不斷的思考。其中菜單化教學引起了我的注意。所謂菜單化教學就是指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在課前將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匯總成菜單,并在課堂中通過學生合作交流并解決菜單上的問題,再通過課后練習反饋評價問題解決的情況,從而提高復習效率。它包括了三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課前診斷并制作問題菜單、課中交流解決、課后練習反饋。如果我們把教師的課堂教學過程比作教師為學生精心準備的一道“大餐”,那我們根據教學經驗所準備的像是一份“套餐化菜單”,一種為全班同學準備的“營養(yǎng)套餐”,而根據不同學生的知識能力差異所準備的更像是一份“自助餐化菜單”。在第二次選考復習中我們應該選用那一份菜單來組織課堂教學呢?我覺得兩種菜單都有優(yōu)點,學生都會在學習過程中暴露出一些共性和個性的問題,“套餐化菜單”適用于學生出現的一些共性問題時,而“自助餐化菜單”更適合于學生出現的一些個性化問題上。因此第二次選考復習一定要基于學生的問題來進行復習。下面以第二次選考復習過程中的實驗復習為例。
菜單化教學的實施程序:
【課前準備】
3份“七選三”選考試卷和1份調測卷、5份第二次選考模擬卷。
【問題診斷】
通過學生交流談話、考綱和選考試卷分析和平時考試和練習反饋等途徑發(fā)現班級學生在實驗專題復習上存在兩類不足:共性的問題:變量分析及分組存在障礙,這也是實驗專題的難點。共性的問題可以設計“套餐化菜單”解決。個性的問題:實驗題答題規(guī)范性有待提高,尤其是實驗思路、實驗結果和結論有多種表達形式,每一種表達方式都有它的規(guī)范要求。但是班級內的同學存在著個性錯誤。個性化問題可以設計“自助餐化菜單”解決。
【設計意圖】
課前準備是菜單化教學順利實施的前提,它可以幫助我們充分認識學生存在的知識漏洞、能力缺陷等問題,從而能夠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處理。具體內容包括學生交流談話:交流可以讓教師更直接了解學生存在的問題,同時也拉近與學生的感情距離,有利于學生激發(fā)復習生物的興趣??季V和選考試卷分析:考綱和考卷分析讓我們復習的備考上更有針對性。平時考試和練習診斷:能讓我們更加明確學生存在的不足之處,形成問題菜單。
1、仔細審題、正確分組
【出示例題】
例1:已知甲狀腺激素可促進發(fā)育,現給予以下材料,設計相關實驗,驗證此結論。
例2:山奈酚可有效降低空腹血糖和胰島素濃度,對Ⅱ型糖尿病有明顯的緩解作用,且濃度越高效果越好。某研究者以大鼠為材料予以驗證。
例3:請根據以下提供的實驗材料,完善生物制劑W對動物不同細胞的分裂具有促進作用的。
實驗材料:培養(yǎng)液、正常體細胞、癌細胞、W、胰蛋白酶。
例4:胰島素能使機體的血糖濃度下降,當給動物注射大劑量胰島素時,動物因血糖下降而休克,胰高血糖素能使機體血糖濃度升高,促進休克后動物清醒。研究表明A激素可能與胰高血糖素有類似的作用,請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方案,探究A激素是否能使機體的血糖濃度升高。
實驗材料及用品:發(fā)育狀況相近的健康白兔12只、注射器、兔籠、胰島素溶液、A激素溶液、葡萄糖注射液、生理鹽水
例5:給正常成年實驗兔注射甲藥物后,使其患了高血壓病,注射乙藥物可使高血壓癥狀緩解。為了驗證甲、乙兩種藥物的上述作用。材料與用具:一組正常成年實驗兔、血壓測定儀、適宜濃度的甲藥物、適宜濃度的乙藥物、注射器等。
(要求:答題時對該組實驗兔不再分組;對動物的手術過程與藥物的具體注射劑量不做要求)
【變量分析】
【思考】
(1)自變量和無關變量的區(qū)別?
(2)因變量與觀測指標的關系?
【交流討論】
數量 名稱自變量實驗對象因變量觀察指標
【分組總結】
【設計意圖】
變量分析和分組的問題是學生共性的問題,學生普遍反映遇到某些實驗題時,無法正確的分析變量。16年10月選考試卷中,也有很多同學無法正確分組而丟分。因此對于這樣共性的難點,需要教師進行套餐化的教學處理,精選典型例題,精心設計歸納。引導全體同學思考,隨機安排同學回答分析總結,其他同學補充。使所有同學在分組能力上有所提高。
2、表達規(guī)范
【出示例題】
例6:(杭州周邊)為了探究某種藥物X對肝癌細胞體外生長的作用,研究員做了以下實驗:
材料與用具:細胞培養(yǎng)瓶、小鼠肝癌細胞懸液、肝癌細胞培養(yǎng)液、不同濃度的藥物X溶液(用生理鹽水配制)、生理鹽水、活細胞檢測儀等。
【思考1】
本實驗變量分析及分組情況?
【思考2】
(1)請根據本實驗結果呈現的坐標曲線圖,寫出實驗思路:
(2)寫出實驗思路,其中實驗分組用表格形式表示。
【思考3】
(1)請你用文字形式表示實驗結果和結論。
(2)請你設計一張表格,用以記錄細胞存活數和細胞存活率。
(3)請你設計一個柱形圖,用以記錄細胞存活數和細胞存活率。
【個性解決】
以上兩個思考題,請同學們在實驗思路和實驗結果中選擇一種自己薄弱的形式進行書寫。如果部分同學以上幾種形式都比較薄弱,那么需要在課后將全部形式訓練一遍,并交給老師進行個性化糾錯,直到掌握為止。
【自由討論】
小組討論或安排同學黑板書寫其他同學糾錯討論。
【設計意圖】
實驗題中的實驗思路和實驗結果等的答題在高考改卷中對答題規(guī)范要求很高。在第一次選考復習中也是比較全面的復習,但是同學掌握的水平不同,第二次選考復習時不可能重新全面的再進行復習,因此自助餐化的復習設計比較合適。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缺陷,進行針對性訓練。然后通過相互討論彌合各自的不足,完善自己缺陷,使每位同學在實驗答題規(guī)范這個問題上得到提高。
精選課后練習,讓學生能夠在分組的類型(包括自變量的數量、實驗對象的數量、因變量的數量)、答題的規(guī)范等都有所接觸。既可以提高實驗題的解題能力,又可以檢驗菜單化復習的成效。
教學反思:
作為浙江省“七選三”高考改革的首屆,注定會面對很多困難,第二次選考復習又會遇到很多新挑戰(zhàn),如何兼顧第一次選考中相對優(yōu)秀的學生和分數不理想的學生。如何在每一個專題復習中同時兼顧兩者的關系。一直困擾著我。
菜單化教學既能面對學生共性的問題,也能實現個性化的學習,在同樣的一節(jié)課堂內,盡可能滿足多數學生個性需求,在第二次選考復習的情境下,具有非常鮮明的優(yōu)點。它能充分調動不同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較好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實現了個性學習。在實驗復習中,效果比較明顯。如本次4月份選考中的實驗題,其分組的思想與例4的比較相似。在2月份的臺州市模擬考試中實驗題的得分情況排名前列。
但是菜單化教學在有限時間內不可能解決所有學生的所有個性問題,還需要在未來的實踐中不斷完善。
G633.91
A
2095-3089(2017)27-01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