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琳
【摘要】寫作能力是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體現(xiàn),提高學生寫作水平有很多方法,其中改變習作的批改和評價也是一個主要方面。但傳統(tǒng)由教師“一支筆到底”的習作批改方法,不但讓老師費時耗力,怨心載道,而且還與《課標》相違背,對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jīng)]有多大幫助,可以說幾乎是徒勞無功。結合實際情況及多年的作文教學經(jīng)驗,我擬出了“范改(齊改)-自改-互改-師查-贊評(展評)或再抄正”習作批改的新思路,通過實踐初見成效。
【關鍵詞】習作 批改 改變 提高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8-0100-01
《課標》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盵1]這足可見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是至關重要的,但是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無疑又是最難的,是讓我們所有語文老師最頭疼的。
一、農(nóng)村小學學生習作批改現(xiàn)狀剖析
現(xiàn)行語文教師的作文批改仍然是:一個人抱著四五十本(城區(qū)六七十本)作文本,利用空課乃至晚上和周六、周末時間,聚精會神,逐字逐句,仔細品讀,在學生的習作上圈圈點點、刪刪改改,寫了眉批又總批,最后不忘提一兩句鼓勵語。一次作文批發(fā)下來,耗時最少兩天,老師累得筋疲力盡,叫苦不迭。在本子下發(fā)時,老師總是充滿著美好的期望,想著學生們在認真地閱讀老師的批改和恰如其分的評語。但總是事與愿違,部分學生只是匆匆掃視幾眼,有的學生連看都不看,就將作文本收入書包,很遺憾老師的辛勤付出就這樣付之東流了。這種習作批改只能說是白做工,對于學生習作能力的提高就更是幻想了。
由此可見,學生作文的批改方法確實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我們也希望上級教研部門要盡快拿出評價和檢查督促作文批改的新標準、新要求。只有指揮棒正確了,才能完全打開束縛習作批改的瓶頸,使之更有效地服務于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二、學生習作批改的新思路
⒈用好范改,教給批改方法
所謂“范改”,即在學生自改前,教師有代表性地在好、中、差三個等級上各選一篇學生習作,教師事先認真閱讀習作,在心里打好修改的腹稿(做到有準備);然后,在作文講評課上,教師利用實物投影把這三篇學生習作按差、中、好的順序先后打出來,讓學生閱讀,教師引導學生分別從習作中的“錯別字、病句、內(nèi)容的選擇、主要內(nèi)容是否寫具體、順序安排是否合理、開頭和結尾是否較好”等方面逐一讓學生尋找并提出修改。
在這里,教師要很好地引導,如較差習作重點修改錯字病句、中等習作可在內(nèi)容和開頭結尾上側重些、較好習作就要側重于內(nèi)容選擇、是否具體和詞匯、修辭方法、名言詩句的引用上下功夫,提高要求。這樣有所側重,區(qū)分學生習作能力與程度,有利于保護后進生的積極性,同時也會大大地提高優(yōu)秀生的寫作水平。范改時,要注意不同學段的不同要求,多讓學生自行發(fā)現(xiàn),自行修改。
⒉鼓勵自改,嘗試發(fā)現(xiàn)不足
有了范改的基礎,教師就可讓學生嘗試著自改。自改,就是讓學生在自己的作文稿上根據(jù)范改的要求進行自我修改。在這里,教師可教給學生修改的相關符號,如刪減、增添、調序、更換符號等。目的就是讓學生把自己的作文改得更通順、更具體、更有詞匯和引用等,不需要寫眉批、總批及評語等。
⒊交換互改,體驗批改自豪
《課標》指出“要引導學生通過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可見,學生互改習作這個環(huán)節(jié)是作文批改中的重要一環(huán)。那么,要讓互改這一環(huán)節(jié)落到實處、改到位,切實提高學生的判斷能力和修改能力,是不能隨意地安排的。
互改時,可提醒學生:若有看不懂或無法理解作者所寫句子或片斷的意圖的,可向作者了解、詢問,弄清其目的,便于做出正確的修改。同時,要求對寫得不具體或另有選材的,修改者要為其補寫出來。此外,還要寫上眉批和總批(即評語),這樣才算完成互改。
互改完后,作文本一定要返回給作者,讓作者認真地閱讀理解,鼓勵按照修改后的習作全篇多讀幾遍,爭取讀出不足、讀出差距。
⒋贊評佳作,分享成功快樂
習作互改完成后,要求學生推薦優(yōu)秀作品匯總到教師的手上,再經(jīng)老師篩選,可通過“佳作展評和集體贊評”兩種方式進行鼓勵表揚,讓他們充分品嘗和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進一步激發(fā)他們熱愛寫作的熱情。
集體贊評,主要就是再用一節(jié)課時間,利用實物投影,讓全班學生共同欣賞好習作寫得好的地方,如“用詞語、美句、修辭、情感表達”等,注意教師一定要把發(fā)現(xiàn)好和發(fā)表好的發(fā)言權留給學生。
佳作展評,就是充分利用班級學習園地,把好的學生習作貼上墻,讓全班同學一同欣賞,讓小作者品嘗習作發(fā)表的成功喜悅,更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寫作的欲望。當然,還可將學生的習作稍加修改,寄到刊物上去發(fā)表,這樣學生更有成功感。
⒌改后重寫,有效提高質量
通過一道道修改,一篇相對完整、相對具體、相對完好的習作就可能誕生,在此良機,老師若進一步要求學生把這篇習作再寫一遍(這里不完全是重新抄一遍,因為學生在抄時,還會對習作進行適當?shù)男薷模?,又融入了自己一定的新想法和新?nèi)容,也就在此時,學生的習作水平(含選材、構思、布局謀篇、遣詞造句等寫作能力)均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記得我曾經(jīng)教過一女學生,她當時的作文寫得較差,有一次寫《我的同桌》訓練,我一連五次在看完并為其分析解說完后,讓她重寫,直到滿意為此。很明顯,從這次以后,該生的寫作能力在逐步提高,今年正好讀初三,目前的成績均排在年段前三名。由此可見,就一篇作文,反復地修改,反復地寫,一定會摸索出這類作文該怎樣寫,會為該生就寫作中遇到的各種難關提供很好的解決途徑,學到了很多寫作方法。如果多次訓練,就一定會形成經(jīng)驗和能力。
我堅信:通過以上幾個環(huán)節(jié)的作文批改,雖然老師動筆批改不是很多,會很輕松,但收到的效果卻可能是老師辛辛苦苦批改的幾倍或十幾倍;而學生的作文稿上早已留下了諸多的圈圈點點和一句句、一段段宛如自然鑲嵌在文中而又恰如其分的紅字!誰能說:這樣的作文老師沒批改過?這樣一舉兩得、事半功倍的習作批改,我們廣大語文老師又何樂而不為呢?當然,通過這樣的批改,學生的寫作水平只可能上升,絕不可能下降。
參考文獻:
[1]摘自(2011年版)《語文課程標準》第31頁,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