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清
摘 要:本文的研究視角是居于對高職生心理健康課程的建設,闡述了在高職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引進微課授課方式的意義,以及微課在高職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微課 高職 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8-0046-01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各類新技術與新媒體的出現(xiàn)更是加大增加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個性化需求。而在此新的時代背景下,各高校的教育資源也逐步往“微型化、主題化”的方向發(fā)展。因此,為更好地面對這種改革發(fā)展的新形勢,實有必要在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引進微課教學模式,如此不僅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更能對心理健康微課教學的后續(xù)發(fā)展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1 微課應用于高職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中的意義
1.1 微課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打破傳統(tǒng)課堂授課的局限
傳統(tǒng)的高職心理健康教育,由于教師往往過于注重教育本身,而未能正視學生的學習興趣,因而很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對此,微課教學模式的引進將能具體針對某一點或多個心理學知識點展開專項教學,這種將精彩環(huán)節(jié)集中到一起的教學方式,更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注意力始終保持高度的集中,繼而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其次,由于高職心理健康教育涉及大量的專業(yè)知識點,而這些知識點僅僅利用課堂時間很難做到面面俱到,因而采用微課教學模式,可讓學生自主獲取課堂中無法學習到的知識,以此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并有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
1.2 為促進專任教師成長提供了新途徑
將微課教學模式應用于高職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教師在學習微課制作技巧過程中,對教師處理信息能力的提升能可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通過微課制作能可體現(xiàn)出教師對自身形象以及所要教授知識點的把握程度,加之時間方面的限制,會讓教師在準備資料過程中更加用心,進而確保了微課的有效性??梢?,采用微課教學模式展開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能可為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開辟出新的道路。
1.3 有助于推動公平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下的高職心理教育教育,針對教育信息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均是沿用“自上而下”的發(fā)展模式。簡言之,即針對教育資源的配置均是由政府統(tǒng)一采購并開發(fā),而學校方面則沿用政府的開發(fā)與設計來開展各項教育工作,這種傳統(tǒng)教學發(fā)展模式,雖有利于教育資源的全面覆蓋,但卻難以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而將模式教學模式引進高職心理健康教育,因其所采用大多為網(wǎng)絡資源,因而教師自然而然的便成為了教育的主導者,進而有利于教師工作積極性與主動性的提升。與此同時,隨著教育資源的不斷豐富,將使不同授課教師的課程資源配置更具合理性。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我國已全面步入信息化時代。在網(wǎng)絡技術的輔助下,每一位學生都能自主通過開放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獲取心理健康課程的微課資源。這種高度的開放性將有利于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步往公平性的方向發(fā)展,從而促使每一名學生都能積極、主動的去獲取心理健康教育資源。與此同時,隨著云模式、物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出現(xiàn),更是讓隨時隨地的學生成為了可能,且相較于傳統(tǒng)課堂,這種基于網(wǎng)絡的教學模式將不再受到課堂的局限,尤其是當學生因個人原因而無法按時上課時,微課教學模式的運用將能讓學生在業(yè)余時間亦能自行補習,從而避免了學習的脫節(jié)。
2 微課在高職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的對策
2.1 構建以“微視頻”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環(huán)境
在實施微課教學模式過程中,高職院校亦可采取“自上而下”的政策模式,即在課堂采用微課教學模式展開教學的同時,亦鼓勵學生利用各類移動終端設備來自主學習,以達到提前預習以及課后復習的目的。與此同時,由于微課教學模式的引進,將使學社工不再受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局限,因而積極將微課教學模式引進高職心理教育,將能優(yōu)化課堂教學氛圍,并有利于資源庫的建設以及心理微課資源的整合,從而建立起與本校心理健康教育相配套的微課教學資源庫,進一步豐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方式。
2.2 建立心理健康微課課堂教學模式
通過建設基于微課教學模式的高職心理健康教育,雖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但并不意味著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需遭到全面的拋棄。相反,微課教學模式的引進是要通過微課教學模式的運用來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進一步的改善與革新,并利用現(xiàn)代先進的信息技術來讓傳統(tǒng)的心理健康教育變得更加有效與快捷,由此形成一個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進一步確保高職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
2.3 制定有效的心理健康微課教學模式評價體系
由于微課教學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之間有著本質性的區(qū)別,因而原有的心理教學模式并不適用于基于微課教學模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對此,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引進微課教學模式的同時,亦需注重心理教育教學資源的重新構建,并通過教學互動、教學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等方式來構建出與心理健康微課教學相適應的評價體系,進而確保心理健康微課教學模式評價體系的有效性。
總之,將微課教學模式引進高職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有利于打破傳統(tǒng)觀教學模式的限制,更能促使心理健康教育逐步往公平化的方向發(fā)展。對此,我國教育部門應對這種獨特的優(yōu)勢給予充分的關注,從而采取各種有效措施,推動微課在各教育領域的應用,從而為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提供動力。
參考文獻:
[1] 劉艷.微課在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中的應用[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6(3).
[2] 王玉潔.微課在高職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廣東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5,14(3):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