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蔓+楊彥華+趙天宇
摘 要: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相對容易被大學生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擁有著其專屬的特點,在現(xiàn)階段我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應明確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適當?shù)剡\用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特點的優(yōu)勢,針對大學生這一專有群體,進行行之有效的教育,最終在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形成良性互動,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并達到良好的人才培養(yǎng)效果、能夠凸顯思想政治教育特有的作用。
關鍵詞:隱性思想政治教育 抵觸性 潛隱性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7)06-188-02
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相對于顯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法,其以生活點滴為教育基礎,通過人們喜聞樂見的生活題材,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實踐活動,從而達到讓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覺中所接受的一種教育方式。換言之,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寓于實體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之外的社會實踐活動中開展的、不為受教育者焦點關注(甚或不為受教育者明確感知)的一種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類型。
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其思想政治教育更應該放到首要位置。完善大學生的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義十分深遠且刻不容緩。針對大學生這一群體及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應進行有的放矢式的教學,并進一步組織深化其內(nèi)容從而實現(xiàn)良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的特點
大學生作為國家的棟梁之才其思想政治方面的導向尤為重要,由于大學生普遍是20歲以上,已經(jīng)形成一定人生觀、世界觀的成年人,相比傳統(tǒng)的顯性思想政治教育,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適用于大學生;具體而言,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有以下特點:
(一)隱蔽性
為了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目前我國所有高校均開設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雖課程內(nèi)容較為全面,但在開設過程中,由于某些原因?qū)е陆虒W效果往往差強人意,具體表現(xiàn)為:部分教育者照本宣科式教學,單純理論概念式講解;部分受教育者在課堂疏于學習,僅僅是為了課上點名;受教育者普遍存在不清楚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開設的目的,認為其是脫離實際的學科,且與個人學業(yè)成長無關,而這些都是被誤解的認知。因此,大學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這些抵觸心理問題務必及時解決;然而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恰好能夠彌補其不足,因為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隱蔽性;其在實施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能夠不動聲色對大學生進行潤物細無聲式的教育,發(fā)揮寓教于樂的教育功能,進而消減受教育者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不良情緒。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過程中少了“教”與“受教”的痕跡,這有助于形成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平等民主的雙向互動關系,有助于在教育過程形成尊重人、理解人、為了人、解放人的人本氛圍。
(二)易接受性
在實際教學中隱性思想政治教育還突出了受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改變以往教學中存在的“教師永遠是對的”的理念,在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中,教育者亦師亦友的雙重身份,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在實施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人的能動作用,并給予受教育者在學業(yè)上更多的話語權(quán);在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內(nèi)容方面,應選用貼近生活的題材,如開展以愛國主義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增加受教育者的愛國主義熱情;在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習實踐中,通過對受教育者喜聞樂見的話題展開針對性的講解,以滿足學生實際的現(xiàn)實生活中的需要為最終目標。由于大多數(shù)學生在進入大學校園環(huán)境中尚未做好充足的準備迎接自主生活、自主學習,學生在面對突如其來的自由時更多地是感到恐慌、不適應等心理狀態(tài),人生觀、價值觀也很容易被社會上、網(wǎng)絡上的不良信息所誘導進而產(chǎn)生理解的偏差,因此理想信念的教育應始終放到首要位置,隱性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受教育者的心理疏導師也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應在社會各界尤其是高校予以高度重視,并運用到實際教學中。
二、大學生隱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現(xiàn)狀
本世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勢必要學會利用社會資源、網(wǎng)絡環(huán)境進行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目前,以下問題仍值得各位學者深思并給予高度重視:
(一)教育者不擅于利用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潛隱性
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教育發(fā)燒”的現(xiàn)象一直存在從未間斷過,在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教育者們迫切地希望自己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能夠盡可能快地被受教育者所接受,并在短時間內(nèi)運用到實際的學習和生活中來,但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主旨,是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最終達到深入人心的教育效果,諸多教育者在面對隱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現(xiàn)實和教育理想間的巨大的差距時,常常會因缺乏長足的耐心和堅定的信念,而導致即便是在運用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時也會忽視其潛隱性。其次,在教育實踐過程中還存在,教育者關注的現(xiàn)象與受教育者關注的現(xiàn)象不符的問題,受教育者處于蓬勃發(fā)展充滿朝氣的成長階段,大學生在看待社會時所持有的視角相對狹窄,在面對事物時所擁有的心態(tài)也相對稚嫩,這種情況對于一些經(jīng)驗不足的教師而言,往往很難把控住自己的教育理智,從而破壞了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這一舉動往往會加劇學生的抵觸心理,導致事倍功半。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講過,孩子們愈少感到落在他們身上的教育設想,任何一種教育現(xiàn)象的教育效果就愈大,一旦他明白了你專門找他談話是為了教育他的心靈,形象地說,便會扣上所有的紐扣,整個封閉起來。因此教育者在施教過程中,一定要時刻牢記隱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潛隱性,不斷豐富、完善教育方法。
(二)高校教師教育理念弱化
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在實踐中、學習中不斷深化完善的教育活動,教學相長的道理雖然淺顯,但事實上,我國高校尤其是部分名校,師生間的距離依舊很大、師生關系也很刻板,停留在教師一味的傳授知識,學生被動的接受信息的現(xiàn)象。教育者在看待學生時,只看到了學生是受教育者的一面,而忽視了其能動作用。除此之外,目前我國高校的教師隊伍并不夠完善、缺乏專業(yè)性,存在教師隊伍看似龐大,但分工過于細化的現(xiàn)象;過于準確的責任分工制度,將教師的教育職責有所削弱,許多教育者漸漸淡化了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而將授課當作謀生的手段,只關注自己課上的授課內(nèi)容,忽視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甚至有些高校教師因為懼怕承擔責任,對于學生的錯誤及不當行為也不加以制止和教育,普遍抱有的心態(tài)是除了授課內(nèi)容,其他現(xiàn)象與我無關的不負責任的心理;部分高校教師存在教育理念淡薄的現(xiàn)象,在教育學生時只將教育工作,停留在短暫的課上時間,而不愿關注學生的課下生活,忽略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源自生活的教育要點,確切的說,教育者持有怎樣的教育態(tài)度和理念,對受教育者至關重要,教師作為教育的引導者應該強化其教育理念。
(三)教育者不擅于利用網(wǎng)絡資源
新的時代背景下,網(wǎng)絡數(shù)字化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隨著4G時代的到來,受教育者的關注點更多是微博熱搜、新聞頭條、娛樂八卦等;卻忽視本該引起大學生高度重視的時事政治、國際新聞、貨幣貿(mào)易等信息。目前部分教學經(jīng)驗豐富的教育者在網(wǎng)絡信息時代,不能夠除舊革新地利用網(wǎng)絡資源,尚未達到與時俱進的高度;采用的教育方法仍停留在運用原有的校園資源,進行模式化教學。因此,教育者若不改變固有的教育理念是很難與學生思想同步的;開放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也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活躍的土壤,很多邪教勢力、恐怖組織等不法集團借此機會,在網(wǎng)絡上肆意散播謠言;損害我黨的形象、破壞社會主義和諧;進而影響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同時,隨著批量網(wǎng)絡紅人的出現(xiàn),拜金主義、奢靡之風一度盛行;這不僅會對當代大學生造成“唯錢論”的錯誤的認知,也有助于形成金錢至上的思想,從而模糊了當代大學生本該擔負起的社會責任。因此,這一時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舉步維艱,特別是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很難有序進行;教育者忽視網(wǎng)絡作為主宰學生思想領域的客體環(huán)境,會導致教育者與受教育者間的距離越來越遠、思想上的共鳴越來越少。
三、實施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關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強調(diào),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 是在課堂教育、學校環(huán)境和社會條件的綜合作用、影響下進行的。針對高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現(xiàn)狀,我們在實施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時,主要依靠校領導、輔導員教師和各專業(yè)授課教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該走向?qū)I(yè)化,具體措施如下:
(一)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是一種以生活為基點的教育方式。生活化的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即堅持一切以實踐為主、一切以生活為主,關注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及心理健康狀態(tài)。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強調(diào)愛國主義、民族精神等相對宏觀的人生追求和信仰,這就會產(chǎn)生教育內(nèi)容與學生每天經(jīng)歷的現(xiàn)實生活相脫節(jié)的現(xiàn)象;因此生活化的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極其必要的,并應注意以下三點問題:一是面向群體廣泛,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面向所有公民的教育,具體到高校下的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面向所有類型學生進行的咨詢教育,教育者在進行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時,應采用開放、平等的教育理念。二是在實施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時,應牢牢抓住源于生活中的實踐,在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相結(jié)合的基礎上,始終立足于中國特有的人口基數(shù)大,且物質(zhì)需求與經(jīng)濟供給相矛盾的國情下,進行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實踐中不斷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認識,并探索其規(guī)律。三是生活化的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應將生活中的大哲學與學生經(jīng)歷的日常小事相結(jié)合,從而為其指引方向并教會學生認識到為自己的人生負責,雖然大學生面臨的社會壓力相對小,但市場經(jīng)濟體制下的大學生,在不同階段所承受的心理壓力也不同,具體表現(xiàn)為大三、大四學生面臨繼續(xù)深造和就業(yè)壓力的抉擇,因此應針對學生所處的不同階段,將哲學道理與受教育者面臨的實際問題相結(jié)合。
(二)教師教育理念不斷深化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當發(fā)揮各科教師的教育職能及輔導員教師和校領導的作用,加強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培養(yǎng)一批具備隱性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專業(yè)教師隊伍。首先,其他專業(yè)教師應學會利用本專業(yè)的學科知識,與思想政治教育知識相結(jié)合的教育方法,各學科的知識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識是聯(lián)系的,在進行其他課程的知識講解時,適時適當?shù)卦鎏黼[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內(nèi)容,不僅會增強本學科的課程趣味性,還可以及時高效地對大學生的思想進行教育。因此,非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教師應完善豐富自己的課程體系,學會運用聯(lián)系的方法,加強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其次,輔導員教師應了解大學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因為大學生面臨的問題比課堂上的難題多得多,且這些源自生活的問題更容易引發(fā)受教育者深思,因此也是最適合進行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高校輔導員教師應規(guī)避經(jīng)驗式管理學生日常工作的習慣、取而代之的應該是增加遞進式一對一式的心理咨詢教育,增加心理層面交流。最后,校領導應加強對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關注,如在校訓中體現(xiàn)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內(nèi)涵,通過建立名人苑,以書寫楷模事例的形式,來鼓舞大學生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標;或美化校園環(huán)境增強學生幸福感,通過欣賞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及文化氣息,來增強大學生思想道德情操。通過上述方法提升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知識體系中的地位。
(三)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新教育過程
對于隱性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主客體而言,在實際的教育過程中,其更加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教育者在進行隱性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不僅是要善于引導受教育者正確學習思想政治知識,還要具備激發(fā)受教育者學習熱情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往往會引起人們的誤解,部分教師認為這是一種固態(tài)的、僅限于課堂上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實際上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不僅停留在課堂內(nèi)、還包括課堂外、生活中的動態(tài)無止境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因此,改善隱性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應做到以下要求:第一,教育者在施教過程中,要注重把握課堂外、生活中的延展式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延長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時間維度。第二,隱性思想政治教育者應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教育過程中的“教與學”都需要厚重的文化底蘊,教育者也同樣更易于接受優(yōu)美的表達方式,從而促進師生間的溝通。第三,作為隱性思想政治教育者應注重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富有人格魅力的教育者在隱性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能夠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原本被動接受知識的受教育者,變成主動探索自主學習的好學生。第四,教育者要發(fā)揮自身楷模作用,弘揚事必躬親、身體力行的精神。在學生中培養(yǎng)出優(yōu)秀三好學生為其他同學做榜樣,增加教育對象間的競爭意識。
新時期,高校的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勢必會面臨諸多挑戰(zhàn),但針對大學生這一充滿能量的教育對象,我國高校的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果能夠在實踐中把握住教育過程中的重點并解決其難點,高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必將會迎來一片新的生機,因為這不僅會提升我國各大高校的校園文化,更會完善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從而促進社會和諧、加快祖國繁榮復興的腳步。
參考文獻:
[1] 白顯良.論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獨特品性.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7(9)
[2] 白顯良.論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定位.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5)
[3] 鄭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研究重點與難點辨析.思想教育研究,2007(5)
(作者單位:佳木斯大學 黑龍江佳木斯 154007)
(作者簡介:李金蔓,佳木斯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學科教學(思政);楊彥華,通訊作者,佳木斯大學教授;趙天宇,佳木斯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