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顯性德育和隱性德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兩種方式。顯性德育在我國的特定時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然而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顯性德育的缺點日漸顯露,與此同時隱性德育育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本文通過中美英三國隱性德育方式的比較與分析,旨在對我國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進行探索,建議吸收和借鑒他國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經(jīng)驗,推動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發(fā)展。
關鍵詞:隱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國;美國;英國;比較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8-000-01
一、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內(nèi)涵與基本特點
(一)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內(nèi)涵
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對于顯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的,是指在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施過程中,教育者將教育的意向、目的悄然的隱藏到大學生周圍的生活環(huán)境和特定形式的活動中,使大學生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堂教學之外的校園生活中不知不覺地接受教育的內(nèi)容,以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1.教育過程的隱蔽性
毫無疑問,隱蔽性是隱形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特征。與常規(guī)思想政治教育不同,在隱形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過程中,教育的目的性和傾向性并不明顯,教育者主要通過暗示、情景代入、感染等心理因素用含蓄的方式,引導受教育者融入教育過程,接受教育者的觀點,在不知不覺中完成思想政治教育。
2.教育內(nèi)容的滲透性
與普通思想政治教育不同,隱形思想政治教育有著很強的滲透性。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受教育者日常生活中,通過各種文化活動、心理小組、興趣愛好培訓等潛移默化的方式來影響受教育者。這種滲透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內(nèi)容對正處在成長期的大學生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力,大學生在接受這樣的滲透式教育內(nèi)容后很容易將其轉變?yōu)樽约旱男袨椤?/p>
3.教育方式的多樣性
與呆板的顯性思想政治教育不同,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內(nèi)容和方式非常多。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包羅萬象,通過對情景環(huán)境、教育內(nèi)容、教育形式的改變和自由組合,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組合出無窮的教育方式,這在適應當代大學生個性化教育需求上是非常適合的。
二、中美英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異同
(一)中美英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內(nèi)容的共通之處
對比中美英三國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內(nèi)容簡要介紹,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三國在當代道德教育實踐活動中還是有著共性特征的。
第一,教育內(nèi)容框架結構的一致性。社會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政策教育這四部分內(nèi)容軍事中美英三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干內(nèi)容。三國雖然社會制度不同,法律體系不同,但是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養(yǎng)國民的法制意識、道德意識、公民意識。
第二,教育內(nèi)容的傳承性。中美英三國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注重傳承性。例如:人生觀、世界觀、道德教育、法律制度教育等基本價值觀念都注重其歷史演變和傳承,強調(diào)其正確性。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傳承性方面能夠通過情景設計、游戲等內(nèi)容發(fā)揮巨大的影響作用。
(二)中美英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內(nèi)容的不同之處
因為社會、文化等方面的不同,中美英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內(nèi)容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具體在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宗教在隱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眾所周知,中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馬克思主力理論這一唯物主義理論為基礎,倡導無神論,目的在于培養(yǎng)愛科學、注重實踐的社會主義國民。而美英兩國則是把宗教作為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來對待。
第二,教育內(nèi)容的立場存在差異。三國雖然在教育內(nèi)容上存在著共通之處,但是在設置教育內(nèi)容立場來言,三國存在著根本差異。一般來說,中國的思想政治教育強調(diào)自身,培養(yǎng)國民的自我認知,引導國民形成獨立思考、客觀分析問題的獨立人格;而美英兩國的思想政治教育則有著一定的大國沙文主義。
三、美英兩國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
中美英三國的思想政治教育雖然不盡相同,但是我們可以從美英兩國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內(nèi)容和方式上獲得一些有益的啟示。
(一)隱性教育與顯性教育應有機結合、實現(xiàn)效果最優(yōu)化
雖然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國民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據(jù)重要作用,但是并不意味著顯性思想政治教育并不重要。因此,我們應該把顯性教育和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
(二)家庭、學校、社會一體化教育
家庭、學校、社會必須擁有一致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標。三者應該加強聯(lián)系,形成一個完善的社會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如果三者的力量缺乏整合或者缺乏一致的目標,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會大打折扣。以南京彭宇案為例,由于社會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導致助人者反而成為受害者,這對家庭和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產(chǎn)生了非常大的負面影響。
(三)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中國的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是“灌輸式”,強調(diào)老師的單方面?zhèn)鬟f;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媒體的發(fā)展,這種方式明顯不再適合當今的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因此,我們因該充分利用現(xiàn)有多媒體和網(wǎng)絡技術,在公共傳播渠道去宣傳、影響學生;使得學生能夠與老師平等的對話,使得學生能夠主動的參與到隱性思想政治教育中來。這是我國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努力的方向。
(四)提高教育者綜合素質(zhì)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好壞與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水平有著密切的關系。長期以來我國缺少專業(yè)思想政治教育人員,現(xiàn)有思想政治教育人員往往理論水平低,缺乏必要的輔導經(jīng)驗,造成我國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良莠不齊。英美兩國在選用思想政治教育人員時嚴格把關,制定相應的技能標準,選拔能夠完成教育目標的教育者,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參考文獻:
[1]于大海.李春花論隱性教育的特點及其功能[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05).
[2]沈壯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視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蘇振芳.當代國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4]白顯良.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作者簡介:潘玉辰(1988-),信陽農(nóng)林學院工商管理學院助教、輔導員。
現(xiàn)代經(jīng)濟信息2016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