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文潔++王維
摘要:目的分析中醫(yī)辨證施護在骨科術后疼痛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以40例接受骨科手術治療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利用隨機數字表將其分為對照組(20例)和觀察組(20例)。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接受中醫(yī)辨證施護。對比2組術后不同時間段疼痛評分(VAS)、住院時間以及護理總滿意率。結果術后12 h、24 h、48 h三個時間段觀察組的疼痛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且隨著時間推移,患者的疼痛程度逐漸減輕(P<005);觀察組的住院時間為(1328±343)d,短于對照組(1732±436)d,P<005;觀察組的護理總滿意率(9500%)高于對照組(7000%),P<005。結論中醫(yī)辨證施護可有效減輕骨科術后疼痛,縮短住院時間,而且對建立和諧友好的護患關系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骨科;疼痛護理;中醫(yī)辨證施護
中圖分類號:R2741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7-2349(2017)08-0099-02
骨科術后疼痛長期以來是臨床治療難以回避的焦點,也是影響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的主要因素。據陳雪峰認為,過去對常規(guī)護理有依賴性,但事實證明該護理模式在減輕術后疼痛方面并未起到明顯作用[1]。為此,本文提出中醫(yī)辨證施護,并對其在骨科術后護理干預中的實踐效果予以分析。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隨機選取40例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骨科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并將其分為對照組(20例)和觀察組(20例)。經統(tǒng)計學分析可知2組在性別、年齡上無顯著差異(P>005):對照組中男12例,女8例;年齡21~72歲,平均年齡(4621±615)歲。觀察組中男11例,女9例;年齡21~72歲,平均年齡(4621±615)歲。
12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康復訓練、用藥指導以及飲食護理。
觀察組接受中醫(yī)辨證護理:據中醫(yī)理論,骨科患者通常會出現(xiàn)“憂、悲、恐、驚”等心理狀況,而且患者的個性特征不同,心理狀況有所差異[2]。因此在情志護理方面要針對性干預。比如年輕患者通常會因傷后不愈容易引起后遺癥,繼而產生抑郁情緒,此時護理人員要以鼓勵為主,并向患者講解病情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確?;颊叱浞终J識到心理狀況對健康恢復所造成的影響,從而達到改善其心理狀況的目的。而老年患者由于病程長,身體機能減退,治療后恢復時間相應延長,往往會過分擔心治療費用而出現(xiàn)焦慮、不安等負性情緒,因此護理人員應在必要的心理疏導基礎上,組織家庭成員建立家庭支持體系,幫助患者擺脫負性心理,樹立戰(zhàn)勝病魔的信心[3]。
針對氣滯血瘀型:以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為本,調節(jié)病室內溫濕度至適宜,為患者營造溫馨、和諧的就診環(huán)境,以提升治療依從性。搭配易消化、清淡、富于營養(yǎng)的食物,比如蘿卜、木耳等可化瘀解毒、行氣活血的食物,禁食生冷、辛辣食物。必要時給予止痛藥止痛,或于足三里、曲池、合谷等穴位敷貼止痛[4]。
13觀察指標采用VAS疼痛評分標準評價2組患者的疼痛程度,統(tǒng)計2組的住院時間和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分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其中非常滿意+基本滿意=總滿意,按“%”表示[5]。
14統(tǒng)計學方法臨床計數資料以%表示,計量資料以(x[TX-*3/8]±s)表示,數據處理應用SPSS190軟件,顯著性檢驗方法為χ2和t檢驗,P<005,表明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疼痛評分及住院時間觀察組的住院時間為(1328±343)d,對照組的住院時間為(1732±436)d,觀察組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術后12、24、48 h 3個時間段觀察組的疼痛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且隨著時間推移,患者的疼痛程度逐漸減輕(P<005)。見表1。
[HT6H][JZ]表12組術后不同時間段的VAS評分對比(x[TX-*3/8]±s)
[BG(!][BHDG4,WK5,WK3*2,WKW]
組別[]n[][ZB(][BHDWG2,WKW]VAS評分[BHDG,WK7。2,WKW]術后12h[]術后24h[]術后48h[ZB)W]
[BHDG2,WK5,WK3*2,WK7。2,WKW]
觀察組[]20[]561±149*[]410±155*[]218±135*[BHDW]
對照組[]20[]722±181[]633±172[]565±146[BG)]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HT]
22護理滿意度觀察組中非常滿意8例,基本滿意11例,不滿意1例,總滿意率為9500%;對照組中非常滿意4例,基本滿意10例,不滿意6例,總滿意率為7000%。觀察組的護理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χ2=3412)。
3討論
中醫(yī)理論將骨傷列入“折瘍”、“金鏃”范疇,近年來由此[FL)][SD1,1][FQ(23*2。175mm,X,DY-W][SQ+1mm][CD=175mm]形成了一門的新的學科,即“骨傷科”?,F(xiàn)代醫(yī)學的高速發(fā)展為臨床醫(yī)學帶來了全新技術與理論,比如在骨傷科護理方面,中醫(yī)辨證施護得到廣泛應用[6]。
[KG(0.15mm]中醫(yī)辨證施護作為中醫(yī)護理方法,基于中醫(yī)證型而開展,相對于常規(guī)護理方法而言針對性更強,護理細節(jié)更全面,更具人性化。比如,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所選取對象以氣滯血瘀型為主[7]。針對氣滯血瘀型患者以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為本,從室內溫濕度調節(jié)、環(huán)境營造、膳食搭配、藥物干預以及穴位敷貼等多個方面著手,其目的在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緩解病痛。關于疼痛護理,心理疏導十分關鍵。生理上的痛感,往往會因心理狀況不佳而加劇[8]。故改善患者的情緒,確?;颊咛幱诜e極樂觀的狀態(tài)之中,才能提升護理依從性,從而保障后續(xù)護理工作的正常開展。本文研究結果證實,基于心理疏導的中醫(yī)辨證施護干預效果十分理想:術后12h、24h、48h 3個時間段觀察組的疼痛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同時據表1可知,中醫(yī)辨證施護的護理效果與時間成正比,即隨著時間推移,護理效果逐漸提升,患者的疼痛程度逐漸減輕(P<005);觀察組的住院時間為(1328±343)d,短于對照組(1732±436)d,P<005;觀察組的護理總滿意率(9500%)高于對照組(7000%),P<005。在護理滿意率方面,觀察組的護理總滿意率高達9500%,而對照組的護理總滿意率僅為7000%,據統(tǒng)計對比可知觀察組的護理總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KG)]
綜上所述,中醫(yī)辨證施護可有效減輕骨科術后疼痛,縮短住院時間,而且對建立和諧友好的護患關系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陳雪峰,鄭桑,梁美麗中醫(yī)辨證施護在骨科術后疼痛護理中的應用[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5,2(14):642-643
[2]孫彥麗中醫(yī)辨證施護對膝骨性關節(jié)炎60例的影響[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4,5(24):841-843
[3]馬袁玲中醫(yī)辨證施護在骨折損傷患者中的運用[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4,3(10):1041-1042
[4]甘惠,唐景雯,張燕,等骨折臥床患者便秘的中醫(yī)護理研究現(xiàn)狀[J].天津護理,2015,6(6):1122-1123
[5]陳麗芳,李玉恒,蘇燕系統(tǒng)化疼痛教育對骨傷手術患者疼痛控制影響的體會[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15,9(9):657-658
[6]劉冬梅中醫(yī)內外合治創(chuàng)傷骨科疾病的護理體會[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15,5(4):600-602
[7]蔡麗月,林明珠,吳曉玲中醫(yī)護理干預在不穩(wěn)定性骨盆骨折患者中的應用[J].實用醫(yī)技雜志,2015,3(1):1122-1123
[8]劉惠芬外傷性髖關節(jié)脫位中醫(yī)特色護理之體會[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4,3(34):745-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