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昊
摘 要:隨著我國逐漸開放經濟市場的大門,國內企業(yè)與國外公司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增多,國與國之間也增進了了解與交往,我國經濟市場既吸收國外資本,也注重并鼓勵項目開發(fā)與經貿合作,為國內公司帶來了眾多的發(fā)展機遇和生存挑戰(zhàn);從公司自身的角度而言,為了贏得市場競爭優(yōu)勢,需要不斷優(yōu)化組織結構,提升公司的科技生產力和經濟實力,因此如何通過穩(wěn)健、可持續(xù)的稅收籌劃工作,提升公司經營策略的管理能力,成為現階段國內公司需要認真思考與解決的現實問題。下文中,筆者將從個人參與公司稅收籌劃的工作經驗入手,分析我國當前情況中,公司在稅收籌劃工作中需要注重與思考的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的優(yōu)化、改革措施,以供同行業(yè)者學習并參考借鑒。
關鍵詞:涉稅風險;稅收籌劃;公司財務管理;策略方法
在公司生產發(fā)展的過程中,稅收籌劃工作是輔助公司經營管理方案,提升公司的經濟風險防范能力,降低公司稅收風險與經濟隱患,提升公司市場競爭力和勞動力生產率的有效方法和重要管理策略之一。但從我國現階段的公司稅收籌劃現實情況來看,很多公司沒有認識到稅收籌劃的重要性與現實意義,對稅收籌劃工作采取了放任、疏忽的消極被動工作態(tài)度,導致公司內部的稅收籌劃工作效率較低、積極性不足,難以收到實效,也同時產生了公司領導或者財務管理人員的稅收籌劃意識薄弱,職業(yè)素養(yǎng)較低,專業(yè)能力不足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公司的經營與健康發(fā)展。
一、我國當前的公司稅收籌劃工作情況與問題分析
一是,公司稅收籌劃人員的專業(yè)能力有待提升。公司稅收籌劃工作的效果和水準,主要是由稅收籌劃人員的專業(yè)能力、職業(yè)素養(yǎng)決定的--稅收籌劃人員依據專業(yè)知識和工作經驗,制定了公司稅收籌劃的工作計劃、方案步驟和實施流程,從而決定了公司稅收籌劃工作的效果。現實情況中,很多公司領導人員和管理者對稅收籌劃管理的認識不足,職業(yè)素養(yǎng)較低,降低了公司稅收籌劃管理的效率,增加了公司稅收籌劃的風險隱患。
二是,公司稅收籌劃策略與國家稅收管理政策之間的差距和脫離。我國正在開展法治國家建設,稅收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在逐漸制定與完善當中,作為公司的納稅籌劃工作人員應當及時分析并深入學習相關法律內容,掌握國家對于公司納稅籌劃的管理思路與具體策略,并根據公司的經營需求和現實條件,制定相應的稅收籌劃方案,保證納稅籌劃工作的依法合規(guī),保證稅收籌劃工作與國家政策方針、發(fā)展方向一致?,F實情況中,部分公司的稅務籌劃人員沒有認識到國家稅收政策的重要性與指導意義,公司稅收籌劃工作跟不上國家稅收政策的變化,給公司造成了納稅管理的風險。
三是,公司納稅籌劃工作違法國家稅收制度與相關法規(guī),增加了公司的稅務風險。由于一些公司的納稅籌劃人員素質較低,不能夠采取合理、合法的稅收籌劃手段,在納稅籌劃工作中產生了疏忽或者錯誤,違反了國家稅務管理政策和法律法規(guī)的相關規(guī)定,導致公司需要承擔罰款、行政處罰等不利法律后果。因此,公司需要重視對納稅籌劃工作者的能力培養(yǎng)和專業(yè)培訓,提升公司納稅籌劃的效率,降低管理風險。
二、公司稅收籌劃工作中防范涉稅風險的策略要點
一是,培養(yǎng)正確的稅收籌劃管理理念。國家稅收政策的制定與執(zhí)行,既是為了保證國家的稅收利益,也是為了規(guī)范經濟市場秩序,是調整市場的重要手段。部分公司在經營過程中,沒有認識到國家關于稅收管理的意圖,片面從維護公司利潤收益的角度出發(fā),反而增加了公司需要承擔不利法律制裁的風險。只有當公司財務管理部門和稅收籌劃管理人員真正了解國家稅收政策的重要性和內涵,才能夠將公司納稅籌劃工作與國家稅收管理的保持一致性,自覺維護國家稅收利益,同時也保證公司在法律允許范圍內的稅務負擔減輕。
二是,做好公司稅收籌劃的風險預警與防范。建立稅收籌劃制度以及相關預警體系是降低稅收籌劃風險的主要手段之一,納稅人應當全面掌握稅收籌劃的基本流程,并在此前提下,建設合理、高效的稅收籌劃預警體系,以此實現對風險的實時監(jiān)控。稅收籌劃風險預警系統(tǒng)的主要功能包括三個方面,即預知風險、信息采集以及控制風險等,信息采集也就是通過對企業(yè)經營活動的了解,積極分析市場的供需、國家稅收政策的變動等情況,實時掌握市場狀況。預知風險是稅收籌劃預警系統(tǒng)的主要作用,旨在通過預警及時提醒納稅人風險的存在,使其能夠盡早提出具備針對性的解決對策,順利避開風險。
三是,構建公司關于稅收籌劃的績效評估機制。稅收籌劃風險管理并非靜態(tài)過程,在實踐稅收籌劃的方案過后,企業(yè)應當針對方案的實踐水平以及風險控制管理水平進行評價,為稅收籌劃的二次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F階段,企業(yè)稅收籌劃的評價標準主要包括利潤、收入、資產以及成本等基本指標進行實踐,同時,這類評定指標也是稅務機關開展核查工作的重要體系,因此在評價稅收籌劃的實踐效果時,應當保障評價指標均處于合理范圍內。
四是,依靠并尊重國家有關稅務管理部門的納稅管理職能。降低稅收籌劃的涉稅風險不僅要靠納稅人的高度配合,政府也應當充分體現其基本職能,在規(guī)劃稅收制度以及執(zhí)行稅收政策時,應當通過對市場的實際了解進行論證與籌劃,選擇有效的方案來提高稅收政策的效益。在籌劃稅收政策時,政府應當將執(zhí)法理念融入其中,其稅收統(tǒng)籌對納稅人有一定的控制引導作用,具有宏觀調控的作用,政府通過稅收的適當優(yōu)惠,有效調整稅率。方能達到其立法目標,即合理調整收入分配,優(yōu)化資源配置。換句話說,只有政府本身希望納稅人的稅收籌劃取得成功,才能有效降低涉稅風險,而如果納稅人的籌劃方案失敗,不僅無法凸顯稅收籌劃方案的收益性,還容易對納稅人造成一系列負面影響。為了避免這一現象,政府在開展稅收統(tǒng)籌工作時,應當把握籌劃方案的可操作性,在兼顧納稅人運行成本的同時,兼顧稅收政策的根本目標,降低稅收籌劃風險,保障政策的落實。
五是,提升公司納稅籌劃工作者的專業(yè)能力。從一定角度來看,公司納稅籌劃人員的職業(yè)素養(yǎng)、專業(yè)能力決定了公司的納稅籌劃管理水平,因此作為公司的經營管理者要注重對納稅籌劃人員的職業(yè)培訓,為納稅籌劃人員參與學習活動、知識講座、經驗交流提供便利條件和參與機會,加強對納稅籌劃人員的職業(yè)道德宣傳與培訓,定期開展和組織關于國家稅收法律法規(guī)、最新稅收政策的宣傳活動和知識講座,確保公司的納稅籌劃活動在法律、政策的調整、允許范圍內。當公司納稅籌劃人員的專業(yè)能力得的提升,公司的納稅籌劃水平也將隨之上升,降低了公司的納稅籌劃管理風險,降低公司因違法稅收法律而受到制裁的幾率,從而保證公司的合法利潤與收益穩(wěn)定增長。
綜上所述,公司納稅籌劃工作的全面、科學開展,能夠降低公司的經營風險,有利于公司的長期、可持續(xù)發(fā)發(fā)展,有利于公司實現規(guī)劃目標和經營計劃。作為市場活動的主體,公司應當自覺遵守國家關于稅收政策、法律法規(guī)的相關規(guī)定,從現實發(fā)展需求和經營目標出發(fā),注重對納稅籌劃人員的能力培養(yǎng),建立納稅籌劃績效評估與風險預警機制,在科學納稅籌劃管理理念的指導下,做好公司的納稅籌劃管理工作。
參考文獻:
[1]王增業(yè),王勁松,張輝.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行動計劃對中國企業(yè)跨國稅收籌劃的影響[J].國際石油經濟,2017,(02):79-84.
[2]徐偉麗,陳莎,陳德英,馬俊云,李小林.結構性減稅背景下小微企業(yè)稅收籌劃路徑探究[J].商業(yè)會計,2017,(03):68-70.
[3]王文凡.中小企業(yè)稅收籌劃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時代金融,2017,(02):184+189.
[4]楊文芳.“營改增”背景下的中小企業(yè)稅收籌劃研究[J].財會學習,2017,(01):145+147.
[5]余立范.中小企業(yè)稅收籌劃的現狀及對策探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7,(01):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