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紅
【摘 要】孔子在《論語》中曾說“學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也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此可見,興趣對于促進學習來說是十分關鍵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人一旦對某件事物產生興趣,就會產生探索求知的欲望,并在實踐中收獲愉快的情緒。小學階段是為一生的學習活動奠定基礎知識和學習能力的時期,也是心理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品德與社會》這門課程對于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如何激發(fā)小學生學習品德與社會課的興趣,促進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是當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關鍵詞】小學生;品德與社會課;學習興趣培養(yǎng)
一、學校方面
(一)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學水平和質量
兒童入學之后,接觸最多的就是教師和同學,因此教師的素質和敬業(yè)精神對于小學生而言十分重要。
(1)明確教師資質,拒絕濫竽充數(shù)。
(2)加大培訓力度和與外校的交流。
多和外校優(yōu)秀教師進行交流有利于教學觀念的更新和學習先進的教學手段。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扮演的是答疑者、引導者、分析者的角色,只有自身素質過硬,才能更好發(fā)揮角色的作用,更好地指導學生學習。
(3)引入競爭機制,激發(fā)教師進取心。學校方面可以多開展優(yōu)質課評選和公開課等活動,激發(fā)教師進取心,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修正,學習和汲取其他教師好的教學方式和態(tài)度,互相溝通交流,從而提高教學水平。
(二)加強教學設施建設,加大教育投資力度
如今的教育除了要靠書靠嘴,還要借助科技的力量,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引入使教學課堂更加豐富多彩。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教師可以播放與所上內容相關的視頻、音頻、圖片等,使學生能夠更加直觀更加多維地理解書本上的知識,而且相較于單純的教材,多媒體的呈現(xiàn)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進入快樂的學習氛圍,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被調動起來。在多媒體信息技術的輔助下,課堂的活力被激發(fā),書本知識也得到了引申,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被調動起來。
(三)加強社會合作建設,利用社會資源
俗話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因此,單純的課堂說教對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并不大,只有將課堂和實踐相結合才能發(fā)揮出最大效益。除了在課堂上教師多設計些調動學生主動性的問題或活動,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上來,課堂之外,也應該圍繞品德和社會課的一些主題開展一些實踐活動。比如參觀紀念館、圖書館或者是去養(yǎng)老院陪陪老人等,充分利用這些社會資源,多組織集體性的實踐活動,讓小學生能夠設身處地得體會書本上的知識,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真正地內化于己。
二、教師方面
(一)課前準備要充分
作為一名教師,在上每一堂課之前都要認真準備教案和資料,致力于營造活躍的教學氛圍,在這樣良好的氛圍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循循善誘。教師所搜集的資料要多樣化,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調動學生的這種感官,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同時,資料還應該來自于生活,只有貼近學生的生活才能引起共鳴,通過深入淺出地講述真人真事,將問題簡單化直接化,也易于小學生理解和感悟。
(二)課堂過程要有趣
沒有人喜歡聽枯燥無味的課,因此,課堂有吸引力是學生學習興趣濃厚的重要條件。如何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呢?首先,教師的講述應該口語化,深入淺出,營造一個愉快的氛圍;其次,教師在講課過程中可以穿插一些提問和活動,旨在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參與感,在思考和實踐的過程中體會書本字句的含義,例如在講“規(guī)則”這一話題時,可以先給學生們舉些“不隨地吐痰”、“洗手后要關水龍頭”類似的例子,讓學生們想想在自己身邊還有哪些這樣的例子,也可以在課堂上做一個小游戲,制定一個規(guī)則,讓學生在游戲中體會什么是“規(guī)則”,這種直接參與的方式使課堂變得有趣,發(fā)揮教師引導者、分析者的作用,讓學生們在游戲結束后談談自己領悟到了哪些知識,交流互補,這也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有效方法。
(三)課后要溝通交流
在課后,教師也要注意關注學生的動態(tài),了解學生的想法,比如喜不喜歡老師上課的方式、現(xiàn)在能不能理解某個詞的含義、以后遇到某種情況知不知道應該怎么做等等,多給孩子們一些鼓勵和信任,這樣既能調整和鞏固師生關系,也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覺得在學校里能夠得到尊重和信任,這也是一種情感上的滿足,間接地能夠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愛上學習。另外,課后老師也可以引入一些競爭機制,比如舉辦一些競賽,給予一些獎勵,用陽性強化法來讓孩子主動學習。
三、家庭方面
家庭教育對于孩子行為和能力的養(yǎng)成有重要作用。
(一)以身作則,做好孩子的榜樣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師也是任期最長的老師,父母的所作所為對孩子的影響是最重要而深遠的?!褒埳垼P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由此可見,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成長相當重要,因此,父母應該以身作則,自己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要遵守社會行為規(guī)范,才能擔當起做孩子好榜樣的重任。如果父母不務正業(yè),整天玩手機游手好閑,那么他們的子女是很難有好的學習習慣和強烈的學習興趣的,因此,要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就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父母努力工作,在耳濡目染下,孩子的學習習慣也不會差。
(二)調節(jié)教養(yǎng)方式,做孩子的好朋友
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也影響著孩子的成長。舉個例子,在松弛、民主的教養(yǎng)方式下成長的孩子和在專制或溺愛的教育方式下成長的孩子相比,前者的獨立性和控制能力都明顯強于后者,因為后者完全沒有鍛煉獨立能力的機會。因此,在教養(yǎng)方式上,父母要有針對性,不能以偏概全,要以平等的態(tài)度看待和孩子的關系,要相互尊重,這樣,孩子的一些潛能才能被最大限度得激發(fā)出來,才有培養(yǎng)的空間。另外,父母應該積極參與學?;蛏鐣辖M織的一些親子活動或集體活動,增進對孩子的了解,在活動中增進親子關系并進行適時適度地教育,做孩子的好朋友。在這種友善的氛圍中,孩子能獲得愉快的情緒和體驗,就不會排斥學習,那么對于學習的興趣也能被逐步激發(fā)出來。
四、社會方面
(一)積極配合各學校開展各項教育活動
社會上有很多可供學校開展課外活動的區(qū)域,如在紀念館開展愛國教育活動和知識普及教育,在敬老院開展送溫暖活動,在小區(qū)幫助宣傳各種國家主題日等,通過提供這些場地,各校的各項教育活動得以順利展開,使小學生獲得了寶貴的課外實踐機會,能夠將實踐和老師傳授的知識相互聯(lián)系,做到課內課外的互通,這樣,學生學習的完整性得到提升,實踐和課堂授課相輔相成,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得到了激發(fā)。例如固堤街道官莊小學策劃的“走入固堤街道敬老院”社會實踐活動,以“走進老人,關愛老人”為主題,一方面讓老人感受到關愛,讓老人能夠積極樂觀地生活,另一方面,拉進學生與社會的距離,讓他們在實踐中得以鍛煉能力,提升道德品質,豐富精神世界。
(二)積極開展知識普及類活動
在一些重要的國家主題日,相關的國家機關如檢察院、公安局等在校園內或社區(qū)內開展知識講座、資料發(fā)放等活動,讓學生參與進來。例如環(huán)秀社區(qū)為了進一步深化社區(qū)青少年學生禁毒宣傳教育,提高廣大社區(qū)青少年抵御毒品的能力和參與禁毒斗爭的意識,開展了“珍愛生命遠離毒品”禁毒知識教育講座,介紹了什么是合成毒品、如何區(qū)分合成毒品和傳統(tǒng)毒品、毒品的種類和毒品的危害,對青少年怎樣遠離毒品、如何防范毒品等問題作了深入淺出的講解,使社區(qū)廣大青少年收益匪淺。
參考文獻:
[1]楊素英.借助實踐活動讓〈品德與社會〉教學走進學生的心靈.2016-06-20
[2]章志光.小學教育心理學.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