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龍
摘 要:高中化學教學中高一化學是基礎,只有夯實基礎才能更好地建筑高中化學知識體系。高一化學處在初中化學與高中化學的過渡階段,學生在適應性上存在問題,為了克服問題,實現(xiàn)平穩(wěn)過渡。對這一問題的提出背景進行解釋,對新課標下高一化學的變化進行分析,并提出了高一化學教學實踐的對策。
關鍵詞:新課標;高一化學;教學實踐
一、問題研究背景
隨著我國對教育事業(yè)的關注,高中教育已經(jīng)越來越普及,新課改的進程不斷推進。據(jù)調(diào)查顯示,高中化學的教學難度提高了,許多學生難以適應高一化學的內(nèi)容,學習積極性受到打擊。高一化學是初中化學向高中化學的過渡,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更是為了能夠構建堅實的高中化學知識體系,這就需要高一新生能夠迅速適應高一化學知識,尋找新的學習方法,不然會造成學習積極性遭受打擊。因此,本文對高一化學的改變,以及如何引導學生渡過過渡階段進行了研究。
二、高一學生化學學習中存在問題的原因
1.初高中化學學習內(nèi)容的改變
初中化學是學習化學知識的入門階段,知識較為淺顯易懂,以化學知識的普及為主。這一階段的化學知識表達較為具有趣味性,與日常生活較為貼近,學生易于接受和理解,也具有較強的學習興趣。而高中化學知識系統(tǒng)較為完整,對學習目的都有明確標注,不僅僅是日常常見的知識,也包含一些理論內(nèi)容。與初中知識相比,教學知識量增加較多,教材內(nèi)容也更加嚴謹,化學知識更為抽象,學生接受和理解較為困難,繁雜的化學方程式,復雜的配平過程,都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初高中化學學習方式的改變
初中化學知識的記憶屬于機械式,較為形象,注重定性分析,一般從生活或日常入手建立對知識的認知。高一化學較為抽象,注重對得出結果的過程進行分析、研究,解密事情的本質,具有較強的邏輯性。這種內(nèi)容的過渡帶來的是思維方式的轉變,造成學生自身的不適應,不利于知識的學習。
三、教學中的應對措施
1.關注知識內(nèi)容的銜接性、分層性及整體性
高一化學是為高中化學打下基礎的階段,在知識體系上有承前啟后的作用,不僅要與初中課程銜接,還要為后續(xù)知識的學習打下基礎。那么,我們在教學時就要注重“瞻前”和“顧后”。
這里“瞻前”的意思是:在新知識教育之前,要了解學生掌握的知識、學習水平和能力等,是對過去的一次回顧。尤其在新課改的前提下,高一學生接觸知識更為寬廣,學生積極性較高,除此之外,“瞻前”還能根據(jù)學生的知識儲備,進行查漏補缺,彌補不足,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顧后”所說的就是:從新課標的全局出發(fā),分階段制訂課程目標。對高一化學知識從寬度和深度上進行定位,不能以高考為目標,還要兼顧對學生生活知識的普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采取一切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某門課程產(chǎn)生興趣,就喜歡這門課程,愿意進行研究,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源泉,所以,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第一,以趣味性實驗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瘜W課程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就是實驗。實驗過程產(chǎn)生的奇妙效果,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高一《化學1》中鈉與水的實驗為例,學生能夠在實驗中產(chǎn)生結論,明白水的密度大于鈉,水和鈉的化學反應能夠得出氫氧化鈉和氣體等的化學趣味實驗,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能自主進行知識的探索。
第二,以故事為切入點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化學的發(fā)展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實現(xiàn)的,為此很多科學家奮斗終生。可以選取與課程相關的科學家的故事對學生進行講述,讓學生感受科學家的偉大精神,對進行化學研究有強烈的使命感。
第三,引入多媒體教學,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中使用的視頻、音頻、圖片等可以對知識進行生動的教學,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能對知識有直觀的感受,在這樣的學習情境下學習效果更佳。
3.加強學法指導,注重能力培養(yǎng)
在過渡階段,學生對新階段的學習在學習方法上存在不適應。這就要求我們積極引導學生的學習方法,使其更好地適應新階段的學習。
第一,讓學生養(yǎng)成嚴謹?shù)膶W習態(tài)度和學習習慣?;瘜W是一門嚴謹?shù)目茖W,不能有任何將就和差不多。此外,還要讓學生養(yǎng)成課前認真預習,課堂中認真聽講、課后認真復習的良好學習習慣。這樣才能鞏固知識體系,做到溫故而知新。
第二,尋找規(guī)律。任何知識的記憶都是由規(guī)律或原理可循的,學生應該在不斷的錯誤中對錯題進行分析和歸納,形成一個問題分析的方法。
總之,新課標下,對學習內(nèi)容和學生的情況都做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高一化學要做好由初中向高中化學的過渡,為學生更好地進行高中化學學習打下基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習慣,為學生打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阮麗娟.新課標下高一化學教學實踐與探索[J].廣州化工,2009.
[2]黃捷明.新課標下高一歷史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成功(教育),2007.
編輯 魯翠紅